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艺术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2019-10-26 12:27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467000王建辉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17期
关键词:护师考核制度职称

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467000)王建辉

对急诊科护理人员实施团队性激励制度是提高护理技术的一个新研究课题。本研究自2015年起实施,选取本院的急诊科护理人员64名,探讨激励艺术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的64名急诊科护理人员均为女性,年龄介于24~53岁之间,平均年龄(35.64±3.67)岁;学历:中专12名,大专21名,本科26名,硕士学位5名;职称:主任护师有1名,副主任护师有3名,主管级护师有18名,护师17名,一般护士25名。

1.2 方法 对64名护理人员实施激励艺术的护理管理,具体如下:①目标激励。首先,急诊科室制定详细、有追求性、奖励性的护理考核制度,并分组进行护理管理,各组间相互合作,按护理计划逐一进行,将护理目标变为可衡量、具体性、可实现的绩效考核目标。其次,实施急诊科护理晋升职称制度,为护理人员提供可追求的考核制度,且要求护理人员想要晋升职称需提升相关论文的撰写水平,并被本院所规定的正规刊物录用,按录用的情况给予护理人员不同的奖励,在晋升职称时,根据护理人员的论文成果进行评定。②成就激励。在日常的护理管理中,应挖掘出每位护理人员的护理潜力及个体优势,学会利用护理人员的长处,全面调动护理人员的护理积极性与创造性,激励每位护理人员为急诊科室乃至整个医院的护理目标共同努力奋斗,如对具有高效学习能力、创新能力者,可组织其参与护理技术操作比赛;对于高语音表达能力、记忆力者,可组织其参与护理知识竞赛;对于性格稳重、严谨且具有一定的临床护理经验者,可安排其带教新护理人员。上述护理管理措施,在激发护理人员的兴趣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技术,使护理人员将自身的优点与护理工作完美结合,营造一个分工明确、合理的护理工作氛围[1]。③教育激励。教育是提高护理人员技术的重要措施,因此,医院应定期安排护理人员参加相关护理技术的培训,实施继续教育学分制度,并制定分数末位淘汰制度。知识改变能力,提高护理人员知识储存量是适应当今护理工作发展的需要,因此,我院应从提高护理人员护理理论知识,从专科护理技术操作出发,运用激励性的培训方式,在培训中,将表现出色的护理人员选为护理骨干,并选送其到其他大医院进修学习。开展论文培训课,提高护理人员的论文撰写合格率,并定期开展论文评比活动,让护理人员在实践中寻找自身不足并加以改正。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当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时,P<0.05。

2 结果

经激励艺术的急诊护理管理后,护理人员的获奖情况、开展新业务、撰写论文等情况显著提高,与护理前比较具有差异性(P<0.05)。见附表。

附表 护理人员专业素质提升情况[n(%)]

3 讨论

激励艺术讲究目标的实现,而目标是人的指明灯,同时也会给人产生压力,但正因这种具有追求性的压力,往往是激发人创造更高绩效的助力,人们在完成所求目标的同时,更是实现个人价值和自身人生价值的的过程。因此,对急诊科护理人员实施激励艺术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的发挥其追求更高的学识、护理技巧的积极性,增强急诊护理人员之间的群体内聚力,促进护理群体关系和谐,协作关系更上一层楼,为患者早日康复提供有力的保障[2]。本研究结果示,2018年64名的护理人员的获奖情况、开展新业务、撰写论文等情况均显著优于2015年,与护理前比较具有差异性(P<0.05),表明激励艺术有效提高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满意度,提高了护理人员自身素质,使护理人员从安于现状的思想向追求新理想、新世界转变。

综上所述,实施激励艺术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有效的增强了护理人员的护理意识,在目标考核制度的实施下,让护理人员感到了竞争的压力和挑战,致使护理人员主动承担责任,人员之间明确分工,合作共赢,以更为热情的态度服务患者,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猜你喜欢
护师考核制度职称
更 正
1+X证书制度背景下课程教学资源建设与考核制度改革研究
六部门:职称评聘向乡村教师倾斜
临床护理“双师型”教师压力源相关因素与对策研究
《职称评审管理暂行规定》让学术造假撤销职称有法可依
我国住院总护师制的实施现状及展望
分层次管理对关节外科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浅谈如何做好事业单位人事劳资管理工作
浅析国资管理体制下中央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制度变化历程
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