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茶艺编创原理
——以《武陵红·寄乡愁》主题茶艺为例

2019-10-28 07:06朱海燕
茶叶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河街茶席武陵

堵 茜,朱海燕

(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

自倡导传播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中国茶文化以来,茶艺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茶艺的快速发展和商业化催生了许多问题。大多数茶艺表演缺乏内涵,模仿、抄袭现象泛滥,茶艺师缺乏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有关茶艺编创的理论研究十分不足。近几年,茶界开始重视茶艺作品的创新,意识到茶艺编创理论研究的必要性,许多茶人通过参加“全国大学生茶艺技能大赛”、“茶艺师职业技能大赛”、“茶奥会”等比赛,不断总结经验与提升理论,促进了茶艺编创体系的完善[1]。

2018年,在朱海燕教授的指导下编创的《武陵红·寄乡愁》主题茶艺作品获第四届全国大学生茶艺技能大赛个人创新赛一等奖,现通过该节目的创作背景、主题构思、茶席设计、茶艺流程设计、意境的营造等5部分的阐述,以丰富茶艺编创理论体系。

1 创作背景与主题构思

常德,古称武陵,坐落于湖南北部、江南洞庭湖西侧[2]。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沅澧二水孕育了常德深蕴的文化,缔造了包容万物、踏实奋斗的武陵精神。在以水运为主的年代里,常德是最重要的物资集散地,沅江边的河街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流传于常德民间的谚语“大河街的金子,小河街的银子,麻阳街的痞子。上南门高,下南门低,银子出在河街里。”便是描绘了当时河街浓郁的商业氛围和热闹的市井生活。而后,因中日常德大会战的破坏、水运的衰落、防洪墙的修建,河街昔日的繁华消失殆尽,成为一个时代结束的标志[3]。2014年,以沅江边的老常德河街为原型,在穿紫河畔重建了新常德河街,它承载了常德古城厚重的历史和文化,唤醒了人们内心深处的乡音和乡愁[4]。

《武陵红·寄乡愁》茶艺的主题就是以常德茶文化为中心,以河街的变迁作为背景,将武陵人的河街情,游子心中挥之不去的浓浓乡愁融入武陵红茶中。旨在宣传普及常德茶文化,助力常德茶品牌推广,为开拓常德茶旅游产品开发思路。

2 茶席设计

茶席是以茶为灵魂,以茶器为主体,辅以其他茶席元素与表演者构成的舒适优雅的泡茶空间。优秀的茶席不仅切合主题,而且色彩搭配和谐、空间运用合理。

2.1 茶品

茶是茶艺表演的灵魂和载体,因此,应选择产地、历史背景、品质特征与主题相符的茶品。历史上,常德红茶水路运输借沅澧二水,途经老河街码头,入洞庭、达汉口,再经海上丝绸之路,步出国门,芳名远扬。清末民初,全国红茶中宜红的出口量为总量的40%。今天的武陵红茶,在“宜红”的工艺上创新,推出了“花果香、有机茶”等特色产品,在茶叶市场中有了一定的影响力[5]。因此,选择武陵红茶符合创作背景、切合茶艺主题。

2.2 茶器

选用的茶器要与茶品的特性、茶艺主题相符;同时,因茶艺作品旨在弘扬湖湘茶文化,使用湖南当地制品更佳[6-7]。根据以上原则,选用了湖南醴陵出品的白色瓷质盖碗,并配有6个品茗杯,杯身绘有流水涔涔之图,似老河街边的沅江水,浩浩汤汤。

2.3 茶席布置

意境是茶艺作品中呈现出的情境相融的诗意空间,用来诱发观众的审美想象空间。茶席就是为营造意境服务的,其造型、色彩、空间布置等都讲究“和谐”[8-10]。《武陵红·寄乡愁》主题茶艺茶席设计见图1。

图1 茶席设计Fig.1 Design of tea serving fixtures

2.3.1 船的元素 船的意象在文学作品中,常用以抒发漂泊、离别的情感[13]。因此,选择使用船只模型,虚实相生,营造出茶艺师坐在河街边的渔船上泡茶的场景,亦有游子乘一叶扁舟的孤独飘零之感。壶承也选用船型,与船只模型相呼应,且能够充分利用空间,托高突出主泡器盖碗,使茶席具有层次感。

2.3.2 水波纹桌旗与叶形杯托搭配 根据茶艺的创作背景,茶席要具有历史感,所以选用的叶形杯托为粗陶材质,搭配斑驳纹理,古朴苍劲。将叶形杯托置于水波纹桌旗上,似沅江上来来往往的船只,表现出河街热闹繁华的氛围。

