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书画艺术活动对书法文化传承影响刍议

2019-10-26 01:19段佳薇
人物画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书画艺术文化传承

段佳薇

摘 要:中国的书法是独属于我国文化史上的一种独特艺术。博物馆作为青少年的“第二课堂”,通过舉办书画艺术节等相关活动,不仅让书法教育得到宣传,同时推动了我国对书法教育在中小学生教育的发展。本文以此为切入点,通过其对书法教育的影响及促进作用进行了探讨,期望能够得到更多的重视,更好的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关键词:书画艺术;书法启迪;文化传承

随着博物馆免费开放政策的逐步落实,越来越多的公众走进博物馆。博物馆成为公众艺术熏陶的殿堂。尤其对于青少年,它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吸引越来越多的学生到博物馆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近年来,博物馆借助其自身平台,通过一系列互动活动,如书画艺术大赛的举办,提升了自身价值,发挥了社会教育功能,对书画教育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广作用。它对孩子形成良好教养,优良品德以及提升对审美的造诣都一定的帮助,同时对青少年在传统应试教育下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

一、 对传承书法文化的促进作用

1. 促进校园书画学习氛围的建设

博物馆书画艺术活动的举办是学校对书画艺术表示重视的一种举动,通过书画艺术大赛的形式,让对书画艺术不了解的学生能够通过艺术大赛上的各种书画艺术展示从而产生兴趣。而已经开始书法学习的学生则会对自己所学内容有更深刻的认知,从而对书法学习有更大的荣誉感,书法教学的各种任务也会得到更多的配合。最主要的是,书法艺术活动是全校范围内,乃至覆盖社会的一种文化活动,会有更多的学生以及社会人士受到艺术大赛的影响,从而帮助整个校园营造出更加浓厚的书画学习氛围。

2. 有利于增强学生对书法的热爱

书画艺术大赛相较于日常的书法教学能够帮助学生的书画眼界得到最大程度的开阔,书画艺术大赛上涉及到的艺术作品数量是极为庞大的,这些艺术作品也将涵盖各个领域,各种类型。书法教学课上教师能够带给学生的书法形式及种类可能只会有一两种,并不能吸引全部学生对于书法的热爱。但书画艺术活动上的作品形式多样,从前对书法不感兴趣的学生可能会在艺术节上找到自己喜欢的书法形式,进而喜欢上书法课程。更多的书画艺术作品也有助于学生感受不同种类书画的魅力,进而增强学生对于书画的热爱。

二、组织书画艺术活动的策略

1. 书画作品选取要灵活科学

博物馆在组织书画艺术活动的过程中,需要灵活科学选取书画作品来建设书画艺术活动。进行书画作品选择的过程中,应尽可能多地囊括不同种类的书画作品,山水,工笔,柳体,颜体,欧体等都应该涉及,让学生的书画审美得以提升。除此之外,在艺术节的活动形式上也需要有更多类型,可以有书画展示,书法教学,书画竞技等多种形式,帮助不同书法学习阶段的学生都能够从艺术节中有所领悟。

2. 要在书画艺术活动中引入现代科技

在进行书画艺术活动的组织过程中,还可以将现代科技引入到书画艺术中,丰富艺术活动形式的同时也帮助不同书画作品有更好地展示。例如以电子屏幕的形式展示作品,甚至还可以利用书画作品制作电子小游戏,帮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领略书画的魅力。

3. 要注意校园及班级书画氛围的营造

在组织书画艺术活动的过程中,要注意结合学校,在校园中营造充分的书画学习氛围,学校各个班级中也可以设置不同的书画活动去积极响应艺术活动的举办。让学生可以在浓厚书画氛围的包围下,更积极地投入到书画技能的学习中。如学校可以在校园中搭建学生书画作品展示平台,将学生在日常书法学习中的优秀作品,或者学生专门为了艺术节创作的作品展示在校园的书画展示平台上,让进行书画学习的学生可以相互欣赏,相互借鉴。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教学楼旁的走廊,教室外墙壁上的宣传栏等来进行书画艺术节的宣传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艺术节的活动中,在书画艺术的海洋中尽情领略书画艺术的魅力。

三、对传承书法文化的积极影响

1. 推动书法教学大面积开展促

博物馆书画艺术活动的举办能吸引许多对书画艺术感兴趣的青少年的参与。它在鼓励青少年走进博物馆、感受文化熏陶的同时,对书法教学推广也是一次有益尝试。围绕文物而进行的艺术创作,不仅是爱好者,研究者们会逐步沉思。甚至是好奇的路人也会为此情此景而叹为观止,沉浸其中。

书法的起源就是中国的甲骨文。随着历史的推进,创作者将文字,赋予了自己的思想,理念,精神。并且激发出审美对象的审美情感,这就是严格意义上的书法。不是困于小小方块的字,而是有海纳百川的能力。中国的历史悠久,书画艺术在这条历史长河里见证了各个时代的兴盛到没落乃至消亡。博物馆书画艺术活动的举办对无疑能让更多的人关注中国的书法及绘画艺术,在潜移默化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广作用。

2. 家庭熏陶助推文化传承

家庭是最大的兴趣班,原生家庭是怎么样的,就会缔造出如何的孩子。例如著名书法家好道之人,王羲之,就深受整个家族的影响,在书道合一的环境氛围中长大,形成了他豪放随性,自由豁达的性格。之后他不恋官场,专修书法。将书法达到无人企及的水平。他的书法作品《兰亭序集》至今还无人匹敌。这即证明了家庭熏陶的重要性,也明确体现了书法教学的合理性。比起在学校,在家庭进行的书法教学,更有学习的氛围,家长以身作则去给孩子做出榜样,去主动地给孩子营造出良好的书香环境,孩子会去效仿家长的行为,去喜爱书法,积极的学习书法,看相关的书籍,让喜爱书法不是挂在嘴边。兴趣是学生最大的老师,它不仅有效地推进了书法教育的发展,还让书法教育以家庭的模式继续传承下去,反复以往,经久不衰。

博物馆书画艺术活动的举办能够营造更加浓厚的墨香氛围,增强青少年对于书法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其所蕴含的道德精神,是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所缺少的存在。对书法文化的传承重点在于学习书法精神,好在修身养性。书法艺术的态度与我国道家思想中“无为”,“出世”的精神不谋而合,崇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追求自然的审美观念。这正是书法文化中所体现的追求本真,遵循天意的自然审美观念。博物馆应努力抓住这一契机,通过举办形式多样的互动活动,从而更好地发挥其社会教育职能。

参考文献:

[1]陈池. 书法对中国画的作用及其教学思考[J]. 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 2008.

[2]黎茂金. 高校书法教育对素质教育的影响研究[J].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猜你喜欢
书画艺术文化传承
李小宁 书画艺术
郭群书画艺术
关于出版第四届书画艺术评优大会会刊的通知
书画艺术评优体系介绍
书画艺术评优体系介绍
谈微纪录片《了不起的匠人》的几点启示
试论如何在古代汉语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关于传统戏剧文化传承的思考
浅谈大学校园设计中的文化传承意义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