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构建“真学习”

2019-10-26 13:19吴芳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19年8期
关键词:学生发展道德与法治课堂

吴芳

摘 要:我校作为全国陶行知实验学校,提出的“真学习”是指向学生的,以真学为核心价值取向的一种真实学习。本文将从师生角色、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目标这四个方面谈谈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构建“真学习”的一些做法。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课堂; 真学习; 学生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9)8-086-001

苏州市吴江区莘塔小学是一所全国陶行知实验学校,已走过近三十年学陶历程。学校的“尚真”文化是“教人求真、学做真人”办学理念的浓缩,它来源于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真教育思想。“真”,即以真教、真学为核心价值取向。

在“十三五”期间,我们围绕“真学习”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我们提出的以真学为核心价值取向的一种真实学习,是一种能遵循学生身心发展一般规律的、聚焦学生感兴趣的真实任务的、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重视学生运用高阶思维来进行自主探究的一种深度学习。那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来构建“真学习”呢?下面,我就结合《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谈几点自己的想法。

一、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角色定位

“一切为了每一位孩子的发展”是我们教育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正确定位自己的角色,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深知彼此之间是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才能为实现“真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我在教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风儿轻轻吹》时,带领孩子走出教室,来到校园里,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带他们到校园里走一走,看一看,摸一摸,听一听,去观察、感受风的存在。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由表达自己对“风”的感受、想法,展示自己的成果,提升了学生的能力。

在整个过程中,我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伙伴,组织学生开展体验、交流活动时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让他们在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中,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实现自我发展。

二、以生活作支撑的教学内容重组

我们教学的外延是生活,学习是和学生的生活紧密关联的,可以说学生的全部的生活(包括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以及未来生活)世界都应成为学生的“书本”,作为教师,应努力寻找教材内容与生活结合点,选取学生生活中熟悉的生活场景或情境,唤起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让每个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丰富认知,发展能力。

我在教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传统游戏我会玩》时,关注了游戏的地域特征、民族特征等,在介绍传统游戏时,根据学生向长辈了解到的传统游戏情况,在课堂上选取了丢沙包、滚铁圈等适合我们这里学生的传统游戏引导学生体验,让学生在深入了解传统游戏的基础上,使他们真正喜欢上传统游戏,传统游戏也才能真正代代相传。

3.以活动作路径的教学过程生成

《道德与法治》的编制立足点于《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纲要。在《纲要》中就明确指出:课程具有活动性。因此,这是一门活动型课程,学生解决问题的方式、技能,价值判断的能力、对道德原则的领悟,都可以在活动中形成。活动作为课程教与学的主要方式,意味着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儿童更多的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获得体验,提升能力。课程的活動形式又具有多样性,比如探究、游戏、操作、实验、讨论等。但是如何有效地选择,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紧扣教学目标,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且符合学生年龄灵活选择。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又让学生获得了最真切的感受。

《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吃饭有讲究》第一课时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了解吃的卫生、吃的文明,吃的有礼貌,我设计了以下活动:1.通过儿歌引导学生当场洗手;2.让学生动手摆餐盘、拿餐盘、放餐盘,学会在学校食堂就餐正确的方法;3.创设情境,邀请学生演一演在家吃饭的情景,学会饭桌上的礼仪;4.辨析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吃饭的情景,了解餐桌上的礼仪。这样,通过多形式的体验、辨析等活动,让学生真正学会吃饭。

四、以评价为手段的教学目标达成

评价是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检验教学目标是否达成的有效手段。《道德与法治》品德课具有很强的生活性和社会性,课堂教学活动的结束并不等同于教育的结束,而应向学生的真实生活进行回归。因此,《道德与法治》的评价不仅在课堂中,还应向学生的实际生活延伸,基于此,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借助评价主体多元(自主评、教师评、同学评、家长评、社会评)、评价方式多元(激励性话语、个性化的奖品、善意的微笑、理解的眼神)等对学生兴趣、态度、能力等“真学习”过程等进行客观、真实、全面的评价,从而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吃饭有讲究》第一课时的教学中,课堂上的洗手、摆餐盘、拿餐盘、放餐盘、一些餐桌上的礼仪,我主要采用学生评价和老师评价,但是这些习惯、礼仪的养成不是靠一节课的时间就能够实现的,所以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把评价向学生的实际生活延伸,比如饭前的洗手、吃饭时的摆餐盘、拿餐盘、放餐盘,这就需要班主任(我们学校班主任基本都兼教《道德与法治》)在平时的带班吃饭的过程中,关注这些方面,并进行有效的评价,帮忙学生养成良好的就餐习惯。对于餐桌上的礼仪评价,主要是在家族生活中,所以这就需要家长的参与。我通过设计表格,让每位家长对孩子的餐桌礼仪进行评价,21天后进行全班汇总评价反馈。这样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的多元评价,让每一位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个人卫生习惯。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不能只关注结果,更重要的是关注过程,以及在过程中所体现的态度、兴趣、能力的提升等。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认识或理解,我们也要通过评价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认识。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得到发展,人格才会健全,才能走上幸福、健康的人生之路。

以上,我从师生角色定位、教学内容重组、教学过程生成、教学目标达成这四个方面谈了自己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构建“真学习”的一些做法,但是如何更高效地实现“真学习”,让学生在习得知识的同时获得学习和解决问题的技能,最终成为儿童的学习智慧,还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实践。

猜你喜欢
学生发展道德与法治课堂
欢乐的课堂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高中生网络成瘾及其相关因素探究
写字大课堂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