2.3.3 服饰、花艺与茶席的融合 茶席讲究在色彩协调搭配的同时突出主体。选用藏蓝色的桌布,大红的服饰。红色,与“武陵红”的“红”相呼应,既融入了茶席色彩,又突出了茶艺师。其袖口点缀了桃源刺绣,恰与黄花、蓝桌布相衬。

一个符合主题且有创意的插花作品,能够对茶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9]。将竹制花器设计成渔网状,有生活气息又不失艺术美感,探出一支黄色跳舞兰,点亮了色彩,赋予了茶席生命力。跳舞兰寓意快乐无忧,暗指希望来到河街的游子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2.4 表演者

表演者在茶艺表演中最突出,且与茶联系最为紧密,因此从外在的仪容仪表到内在的气质都要符合茶性,以表达茶艺主题和情感。

仪容仪表包括妆容、发型和服饰。通过对妆容、发型的设计能够体现出茶艺节目需要塑造的人物性格。在《武陵红·寄乡愁》茶艺中选择了清新淡雅的中式古典妆容,妆面干净,温柔不张扬。发型是双麻花辫,并对折使头发不超过肩部。双麻花辫能给整体造型增添一些活泼感;编发能够防止散落的头发掉到脸上挡住眼睛,使其不超过肩部能避免辫子碰倒茶具而影响操作。

服饰可以体现一个民族的审美,亦可体现历史文化,茶艺服饰不仅要端庄得体,而且要符合主题背景下的生活环境[11-12]。常德河街兴盛于清末民初,所以上衣选择了具有斜襟和盘扣元素的清代袄衣,半身裙也是根据清代马面裙改良的,并且用各种织带和桃源刺绣搭配,增强民族感。《武陵红·寄乡愁》主题茶艺服饰见图2。

图2 服饰Fig.2 Costume

表演者的内在气质更能体现茶艺的韵味,这需要表演者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该茶艺节目的表演者在表演时顺应茶性,将武陵红茶的品质特色充分冲泡出来,把融入武陵红茶的浓浓乡愁表达得自然饱满。举止从容优雅,从她的一动一笑中,能静静地体会到常德河街发展历史中的文化内涵。

3 茶艺流程设计

在茶艺表演中,要讲究科学性、艺术性以及时间安排的合理性。茶艺表演的总时长一般控制在10~12 min。《武陵红·寄乡愁》主题茶艺流程设计见表1。

表1 茶艺流程设计Table 1 Flow of tea ceremony

茶艺表演需要遵循科学性,水的软硬清浊对茶汤的影响较大,以清甜甘冽为佳[14],因此选用纯净水泡茶。武陵红茶茶芽细嫩,内含物丰富,水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茶汤滋味,所以选用90~95℃的水冲泡。

从艺术性的角度来说,形体语言能够直接地表达和传递美的茶艺艺术[15]。《武陵红·寄乡愁》主题茶艺,融合了舞蹈、朗诵等艺术形式。开场用一段简单柔美的舞蹈,结合解说词体现出其主题的文化表达,奠定整体的感情基调——乡愁[16]。泡茶的过程中通过肢体和面部表情最大限度地呈现出茶艺的美,展现积极向上的湖湘精神。结尾处以一段朗诵结束,句句点题,情感层层递进,打动人心。

4 意境的营造

环境与茶席、器物、茶品能共同构成有意境的场所。根据茶艺比赛的特点,主要是通过听觉、视觉两个方面来营造意境,在表演现场起到烘托渲染氛围的作用。

4.1 听觉

在茶艺表演的过程中,观众的听觉体验由解说和背景音乐构成。

4.1.1 解说 一段富有感染力的解说,能够帮助观众充分领略表演的内容和茶艺主题。茶艺解说应围绕茶与主题,结合茶艺流程来撰写,同时起到推广茶品牌、茶文化等重要作用[17-18]。《武陵红·寄乡愁》主题茶艺解说词见表2。

解说词由引子、正文和结束3个部分组成。《武陵红·寄乡愁》茶艺作品中,引子部分采用了诗句来介绍主题,奠定感情基调。正文部分展常德茶文化风采、呈河街历史变迁、融情于武陵红茶,其中对水手起锚扬帆,卖水汉子踏浪挑担,搬运工坐在茶馆喝茶的细节描写,增添了生活气息,更加直观地展示了当时河街浓厚的商业氛围和热闹的市井生活。结尾点题,将情感推向高潮、升华主题。最后,用优美且富有情感的声音录制解说,在不影响泡茶过程的前提下适当的进行现场解说,能更加生动立体地表达情感。

4.1.2 背景音乐 合适的背景音乐能够使茶艺更加生动丰满,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19-20]。此次选用背景音乐,打破了使用古典乐器伴奏的思维惯性。开场用了一段叫卖声,此起彼伏,渲染河街热闹的氛围。中间选用了钢琴版的《春景》,有江南水乡的柔情,有亘古弥珍的感动,还有淡淡的忧思。最后选用了《回味》,一段人声哼唱将情感推入高潮,武陵人对于河街的记忆中,有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这些味道在漫长的时光中化为武陵人心中的乡愁。

