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贵州工业高质量发展脉搏

2019-10-29 08:15李唯睿刘悦闻双
当代贵州 2019年32期
关键词:刺梨贵阳贵州

文_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 李唯睿 刘悦 图_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 闻双

首届贵阳工业产品博览会不仅集中展示了贵州制造业的高质量制造实力和创新能力,还集中展示了贵州制造业企业的创新模式与方向,为贵州制造业转型升级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一部《厉害了,我的国》电影纪录片,让中国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频频亮相,凝聚的是中国力量,展示的是大国风采,点燃了中国人的骄傲。

同样,一场工业产品博览会,让观众身临其境感受到了贵州工业科技成果的厉害,充分领略到了贵州工业的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高权威。

在7月26日至28日召开的贵阳工业产品博览会(以下简称工博会)上,近600家来自全省各地的工业企业参会,超过3万名观众进场参观,10万余人在网络观看直播。通过展会上丰富的工业品展示,观众直观感受到了贵州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脉搏。

贵州制造“新力量”

由航空航天、机械配件等为代表的高端制造,占据了本届工博会的“半壁江山”。

首钢贵阳特殊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首钢贵阳特钢)的展台每天都吸引着不少群众前往观看,展台上,一个标注有EA4T编号的车轴模型让展台上的特钢工人骄傲不已。

据介绍,EA4T车轴钢主要用于动车组机车车轴生产。目前飞驰在中国大地的复兴号、和谐号各阶段时速的动车组机车,所用车轴不少都出自首钢贵阳特钢。

除车轴钢外,首钢贵阳特钢还是我国最大最早的专业化钎钢钎具生产企业,是我国钎钢钎具的生产科研基地,有着40多年的生产历史。

近年来,装备制造投资规模一直位居贵州工业十大产业之首,主导产业的引领作用不断增强,拥有一批在行业中具有重要影响的特色装备产品,深度参与了“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北斗工程”等系列国家重大工程,航空航天俨然成了我省一大热门产业。

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进一步放开,通用航空产业将迎来全面繁荣的黄金期,而通用飞机的研发、制造也成为民营企业看好的产业。

“我们公司填补了贵州民营企业在飞机制造上的空白,自由莺GGAC-100型飞机是一款单发双座轻型运动飞机,整机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为结构主材,确保重量轻、强度高。”贵州通用航空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黄忠才说,该飞机用“技术引进+消化+自主创新”的方式研发制造,拥有产品自主知识产权。

贵州通用航空有限责任公司于2013年在贵阳高新区注册成立,是一家主要从事飞机制造和通用航空机场运营服务的民营高新技术企业。该公司引进国外飞机研发与制造技术,投入研发资金5000多万元,已具备2座和5座轻型飞机设计制造能力。

据介绍,自由莺GGAC-100型将在今年底完成试飞,自由莺系列200型、500型、900型也已陆续投入研发。

大数据勾勒未来工业图景

置身于今年的工博会现场,一系列新应用让未来工业图景更加清晰。

工业互联网作为新一轮工业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一个重点发展领域,其核心便是物联网和智能制造。大数据、云计算、AI等创新技术直接促使智能制造成为移动互联网之后下一个最重大的经济活动。

在贵阳工博会北广场展出的“智慧能源生态系统”沙盘,就展示着有“智慧”的能源系统。

一个10平方米的沙盘分为东西两块。中国电建集团贵州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邱林详细介绍说:“沙盘以贵阳市为蓝本进行描绘,西面是智慧能源开发区,涵盖了生物质发电、天然气发电、风力发电、光伏发电、水力发电,以及配套的智能电网系统和智能供热系统;东面则是智慧能源利用区,包含了智能配网、智慧交通、地下管廊、城市能源综合应用、城市能源应急保障等智慧能源应用场景。”

“大数据让能源开发区和消费区每一个单一的数据联系、整合起来,让整个能源生态系统形成自我联动,从而变得‘聪明’起来。”李邱林说,按需去发掘能源,才能达到能源利用的平衡状态。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人工智能与5G在工业中的应用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在5G商用大幕开启的背景下,万物互联的数字经济时代加速到来。

在中国移动展台,一款名为“蜗小白”的5G无人扫地机器人引来市民驻足围观。据了解,这款产品已经在贵阳市观山湖公园投入使用,成为公园的“网红”。

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移动5G蜗小白”将自动驾驶技术应用于环卫行业,从而实现无人驾驶扫地业务。凭借最前沿的5G科技、智能AI技术和无人驾驶技术,“蜗小白”集成多源传感器感知技术、融合定位技术、智能决策技术等多种先进技术手段,能够轻松对景区内复杂的道路环境,进行全方位、准确、安全的清扫。

得益于5G、大数据、AI等一系列前沿技术的现实应用,贵州制造正稳步迈向“贵州智造”。

在7月26日至28日召开的贵阳工业产品博览会上,近600家来自全省各地的工业企业参会,超过3万名观众进场参观。图为贵阳工业产品博览会综合馆。

新产业 新高地

“虽然带来的只是一辆概念车,但参观的市民仍然对我们的新能源汽车非常感兴趣。”说话的是贵州长城汽车的主任设计师温荣贵,他的旁边,是由贵州长城汽车带来的湖蓝色、科技感十足的“黔隆一号”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汽车,是此次工博会上展现贵州新兴产业的一个重要方向。在汽车展区,多家贵州汽车制造企业都带来了多款新能源汽车,从轿车、箱型货车到出租车、快递车、警车、公交车,贵州新能源产品布局已经初步形成。

“对于我们汽车制造商来说,参加的展会除了固定的车展外,其余参展的机会并不多。”贵州新特汽车经销商牟军说,在被问到参加本届工博会最大的感受是什么,牟军用“更多的交流”回答了这个问题。

与其他产业相比,贵州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时间并不长,但好的政策环境与招商引资,让贵州新能源汽车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出。相较于着重向市场推出新品的车展,在工博会上,多家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更多注重的是行业的交流。“我们难得有机会坐在一起讨论行业发展的方向以及对政策的理解,工博会为我们提供这个宝贵的机会。”

在工博会上,新兴产业的凸显,还反映在刺梨展区。长期居于“第一产业”的刺梨,能够以“第二产业”的身份“跻身”工博会的原因,在于一瓶瓶刺梨系列饮料与果酒等产品的产生。“我们已经向市场上推出了刺梨饮料—刺柠吉,还有刺梨润喉糖,这次展会上,前来参观的市民对我们这两种产品的反响都非常好。”在广药集团的展区前,销售员在展会间隙向记者介绍产品情况。前来购买和品尝的观众让他们有些应接不暇。

自2018年以来,贵州大力发展刺梨产业,为改变刺梨酸涩的口味,安顺大坝村大兴延年果酒公司将刺梨做成了果酒,贵州天刺力将刺梨做成了果汁,丹索亚刺梨公司将刺梨做成小食,刺梨已经成为新兴产业中的“金果果”。

“现在贵州刺梨的知名度、美誉度、品牌度都有了明显的提升,这给我们从事刺梨生产的企业增添了信心,我们没有理由不做好这个产业。”丹索亚刺梨公司董事长罗念文说。

猜你喜欢
刺梨贵阳贵州
贵州刺梨专题书法作品
贵州刺梨专题纂刻作品
贵州轩辕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高速通到我的家
“学”字的意义
找朋友
白居易写诗
解读“万马如龙出贵州”
“贵州制造”的前世今生
贵州古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