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四个支持” 助推返乡创业
——濮阳县深入推进农民工、大学生返乡下乡创业就业工作纪实

2019-10-28 05:41刘希乾
人才资源开发 2019年19期
关键词:濮阳县孵化园农民工

□刘希乾

河南省濮阳县总人口12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12万人,农村劳动力63.4万人,年实现劳动力转移就业38.5万人。如何吸引越来越多的外出务工人员、大学毕业生回乡创业,实现“打工经济”向“创业经济”转变,濮阳县以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为指针,以创建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县为载体,强化舆论支持、资金支持、平台支持、技能支持,突出抓好返乡农民工和大学毕业生两类重点群体创业就业工作。2014年以来,全县返乡创业农民工达8239人,就业技能培训50189人次,创业培训2610人次,其中2018年返乡创业农民工3551人,创办企业471家,规模以上企业41 家,个体工商户7130家,带动就业5万余人,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重规范,强化舆论支持

1.形成工作合力。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各有关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优势,相互配合、协调联动,全方位推进工作开展。

2.完善政策体系。出台了《濮阳县关于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实施意见》《关于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实施意见的责任分解》《关于实施“两区一园”“一堤两路”返乡下乡创业示范工程的通知》等文件,为返乡农民工创业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组织、政策保障。

3.营造浓厚氛围。充分利用多种形式,广泛宣传返乡下乡创业就业政策。在全县乡镇打造了就业创业政策宣传一条街、行政村打造了就业创业政策宣传一面墙,在县电视台开办了“就业政策与服务”专题栏目,每周定期播放创业就业政策。通过开设濮阳县就业创业公众微信号和在各乡镇设立公共就业自助终端机的方式,持续向广大群众推送创业就业政策。

二、重扶持,强化资金支持

1.加大创业担保贷款扶持力度。针对个人创业、合伙经营、组织就业的小微企业提供担保贷款服务,县财政筹集资金建立担保基金,担保机构负责管理,专户存储于经办金融机构,封闭运行。对符合贷款条件的财政贴息贷款、个人创业贷款(全额贴息)最高可贷15万元,合伙经营、组织就业贷款(全额贴息)最高可贷150万元,小微企业贷款(50%贴息)最高可贷300万元。2014年至2018年累计为5812户创业者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3008万元。其中,为236名自主创业大学毕业生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111万元,为2332名自主创业返乡农民工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0728万元,为184家组织就业、小微企业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590万元,累计得到财政贴息4031万元,带动11066人就业。在创业担保贷款财政贴息政策持续扶持下,涌现出一大批创业典型和创业带头人,受到省、市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和市政府表彰和奖励。

2.创新“两权”抵押贷款模式。依托“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农民住房财产权”两权抵押贷款工作,由县财政出资3000万元,社会融资2000万元,成立由县政府控股的濮阳县惠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支持农民工、大学生返乡下乡创业,建立银行和贷款对象之间的融资平台。贷款对象由惠民公司担保后,无需再找担保人或其他抵押物,可直接向银行贷款。从2015年起,连续4年每年由县财政出资500万元,作为农村产权抵押贷款风险补偿基金,金融机构共发放“两权”抵押贷款1664笔19869万元,其中,2018年新发放“两权”抵押贷款647笔11728万元。

三、重实效,强化平台支持

1.推进创业孵化园建设。在全县建成了创业孵化园(区)4家,其中上亿创业孵化园、云龙街创业孵化园被评为市级创业孵化园,获得市级奖励资金60万元,孵化创业实体227个。对在创业孵化园(区)内创办实体的大学毕业生、返乡农民工等发放创业(运营)补贴95.5万元。2016年以来,累计为符合补贴条件的自主创业人员发放一次性创业(开业)补贴(5000元/人)39.5万元。其中,为返乡创业大学生发放一次性创业(开业)补贴16万元,为返乡创业农民工发放一次性创业(开业)补贴23.5万元。同时积极发挥创业项目示范引领作用。2017年以来,濮阳县繁高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7家农民工返乡创业企业被评为省级农民工返乡下乡创业示范项目,获得省级奖励资金40万元。濮阳县12人被评为市级“农民工返乡创业之星”。

