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湿地大自然的馈赠

2019-10-29 03:32李延尧
学与玩 2019年8期
关键词:红树林植物保护滨海

李延尧

地球上,有这样一些地方,它们:有着“地球之肾”的美称;与森林、海洋并称地球三六生态系统;仅覆盖地球表面的6%,却为地球上20%的物种提供了生存环境……

小读者们猜到了吧!这里说的就是湿地。我国湿地面积占世界湿地的10%,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四。其中,滨海湿地格外引人注目。今年3月,《中国沿海湿地保护绿皮书(2019)》项目“最值得关注的十块滨海湿地”名单经过数万网友的投票终于出炉了,这些滨海湿地有着怎样的魅力呢?

生物超市

滨海湿地是指沿海区域湿地、湿地范围的岛屿和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这里拥有沼泽、河口、海滩、海湾、红树林、珊瑚礁……虽然没有海洋的浩瀚、森林的广袤,但它兼具水域和陆地二者的特点,为生物提供了优良的生活环境。

据统计,我国滨海湿地生存有8200多种生物,很多珍稀、濒危的野生动物在此栖息繁衍。以江苏省盐城市为例,这里拥有580多公里的海岸线,滩涂湿地(滨海湿地的一种)面积45万多公顷。优良的湿地环境使它成了我国丹顶鹤、黑 、金雕等珍稀鸟类的乐园;而曾经在我国几乎绝迹的糜鹿也在盐城大规模生息繁衍,脱离了“危险期”。

天然渔场

滨海湿地不仅是天上、地上动物的乐园,还是水中动物的理想家园。因其复杂的生态结构,这里形成了较为稳定的食物链,其中河口地带生活着淡水、海洋和河口特有的水生物种。此外,众多鱼类来此洄游产卵繁殖,在此获得了较好的生存空间。我国海岸线上从南到北大大小小的水产养殖基地大都依托于滨海湿地的资源。就拿广东省来说,分布在粤西的经济鱼类主要有鲈鱼、中华青鳞鱼、金色小沙丁鱼、大黄鱼等,分布在珠江口的主要有线纹蛇鳗、孔虎鱼等。

地球之腎

滨海湿地的水分通过蒸发成为水蒸气,然后又以降水的形式降到周围地区,保持了当地的湿度和降雨量,直接影响当地人的生活和工业农业生产。同时,这里丰富的植物资源在吸收二氧化碳、减少温室效应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

不妨来看看湿地中的红树林吧。它们生长在我国南部淤泥深厚的海滩上,枝繁叶茂,浓荫密布,大量浮游生物生长其间。这些红树林减缓了海水的流动,使得陆地排人海中的有机物和污染物得以沉淀、固化,浮游生物再进行吸收分解,不仅有效控制了海水污染,在分解过程中还能生产出对人类有用的甲烷。如此强大的功能被誉为“地球之肾”实在是名副其实。

海带卫士

滨海湿地位于陆地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的过渡地带。特殊的环境让生长于此的植物有着发达的根系,能够较好地抵挡海风和海浪,阻止盐水入侵。在遇到洪水的时候,还可以发挥泄洪作用,较好地保护堤坝,这对滨海城市来说是一道天然屏障。

1996年,雷州半岛遭受台风袭击,最大风力达到12级,没有湿地植物保护的地方堤坝被冲毁,损失惨重;而有湿地植物保护的斗伦、金帮等地仅损失少量土方,岸边人民生活并未受影响。无独有偶,2004年的印度洋海啸中,红树林用自己的身躯阻挡了海潮的冲击,保护了数以万计的生命。滨海湿地对海岸的防护作用可见一斑。

正在消失的财富

美国曾有一份科学报告指出,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每公顷每年创造的综合价值达4052美元(约合28000元人民币),相当于同等面积热带雨林的2倍、其他森林的13倍,或农田的44倍。

然而近些年来的调查、却显示,我国天然滨海湿地消失了50%以上。最主要的原因是人们对海岸的过度开发。我们应该警惕起来,树立保护滨海湿地的意识,不然就要渐渐失去大自然赐予我们人类的巨大财富。

猜你喜欢
红树林植物保护滨海
藏着宝藏的红树林
红树林为何能在海水中生长
浅谈植物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如何提高植物保护与维护生态平衡
试论信息化技术在植物保护中的应用
《广东省加强滨海湿地保护严格管控围填海实施方案》正式印发
LettheSparkoftheCultureCollisionsShine
走过红树林
探讨海洋文化符号在南方滨海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新年“希望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