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设计创造文旅文创空间独立的IP
——对话福州安润福设计工程有限公司董事、副总设计师郭芝军

2019-10-25 03:51符媛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19年10期
关键词:采访者空间设计文旅

本刊记者 符媛

福州安润福设计工程有限公司董事、副总设计师郭芝军

人文情怀流淌在设计师的生命里,又从作品中倾泻而出。对艺术的热爱是兴趣,亦是生活的内容。郭芝军把日子过成了诗,又把这份浪漫带进了设计。他塑造的空间极具人文个性,深厚的文化底蕴撑起了建筑空间的灵魂,因此他拒绝“山寨”,将不可复制的独创性设计带入文旅、文创空间设计。他用东方美学赋予了商业娱乐空间以新的内涵。

采访者:以人为本,提高人性化、精细化服务的水平,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对商业空间后期利润帮助甚大。您认为应该如何在设计中做到以人为本?

郭芝军:“以人为本”不是一句挂在口头的空话,在实际工作中,应身体力行、换位思考。设计驱动新商业,既是理念,更是责任。商业没有疲软的市场,只有缺乏创意的设计。设计师要了解商业服务空间必须盈利的经营本质,研究空间规律和潜在需求,寻找出众的“撬点”。不做哗众取宠的杂技,在满足个性化需求的设计中追求细节品质体现,在规划中融入控制成本和创造效益的充分思考。在商业服务中换位思考的目的是做接地气的人性关怀设计,这不仅需要站在投资者的角度考虑物尽其用、物超所值的原生态艺术创作价值的挖掘,更需要从消费者的立场来看待项目赋予的消费意义与吸引度。唯有尽心、贴心、走心的设计才能获得消费者的垂青。

采访者:文旅、文创空间设计的设计要点有哪些?在设计的同时还需要考虑哪些相关业态?比如文创类旅游业态等。请结合具体案例说明。

郭芝军:文创、文旅空间设计是这几年比较热门的话题,但各地项目大同小异,千人一面的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有句话叫“山寨中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腾飞是有占尽先机的态势,但文创、文旅设计项目的核心价值是创造独立的IP。因其具有强烈的地域性和不可复制的历史文化底蕴,所以深挖民族主义的内涵与特质是文创项目取得成功的关键。

我们近三年来参与设计建造的中国湛卢冶金博物馆就是非常典型的例证。作为松溪三宝之一的湛卢剑是我国悠久历史长河中的名剑之首,由铸剑名师欧冶子铸造于湛卢山下,因“仁义之剑”而闻名天下。湛卢山占尽历史文化积淀的深厚底蕴,加之湛卢文旅小镇开发的机遇,由此规划建造的湛卢冶金博物馆因创造两个世界第一而成为引爆湛卢文旅小镇的契机(完全钢结构钢化玻璃建造的金字塔形剑宫,高达36.3 米,在同类建筑中位居世界第一高度;剑宫内塑造的按照湛庐剑原型创作铸造的大型宝剑湛卢剑,高达20.1819米,自重达21.8 吨,在世界范围内此剑的铸造完成堪称宇内第一)。

一个好的文化创意可以塑造独一无二的文创IP,湛卢冶金博物馆以其古典与现代相结合、艺术与科技交融的独特创意而从众多平庸的项目中脱颖而出,成为众多文旅游客的“网红打卡地”,为松溪带来客流资源,带动一方经济发展。这就是挖掘当地文化带来的设计红利。

采访者:现如今的消费诉求已经与日不同,那么在做文旅、文创方面的项目时是否会考虑结合新一代消费者的特点和需求去做一些特别的设计和尝试?

郭芝军:文创、文旅项目的本质目的是发掘地方优质资源、创造富有人文特色的旅游环境、开发个性和特色彰显的文化旅游消费产品,从而带动一方经济建设,提高居民生活品质,创造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满意度。其实,以人为本就是产品研发与开发的原点,满足并引导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及观念正成为行业风尚。随着时代的进步、消费者消费观念的改变,以及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信息化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人们的购物、旅游、求学等方面的消费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线上选购、线下体验以及情景化的空间场景展示带给人全新的感受,足不出户畅游天下与身体力行身临其境并存。创新无处不在,创意层出不穷,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多元化消费模式是文创、文旅项目、产品设计人员的必须。

采访者:您是一个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研究、有热爱的设计师,那么请问您会如何通过设计借助东方文化的内涵去引领现代人的生活方式?

