燎原 到农村广阔天地去

2019-10-30 10:02
科学导报 2019年61期
关键词:特派员指导员浙江省

物换星移,长河不息。接力20年,科技特派员制度走向了全国。“科技特派员”不再是当年的“科技特派员”。

在浙江省淳安县枫树岭镇,下姜村一直很有名。过去出名,是因为“穷”。有这样一句民谣:“土墙房、半年粮,有女不嫁下姜郎。”现在的下姜村,依然有名:常被冠以“最美”“最富”。

说起“翻身记”,村民们会不约而同提到习近平。2003年至2007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多次来到下姜村实地考察,担当了下姜村脱贫致富的引路人……

而浙江省的科技特派员制度,正是习近平在浙江工作期间推动实施的。

2003年,习近平作出重要批示,指出科技特派员制度是一项创新举措,旨在解决农民生产经营中的现实科技难题和培训适用技能,方向正确。

2003年4月,浙江省首批100名科技特派员踏上征程。他们来自省农科院、浙江大学、中国水稻所等科研院所,平均年龄仅38岁。

浙江省中药研究所高级工程师俞旭平则是“特殊”的第101个。

缘何“特殊”?

2003年4月24日上午,习近平在种茶大户姜德明家召开座谈会。有的村民说:“缺人才。”有的說:“缺资金。”还有的说:“缺技术。”

“你们村有没有科技特派员?”习近平问。

“省里研究一下,给你们村派一个科技特派员来。”习近平说,“目前的‘三农工作面临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落后和农产品流通方式落后的制约。我们要用现代发展理念指导农业,抓住当前科技进步的机遇,建立现代生产要素流向农业的机制,着力转变农业增长方式。”

在习近平的关怀下,俞旭平进驻下姜村。

2005年3月22日,习近平又一次来到下姜村。他提出,要看黄栀子基地。

习近平来到地里,一边看黄栀子的长势,一边问俞旭平:“这个药材的品质如何?”“村民们学得难不难?”“销售情况好不好?”……知道每户农民通过药材种植,能收入4000多元后,习近平鼓励俞旭平:“做得好!”

习近平对省里随行的同志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不断完善特派员、指导员制度,真正做到重心下移。今后,驻村指导员,全省要做到每个村一个。”

不久,驻村指导员走进了浙江的3万多个村庄。

一个个乡村的蝶变,诠释了科技特派员为农村创新创业注入的深厚力量。

2009年,科技部等八部门出台《关于深入开展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的意见》,在全国范围内启动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2012年起,科技特派员工作先后6次被写入中央1号文件。2016年,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的若干意见》,首次在国家层面对科技特派员工作做出制度安排。

“高位嫁接、重心下移”,科技特派员制度为有志于在农村创新创业的科研人员畅通了深入基层一线的“毛细血管”。如今,科技特派员制度在广大农村开花结果,科技特派员工作覆盖全国所有县(市、区)。数十万科技特派员穿梭山林、躬耕乡野,带动农民增收超过1010万户。

猜你喜欢
特派员指导员浙江省
河南省启动科技特派员服务麦播专项活动
觉 醒
欢天喜地过大年
科技特派员的作用及存在制度问题的探究
同江市 严把三关 促“两新”组织党建指导员作用发挥
盼头
浙江省第一批省级特色小镇分布图
命运的征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