周洪:把青春付与脱贫攻坚事业

2019-10-25 08:42李德任
时代风采 2019年10期
关键词:镇雄县昭通市养蜂

文 李德任

金秋的镇雄县五德镇谷花村,秋高气爽。肤色黝黑的周洪像往常一样,时而在田埂边、院坝里与群众拉家长、话脱贫,时而又头顶烈日,奔波于扶贫工程建设……作为昭通市总工会派驻镇雄县五德镇谷花村的元老级驻村工作队员,他在这里已经度过了将近4 个年头,与这里的每家每户都结下了不解的情缘。

2015 年底,昭通市总工会挂钩扶贫点调整为镇雄县谷花村,那时,进村公路只有一条坑坑洼洼的断头泥路,一到雨季更是难以通行,从市区到村上自己驾车要7 小时,坐公共交通工具通常一两天才能到达。日常办公大家都挤在低矮破旧的老房子里,漏雨、潮湿,没有像样的办公用品,没有食堂和宿舍。住在镇上的周洪每天早上吃碗米线或面条就到村上开展工作,由于没有午饭,经常要挨到下午四五点等工作做完再返回镇上吃饭。

和周洪一起走在乡间小路上,远远便听见有人“周同志、周同志”的叫,跑过来递烟,打招呼,很是亲热。在村里近4 年时间,周洪走遍了村里的每个角落,熟悉村里的每一户人家。

在多次的驻村队员轮换过程中,他从来没有向组织和单位提过任何请求,抱怨过任何事情。他觉得,扶贫工作已经让他对这里产生了感情,已经完全适应了这里的生活,成为了这里的一份子。

电脑不熟悉、打字速度慢成了村两委和年老队员的通病,但工作还得继续。在2017 年的精准识别大走访过程中,1982 年出生的他作为队里的“年轻队员”,毅然担负起了表格统计和系统录入工作,面对1000 余户的数据量,加之系统开放时间短,他经常熬夜录系统,每天晚上两三点睡觉都成了奢侈,连续奋战一个月左右,脸上因为电脑辐射泛起了油光,整个人也由于长时间熬夜变得异常的憔悴。

一天下午,正在录系统的他突然打起了冷颤,浑身冒起了冷汗,队长劝他先去医院,把病治好再说。但他一想到第二天系统就要关闭,现在停下来就完不成工作任务,坚持要录完系统再去医院。就这样,简单吃了感冒药后,便一头扎进系统录入中,一干就是一个通宵,到了第二天上午,系统录完了,但疲倦染病的身体再也支撑不住了,在医院一躺就是3 天。

产业是脱贫攻坚的重要支撑。2018年,在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的商议下,村里开始了中蜂养殖探索,但养蜂过程中技术管理是个大问题,懂技术的人寥寥无几,110 箱蜜蜂面临无人管理的困境,何去何从成了摆在大家面前的一大难题。

就在这时,毫无养蜂经验的周洪自告奋勇,当起了“救火队长”,牵头承担起养蜂管理重任,他说:“投入了这么多精力不能前功尽弃,不懂技术,我可以学,只要有信心,肯下功夫,就一定能把蜜蜂养好”。

由于蜂群庞大,每天周洪都要顶着烈日或暴雨穿梭往返于村委会和养蜂基地之间,经常一干就是一整天,中午没有饭吃,就带上几个洋芋或玉米棒,晚上看不见下山,就索性住在搭建的简易雨棚里,半夜时常被雷电所惊醒,偶尔还会撞见一两条蛇。

看书学习,对照实践,请教当地老农,一个月下来,过箱、分蜂、并群、介王,每一个养蜂程序他都能熟练操作,成了养蜂基地的技术骨干。但“常在蜂边走,哪有不被蛰”,在一次养蜂过程中,由于防护服不小心被撕开了一条口子,十几只蜜蜂顺着口子往里钻,径直在他头上、脖子、身上、手上乱蛰一通,锥心的刺痛传遍全身,但外面蜂群太多,只能到没蜂的地方慢慢取下帽子,赶走蜜蜂,不到1 个小时,整个脸肿得像个大冬瓜,手也肿得没了基本轮廓,去医院连续打了2天吊针才基本控制住蜂毒。

甚至有一次,一只蜜蜂悄悄溜进他耳朵,毫不客气在他耳膜里留下了毒针,肿胀迅速堵塞了耳道,一个星期都没有完全恢复……就这样,整个养蜂过程他被蛰了上百次,最后甚至练就了被蛰后淡定地用手拔下毒针、继续工作的“硬功夫”。

用他的话说,“养蜂不被蛰就不是真正的养蜂,只要能成功,这点伤根本不算什么,蛰多了也就有了抗体,也就不怕它了”。

如今的谷花村,村如其名,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户户门前通起了联户硬化路,家家住进了舒适安全房,欢笑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周洪与其他队员一起仍然坚守岗位、勇担重任,默默工作在基层一线,用激情奏响脱贫攻坚的决胜号角,用青春描绘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

猜你喜欢
镇雄县昭通市养蜂
河南多甜蜜养蜂科技有限公司
河南多甜蜜养蜂科技有限公司
镇雄县坡头镇海塘历史遗留硫磺冶炼废渣综合处置及生态恢复工程通过初步验收
昭通市种业现状与“十四五”种业发展对策
“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昭通市“省耕大讲堂”第二讲开讲
养蜂人用上养蜂专用车
养蜂女状元
亲人
昭通市兽药饲料质量安全监管成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