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HP-模糊数学法的崇明岛生态旅游开发潜力评价

2019-10-28 00:50包倍增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崇明岛潜力生态旅游

石 丹,包倍增

(吉林师范大学 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吉林 四平 136000)

0 引 言

生态旅游是一种以优质生态环境为基础的现代化新型旅游,其前提是坚持生态环境保护,坚持可持续性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1]。生态旅游开发潜力是指某一生态区域在生态旅游资源、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区位交通等多种因素的相互影响和作用下而形成的旅游发展潜在能力。生态旅游开发潜力预示着一定生态区域未来的发展前景和发展空间,生态旅游开发潜力评价是生态旅游开发规划的重要前提。通过中外数据库查阅可知,关于生态旅游开发潜力评价,国内外学者从多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如:Obua[2]指出自然保护区有很大的娱乐和生态旅游的潜力,建议对其进行开发潜力评价;Nouri等[3]根据旅游潜力评估标准,对波斯湾北部海岸线生态旅游潜力进行了评估;Shomalizadeh等[4]应用Freeman法分析评价迪兹堰塞湖生态旅游开发潜力与策略;Bunruamkaew等[5]等运用GIS与AHP相结合的方法评估了素叻府生态旅游场地发展潜力;程道品等[6]在对旅游资源评价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构建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并将旅游资源评价模糊因素数量化,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张春丽等[7]将湿地生态旅游发展潜力分解为需求、供给、保障力和支持力等四方面;廉同辉等[8]构建了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潜力评价模型; 张凤太等[9]考虑到少数民族自然保护区的特殊性,借用集对分析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潜力进行了评价;吴文庆等[10]运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建立了水利生态旅游开发潜力的评价体系和总体评价等级;王力峰等[11]以广西金秀县为例, 综合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层次分析法对生态旅游资源评价进行了系统研究,得出了生态旅游资源多级模糊综合评判决策模型; 周彬等[12]运用生态位理论构建了边境地区生态旅游潜力评价指标体系; 何方永[13]运用AHP从省域层面构建了生态旅游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上述研究中,较多运用AHP。尽管AHP将定性与定量方法有机结合,提供了层次清晰的结构框架, 但也存在不足之处,当评价指标过多时,标度工作量过大, 容易使打分者产生判断混乱[14],而模糊数学法能够有效避免AHP打分者的主观因素影响[15],若将两者相结合,既可以提炼出科学合理的生态旅游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又可以得出更具客观性的评价结果。

崇明岛是中国第三大岛,位于长江入海口,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岛生态旅游资源十分丰裕,对国内外游客有着较强的吸引力,尤其是2016年《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发展“十三五”规划》的出台与实施,为崇明岛生态旅游开发提供了支撑力和推动力。目前关于崇明岛生态旅游开发潜力评价的文献极少。鉴于此,本文将AHP和模糊数学法结合,形成AHP-模糊数学法,构建崇明岛生态旅游开发潜力评价体系,利用专家打分法获取数据,通过AHP得到合理的权重,结合模糊数学法设定了5个等级,估算出崇明岛生态旅游开发潜力等级,并对评估结果进行了深层次分析,有针对地提出崇明岛生态旅游发展建议。

1 研究方法

最后,根据隶属度最大化原则,将模糊综合评价B中的最大值与评价集V中的评价等级vi相对应。

2 崇明岛生态旅游开发潜力评价

2.1 建立生态旅游开发潜力评价指标体系

通过文献查阅和实地调研,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专家咨询法对初步选取的指标进行筛选和调整,最终得到崇明岛生态旅游开发潜力指标体系。以崇明岛生态旅游开发潜力综合评价(A)为目标层; 以资源条件(B1)、 环境条件(B2)、 其他开发条件(B3)3个方面作为Ⅰ级指标层; 以资源价值(C1)、 资源特征(C2)、 生态环境条件(C3)、 环境保护条件(C4)、 交通条件(C5)、 旅游设施条件(C6)、 客源条件(C7)、 社会条件(C8)8项指标作为Ⅱ级指标层;最后,将8个项目层再分解为25个Ⅲ级指标层(表1~表4)。