2.建好就业扶贫车间。为鼓励返乡农民工、大学毕业生等群体返乡创业带动就业,县委、县政府出台了《濮阳县扶贫车间建设奖补实施方案》《濮阳县带贫企业奖励办法》等措施,对进驻扶贫车间创办企业,每安置1个贫困人口,年收入达到标准的,县财政给予5000元奖励。2016年以来,累计投入财政资金7202.23万元作为奖补,建成扶贫车间230个,其中中心工厂15家,公有产权197家,带动1万余名农村劳动力就业。

3.推动电子商务发展。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的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加快推动发展农村电商,吸纳更多大学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开展“互联网+”创业。帮助电商开设了京东濮阳馆、京东河南农特产馆、龙都濮阳馆等网上特色馆;建立了濮阳县农特产品公共仓库,免费提供给电商企业使用,统一分拣、包装、发送;培育了乐润、富润世、中银等6个农产品品牌,为农产品注册了“龙都”商标,使农产品有了自己的身份证;开发了农产品溯源追溯系统,建设了具备线上线下展示、设计摄影、公共服务等各种功能的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建成了濮阳县电商大数据中心,构建了县、乡、村三级电商服务体系。截至目前,共投入资金1455万元,建成电商服务站1027家,交易额达15亿元,从事电子商务就业的返乡农民工和大学毕业生达3万余人。

4.促进大学生创业就业。实行“包”“保”责任制,即凡是大学毕业生想就业而未就业的,由人社部门包办,提供岗位信息和政策支持,保证每一名有就业意愿的毕业生都能实现就业。2014年以来,共计认定大学毕业生见习单位5家,开发就业见习岗位3029个,安置815名大学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发放见习补贴319.14万元,见习期满后155人被见习单位留用。截至目前,濮阳县有就业见习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大学毕业生均已安置了就业见习岗位。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在县直单位、乡镇(社区)开发了655个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岗位,安置了655名就业困难大学毕业生。开发安置大学生公益岗143人,发放岗位补贴101.8万元。

四、重培训,强化技能支持

1.外引内联,优化整合培训资源。一方面,引进外部优质培训资源。与北京易盟天地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濮阳县管家帮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使农村劳动力在家门口便可享受到全国知名培训品牌提供的免费技能培训。自2018年10月14日开班以来,已组织开展家政服务专业培训班六期898人,实现266名农村劳动力高质量就业,人均月收入3000元以上。另一方面,整合现有培训资源。促成濮阳市第三技工学校与濮阳县职业技术学校开展校校合作,组织58到家、三力、光明、中龙技校等15家市、县定点培训学校,开展家政、汽修、电焊、中式面点等专业培训,全面提升了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

2.转变方式,扎实做好上门培训。为方便服务群众,把培训重心下移,凡是能够到乡到村培训的尽量到乡到村培训、到田间地头培训、到合作社培训、到种植养殖基地现场培训,2017年以来,濮阳县共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创业培训、农业技术、雨露计划、电商等各类培训班390余期,参加培训人数达52799人次。

下一步,濮阳县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继续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创业支撑服务平台,完善乡村创新创业支持服务体系,不断加强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建设,创建一批返乡创业园,支持发展小微企业,落实更加积极的创业就业政策,加强就业服务和职业技能培训,持续推进扶贫车间建设,支持企业在乡村兴办生产车间、就业基地,努力做好外出农民工、大学毕业生等各类群体返乡下乡创业就业工作,形成良好的创业就业氛围。

猜你喜欢
濮阳县孵化园农民工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加强新时代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助推乡村组织振兴——以河南省濮阳县为例
“点对点”帮2万名农民工返岗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高职院校创业孵化园如何提升以服务为核心的管理模式的探究
——以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当前高校创业孵化园运行现状研究
农民工眼中的大树
濮阳县开展计生家庭精准扶贫摸底工作
高校大学生创业孵化园现状分析及建设方案研究
河南省濮阳县联社:着力打遣“指尖上”的农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