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肝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探析

2019-10-26 12:32河南省杞县人民医院475200穆凯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17期
关键词:甘草酸乙组甲组

河南省杞县人民医院(475200)穆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随机平行方式,将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撷取的92例肝病患者,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均为46例。所有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接受临床检查确诊,排除14d内接受保肝药物治疗者、降酶药物治疗者、精神障碍者、沟通障碍者。甲组男性、女性分别27例、19例;年龄收集范围24~68岁,平均年龄为(46.5±4.4)岁;病程收集范围3~15年,平均病程为(9.6±1.3)年。乙组男性、女性各28例、18例;年龄收集范围25~70岁,平均年龄为(47.5±4.6)岁;病程收集范围3~16年,平均病程为(9.5±1.2)年。两组临床相关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无明显的对比差异性,P>0.05。

1.2 方法

1.2.1 乙组通过常规疗法治疗,实行抗病毒、降酶保肝、软肝散结等治疗。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可鼓励患者加强机体锻炼,告知其多补充一些含有维生素、蛋白质食物。

1.2.2 甲组在乙组之上,采用复方甘草酸苷(生产厂家: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7240)静滴治疗,每次80mg,每日1次,两组治疗时间均为7d。

1.3 观察指标

1.3.1 观察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

1.3.2 临床疗效的评判:治疗后,临床症状基本消除,显效。治疗后,临床症状得以有效改善,有效。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变/更加严重,无效。前两者的总和/146×100%,即为治疗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 临床涉及的所有数据均输入SPSS22.0,计量资料、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对比,均采用表示,均行t统计学检验。组间对比结果显示:P<0.05,可判定为具有统计学的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的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

附表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的对比[n=46(%)]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对比 甲组没有发生不良反状况,乙组治疗过程中2例血压增高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5%(2/46),组间比较,统计学意义不存在,P>0.05,X2=2.0444。

3 讨论

当前,我国肝病发生率较高,经不同药物治疗的效果、安全性比较,存在较大的差异性[1]。针对于此,临床方面需寻求治疗效果较佳、并且应用安全系数高的药物治疗,以此有效改善肝病患者的预后。本次研究中,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对肝病患者进行治疗,临床疗效确切。复方甘草酸苷中的甘草酸、相关制品,抑制肿瘤、病毒的效果,均非常理想,同时还可以加强患者的机体抗病毒能力。采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肝病患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药方中的主要成分包括:甘草酸苷、甘氨酸、盐酸半胱氨酸,可确保患者治疗的安全性,不会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情况,如果产生不良反应也不需担心,因为不用特殊处理即可自行恢复。需要注意事项:在末期肝硬化治疗中,应用复方甘草酸苷,由于病症患者代谢能力降低,药物中含有蛋氨酸,所以会对患者氨处理能力造成影响,无法达到最理想的临床效果,进而不建议在末期肝硬化患者治疗中运用。其他注意事项:叮嘱肝病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与他人公用餐具、衣服、日用品[2]。如果配偶存在乙肝抗体,可正常性生活。若是配偶体内无表面抗原,需要接受乙肝疫苗注射,做好性行为防护措施。然后,叮嘱患者穿宽松、棉质的衣物,保证充足的休息、睡眠,禁烟酒。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比较,甲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乙组,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未见统计学的意义,P>0.05。说明,肝病患者接受复方甘草酸苷+常规疗法治疗,临床效果较佳,并且不易于出现不良反应情况,利于患者及早恢复身体健康。

总而言之,采用复方甘草酸苷对肝病患者进行治疗,临床疗效显著,治疗安全、可靠,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的价值。

猜你喜欢
甘草酸乙组甲组
“二青会”预赛西北五省代表队自由式摔跤甲组成绩分析
一笔业务,组、村、镇三级的会计凭证编制
一题多解求总量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甘草酸联合大黄素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转分化的抗肾脏纤维化作用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的治疗方式及效果评估
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慢性湿疹56例临床分析
异甘草酸镁对酒精性肝炎患者TNF和IL-6的影响
谢靖开创新纪元 唐丹四度擎金杯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甘草酸铵注射液中甘草酸铵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