2.2 确立评价指标权重

2.2.1 构造判断矩阵 邀请专家继续对同一指标层中的各指标进行两两比较, 发放并收回有效问卷20份。 为确保研究的严谨性与合理性, 整合数据并获得平均值, 构造出判断矩阵。

2.2.2 计算权重与一致性检验 根据已构建的判断矩阵, 分别计算各指标相应的权重, 计算公式为

(2)

由于判断矩阵的赋值所含的人为主观判断因素较强,需进行一致性检验,并根据一致性检验结果(是否小于0.1)来判断矩阵是否具有一致性。

CR=CI/RI,

(3)

CI=(λmax-N)/(N-1),

(4)

(5)

式中:N代表该层次的因子个数;RI为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 是一个固定值, 可查一致性检验RI值表得;CI为一致性指标, 若CI=0, 则矩阵具有完全的一致性;CR为相对一致性指标, 若CR<0.1, 则调查表可使用, 若CR>0.1, 则调查表不可直接使用。

根据上述步骤,得到各判断矩阵权重,逐一进行一致性检验,均通过。

2.3 建立模糊评价

2.3.1 确定因素集 因素集是由影响评价对象的各个评价因子所组成的集合[16]。设目标层因素集U={B1,B2,B3},Ⅰ级指标层因素集B1={C1,C2},B2={C3,C4},B3={C5,C6,C7,C8},Ⅱ级指标层因素集C1={D1,D2,D3,D4},C2={D5,D6,D7,D8,D9},C3={D10,D11,D12,D13,D14},C4={D15,D16},C5={D17,D18},C6={D19,D20},C7={D21,D22},C8={D23,D24,D25}。

2.3.2 确定评价等级 将评价集划分为5个等级,即评价集V={V1(好),V2(较好),V3(一般),V4(较差),V5(差)}。 根据评价等级的不同,赋于其相应的评价分值(表1)。

表1 评价分值和评价等级

2.3.3 确定评价指标隶属度 继续采用专家评价法, 对于能直接测量到的指标参考相应国家标准进行测度, 对于主观性指标通过问卷方式获取, 具体评价指标测度及方法详见表2。 通过评价各指标所对应的评价等级, 继而获得评价隶属值, 将其进行整理分析, 根据隶属度函数公式(式(6)), 使其转化为隶属度, 建立模糊评价表(表3) 。

表2 评价指标测度及方法

X=m/n。

(6)

其中:X为隶属度;n为样本量;m为评价者对该评价对象的所属评价等级的频数。

2.4 多级模糊综合评价

2.4.1 Ⅰ级模糊评价 Ⅰ级模糊评价是对Ⅱ级指标层因子进行模糊综合评价,根据模糊矩阵运算法则Cn=Wn*Rn(n=1,2,3,…,8)进行计算,其中Wn为Ⅲ级指标层各因子相对于Ⅱ级指标层因子的权重向量,Rn为单因素隶属度矩阵。如

表3 崇明岛生态旅游开发潜力模糊评价

C5=W5*R5

同理可得:C1、C2、C3、C4、C6、C7、C8。

2.4.2 Ⅱ级模糊评价 Ⅱ级模糊评价是对Ⅰ级指标层因子进行模糊综合评价,根据模糊矩阵运算法则Bi=Wi*Ri(i=1,2,3)进行计算, 其中,Wi为Ⅱ级指标层各因子相对于Ⅰ级指标层因子的权重向量;Ri为Ⅱ级指标模糊综合评价矩阵。如

同理可得:B1、B2。

2.4.3 Ⅲ级模糊评价 Ⅲ级模糊评价是对目标层进行模糊综合评价,根据模糊矩阵运算法则A=W*R进行计算,其中W为Ⅰ级指标层各因子相对于目标层的权重向量,R为Ⅰ级指标层模糊综合评价矩阵。如