表2 茶艺解说词Table 2 Verbal presentation for tea ceremony

4.2 视觉

视觉上的体验主要是茶席设计、茶艺师的肢体语言和背景视频构成,三者围绕主题,协调搭配。

4.2.1 肢体语言 肢体语言属于非言语语言,它是茶艺表演中情感表现的主要形式,贯穿了整个表演过程,具有直观性和互动性,能够弥补语言表达的缺陷,增加舞台表演的美感。

肢体语言包括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首先,面部表情是直接表达情感的方式,适当控制和加强面部表情是非常重要的。茶艺表演中,一般要求面带笑意,亲切自然,并且通过眼神与观众进行互动交流,传递作品想表达的情绪[21-22]。其次是肢体动作,主要是手部与茶器的配合,它是观众视觉中最容易捕捉到的语言信息。讲究简洁、平稳、娴熟,在表演中能够随着音乐的节奏做到行云流水,而非机械式的表演,令观众赏心悦目[23],

在《武陵红·寄乡愁》表演过程中,茶艺师的面部表情随着解说中常德河街的兴衰而起伏变化,或情绪高昂,或平静微笑。在展具和展茶等步骤中,眼神随着茶具的展示关注到每个方位的观众,形成良好的交流互动。泡茶时专注于茶具和茶叶,肢体动作则在温柔舒缓的钢琴曲中柔美地舒展,仿佛在缓缓诉说着老常德河街的故事,并且伴着节奏适度停顿,增加表演张力,勾起观众的期待感。尤为重要的是,动作没有过于夸张花哨,且没有出现茶具碰撞、茶水洒漏等失误,从而带给观众舒适的视觉体验。

4.2.2 背景视频 背景视频对意境整体起衬托、美化、点缀的作用,增强茶艺的艺术表现力,这些是传统布景不能达到的[24]。此次茶艺背景视频以一幅水墨画作为底图,沅江水、码头、船只、河街写实风貌、茶品等图片如点滴回忆浮现,配合解说词节奏,帮助观众领悟所传达的主旨及情感[25]。结尾处设计巧妙,将一张老河街的图片由彩色慢慢变为黑白色,代表这一份河街情会永远留存在我们的记忆中。整个背景视频简单大气,与现场表演共同构成一场立体、有感染力的茶艺表演作品。

5 小结与展望

随着茶艺表演的不断规范化、程式化,茶艺作品开始寻求在主题、茶席、编排等方面的创新。然而,大多数茶艺作品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主题模糊,茶品、服饰、茶器等没有围绕主题去选择;茶席与背景视频过于花哨,缺乏美感;表演形式单一、没有新意,或强行加入自己并不擅长的艺术形式,导致画蛇添足,喧宾夺主。而《武陵红·寄乡愁》茶艺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一是主题鲜明,茶品、服饰、意境营造皆契合主题;二是茶席造型、色彩、空间布置和谐而不失美感;三是茶艺流程具有“科学性、艺术性、合理性”;四是打破了传统惯性思维,巧妙的编排与茶艺师所擅长的多元艺术相融合,既突出了“茶”这个主体,又为表演增添了一道色彩。整个作品将武陵人对河街深深的眷恋表达得淋漓尽致,起到了传播常德茶文化,宣传武陵红茶的作用。

总的来说,一个优秀的茶艺作品其茶、境、艺都应以主题为中心;茶席造型、色彩、空间布置应以“和谐”为标准;茶艺流程设计应注重“科学性、艺术性、合理性”;适当地在表演中增加其他艺术元素能更好地帮助表达茶艺主题和情感,最终达到助力传播茶文化和推广茶品牌的目的。

展望茶艺创作的发展,茶艺作品的主题会更深刻且具有社会意义,同时引导大家更多地关注社会问题和需要帮助的群体,或挖掘值得学习与传承的人文历史。意境营造上,或可借用全息投影等现代化的科技手段,打破传统的舞台时间与空间的思维模式限制,全方位立体化地呈现舞台效果。编排上,茶艺作品将会朝着多元化发展,融入更多的文化艺术元素,如舞蹈、戏曲、声乐、朗诵等,来帮助表现茶艺的主题及其抒发的情感。实践与理论相辅相成,将不断推动茶文化的创新发展。

猜你喜欢
河街茶席武陵
茶席设计的研究综述
老街嬗变
夜游大小河街
夜游河街
『武陵追梦』湖南省文艺家采风创作活动艺术作品选
自作诗《武陵追梦》(书法)
沿着记忆的河流寻根 走过沈从文笔下的悠悠河街
武陵晨曦
择一处创意的茶席入座
茶席·民族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