永泰家风家训馆

永泰家风家训馆

三个院子健康养生会所自助餐厅

郭芝军:不断地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与鉴赏可以引领人们对传统文明的系统认知,从而增强文化自信。根植于内心深处的文明是东方古老文化艺术的浓缩与再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可以引领人们传承与创新。

深蓝之星酒楼透视夜景

泉州南少林寺兵器馆(组图)

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繁华三千终归诗酒田园。古老的东方文明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的每个阶段都有很多闪光的精粹,需要客观辩证地进行深入学习与消化。在问道传统的同时,需要知晓当下、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做到兼收并蓄、收放自如才可能恰如其分地将其应用到日常设计工作中,为客户提供具有前瞻性的引导性的超值服务。

采访者:“中庸”是中国人所崇尚的生活哲理,体现在空间设计中便是一种适度与平衡的设计。在当今的室内空间设计中,“中庸”是否依然适用?具体体现在哪里?

郭芝军:“中庸”这个提法是一种生活态度。古人云:大道至简、大音希声、大爱无疆、大美不言。这些都是不露痕迹地表达人文思想与品质追求。窃以为,任何时候“中庸”都是可以辩证应用与适用的,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反映了社会阶级的不同层面,都具有和谐并存的空间与价值。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以符合项目设计发展的规律为前提。

以不变应万变是中庸之道,谦虚谨慎、卧薪尝胆亦是中庸之道,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更是中庸大道。在设计工作中,要本着务实求真的原则,与时俱进,才能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有序发展。

采访者:一个很小的物件很可能成为设计师完成空间设计的灵感起源。当您在做设计时,是否也会以一种中式元素为起点,完成一个空间设计?

郭芝军:设计师要做一个热爱生活的有心人。设计的灵感往往源于生活中的“灵光闪现”,这需要长时间的经验积累与专业训练,根据不同的空间主题,设计师利用自己的专业素养,经过对空间环境的自然物理条件与人文条件的调研后进行再度造型创作。一切具有高度提炼的创作元素只要合理巧妙运用都可以为空间氛围润色不少,这也是空间独具人文个性风格的再现。所谓传统文化精粹就是若干具有记忆提醒的文化碎片串连在一起所构成的根植于人类生活记忆中那个烁烁闪光的部分。

采访者:在设计中,您是否也会特别注重对使用者精神层面的关照?一般会通过哪些方式来实现?

郭芝军:设计创造美好生活,正是因为设计可以先期导入人们对美好生活模式与形式的向往与追求,设计师的艺术修养、审美意趣和精神层次决定了项目设计本身的审美高度。个性化需求是建立在与业主充分沟通的基础上,专业设计师应懂得在泛泛的信息中加以甄别与提炼,将基本元素有机植入、巧妙应用。喜好区分和针对满足是可以强化空间精神追求的有效手段。

采访者:请结合您最近新完成的项目谈一下您在设计中坚持的原则和对细节的考究。

郭芝军:我们最近刚完成一个名叫“三个院子”的健康养生馆项目。项目平面规划反复推敲功能与动线安排的细节,以东方美学的意蕴来阐释健康养生的精神道场,平面出来后就得到业主高度认可。在施工中整体空间制作才达到七成左右,业主方就感觉已经很满足了,决意要减少后续面层精致项目,不再全盘深入下去。我们耐心说服业主,好戏还在后头。

空间意境的营造需要细节与出彩的闪光点,需要把戏份做足。要以引导市场消费服务风向而不是从属他人来跟风服务,把属于这个空间特有的原创构想充分体现出来,才会拉开同业之间的场所差距。强调商娱空间的个性化、差异化与视觉领先化的设计才是占领市场的不二法宝,把独特的细节精神符号实施好自然就可以精彩绽放。

采访者:设计与生活两者之间您是怎样兼顾的?

郭芝军:设计即生活。设计师对生活的热爱与执着追求可以反映到日常工作中。设计师需要流畅地表达心中的创意和设想就需要不断取经学习、历练自我、精炼修行。做到洞察一切、融会贯通、挥洒自如自是一种超越自我的境界。从自身做起,树立良好健康的世界观,激情地工作,诗意地生活。

采访者:您是一位在诗歌、文学、书画艺术方面具有多元化跨界修养的设计师,您是怎样将艺术家的情怀浸润设计之中?

郭芝军:所有的“不务正业”都是为了加持自身的专业修养。鸿蒙有初开,天地现大美,要对美的不懈追求与认知初心不改。设计是一种追求生活品质、实现自我价值的人生修行,是内心潜在需求的真实体现,一切为美而生的创作始于情怀、得于践行。

猜你喜欢
采访者空间设计文旅
齐鲁大地上的文旅盛宴
乘风破浪的日照文旅
V&A“源于自然的时尚”展览空间设计
文旅融合,从无到无限大
忱意空间设计办公室
多元·开放·激活:公共空间设计的未来趋势探索
情感引导在人物新闻采访报道中的作用研究
安东:东方的幽静文旅之乡
居住空间设计《啁啾》
《茁壮生长》:阿里安娜·赫芬顿的成功人生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