3 评价结果与分析

3.1 模糊评价结果处理

经计算,A=[0.083 5 0.436 9 0.131 6

0.185 9 0.162 2],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最大值为0.436 9,对应评价等级V中的第4等级,即为“较好”。

3.2 评价结果分析

首先,Ⅰ 级指标中从对崇明岛生态旅游开发潜力的影响程度看: 资源条件(B1)>环境条件(B2)>其他开发条件(B3),从评价等级看,崇明岛的资源条件、环境条件均为“较好”,其他开发条件为相对前两者较差。说明崇明岛具有先天优势,拥有丰富的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尽管目前其他开发条件不太理想,但是经过合理有效地规划与建设后,将会充分发挥环境与资源条件的优势。

其次, Ⅱ级指标中资源、 环境条件下各指标相对良好。 其中, 环境保护程度(0.081 8)、 生态价值(0.080 1)、 观赏游憩价值(0.080 1)和历史文化价值(0.067 3)权重值较高, 说明影响崇明岛开发较为重要的因素是资源的生态、 观赏游憩和历史文化价值, 生态旅游规划与开发时更应注重环境保护, 并围绕上述三个方面进行特色生态旅游产品设计。 而其他开发条件中各指标大部分为“差”, 如交通条件、 旅游设施条件等。 前者只有通过进一步完善岛内、 岛外交通体系建设, 才能加强崇明岛与客源地之间的交通便捷程度, 改变潜在旅游者对崇明岛的感知距离, 提升客源市场辐射力。 后者需要增加不同等级的商场、 酒店、 宾馆的数量, 满足各层次旅游消费者的需求,提高接待能力。

再次,从最终得分来看,观赏游憩价值(7.369 2)、 生态价值(7.048 8)、 历史文化价值(6.393 5)、 科学价值(4.664 8)、 土壤环境条件(5.215 5)和空气环境条件(4.930 5)等指标单项得分较高,说明崇明岛具有开发生态旅游的潜力和发展前景。

综上,崇明岛自身资源条件和环境条件“较好”,能满足旅游者追求生态旅游体验的旅游需求,但需后期科学合理地开发,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优势、弥补其劣势,使崇明岛的生态旅游向更高的层次发展,从而充分发挥其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 结果与讨论

通过构建崇明岛生态旅游开发潜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HP-模糊数学法对崇明岛生态旅游开发潜力进行评价,得到较为准确和科学的评价结果。结果发现:总评价等级为4,为“较好”,其中,资源条件和环境条件“较好”,但其他开发条件为“差”。说明崇明岛自身条件良好,但由于其旅游发展起步较晚,旅游开发条件尚不成熟。近年来,崇明岛接待的游客数量,尤其是以上海为主的近程游客数量逐年增多,但崇明岛的生态旅游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参考生态旅游开发潜力评价结果,根据崇明岛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生态资源为主体,结合崇明岛的发展规划与定位,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的原则,以旅游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合理、有序开发。作如下建议:

表4 崇明岛生态旅游开发潜力模糊综合评价结果

1)品牌凝练:设计并开发出具有特定核心吸引力及主题的生态旅游产品,塑造崇明岛的生态旅游品牌和IP(intellectual property, 知识产权)。

2)激活市场: 根据上海及周边城市等主要客源市场消费特点, 制定营销策略, 强化旅游宣传。

3)增加黏性:加强基础设施与旅游设施建设,更好地满足游客需求的同时,延长俯视停留时间。

本研究是将AHP与模糊数学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法,故在运用AHP法时有一定的局限性,仍存在主观判断性;另外,该体系在评价指标的选取、评价指标分值标准等方面仍存在不足之处。因此,需要通过实践应用进一步完善。

猜你喜欢
崇明岛潜力生态旅游
宁都积极创建钩刀咀生态旅游型清洁小流域
潜力榜
崇明岛河流中氮营养盐分布特征
生态旅游对野生鸟类行为的影响探讨
出实招发展老区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产品设计与规划研究
PPP模式怎样发挥最大潜力?
学习潜力揭秘
12星座
崇明岛村镇级生态河道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