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海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2019-10-30 09:55
东方企业家 2019年11期
关键词:海峰越野跑登山

提到户外运动选手,人们首先联想到的可能是黝黑的皮肤和格外“硬派”的气质,因而当你面对戴着眼镜、外形文质彬彬的顾海峰,似乎很难在第一时间把他和一名每年要在全球范围内参加多场赛事的专业运动选手联系起来。倒是“海峰”这个名字,让人直观地感受到了他和徒步运动与生俱来的缘分。

事实上,原在中国科学院某研究所工作的他的确是传统意义上“读万卷书”的高学历人群,但“行万里路”的徒步也给了他读懂人生这本书的另一角度……

徒步小档案

徒步八年,现为专业户外徒步运动员,每年约在世界各地参加5-9场包括越野跑、登山在内的户外徒步赛事,参加过最长的赛事距离为110公里,耗时25小时完成。

个人最好成绩:

2018年四姑娘山超级越野跑35公里组别男子第12名,耗时6小时10分钟

2017年阳羡越野赛25公里组男子第8名,耗时4小时15分钟

“从最初小时候爬着家乡的小山,到现在外面的高山,走着走着,从未忘记自己的热爱。徒步、摄影、登山、越野跑……能一路坚持自己就是幸福的事。不设限,永远向上向前!”

顾海峰出生在浙江一个背山面海的小渔村,正因如此,他的外公为其取名“海峰”。简单直白的两个字,看似信手拈来,却寄托着一位长者希冀这个降临在滨海小村的新生命能在漫漫人生旅途中,勇敢地攀登一座又一座高山的美好祝福。

与很多人的幼年一样,他是由外公外婆带大,但与许多人不一样的是,在漁村长大的他,尽情享受着山海所赐予的自然之趣。他回忆说:“外公的体力非常好,非常喜欢爬山,直到80多岁还能健步如飞。我小时候,外公就时常带着我一起去爬山,我也觉得这是非常有趣的事,因为山里的许多东西都是那么地新奇。”正是这段与自然为伴的快乐童年,养成了他对户外徒步天然的亲近。

毕业后,学习化学相关专业的他来到上海,在中国科学院一家研究所从事药物学的基础研究工作。一如我们所知,科研之路从来不是一片坦途,工作上的重重压力让“性本爱丘山”的他颇受磨折,而“去山里走走”自然成了他释压的首选,也让他结识了许多兴趣相投的朋友,逐渐开始了真正的徒步生涯。

小时候打下的良好体能基础,外加随和的个性,很快让时不时“客串”一把领队的他在户外运动爱好者的圈子里积累了良好的信誉,也促使他决定将这份可以带来许多快乐的工作转变为职业。于是,他离开了研究所,成为了一名自由职业者,一边从事专业方面的咨询工作,一边做起了户外领域的领队和摄影师。2016年,与他感情深厚的外公在这一年离世,令其万分伤心,也是那一年,他开始了高海拔登山,挑战的第一座雪山便是难度不小的四姑娘山二峰(5276米)。良好的攀登表现帮助他建立起了强烈的自信,并开始将极大的精力投入到徒步登山中去。

目前,作为一名专业选手,顾海峰每年会在世界各地参加5-9场包括越野跑、登山在内的户外徒步赛事。平日里,他一边从事原来专业方面的学习、保持训练节奏和强度,一边做家务、陪伴女儿并参与她的活动;周末两天一般是带队,长距离跑步训练或者外出组织朋友们野外拉练。他告诉笔者:“长线的活动我量都控制在一周,我现在已攀登了8座雪山,其中最高海拔为7546米的新疆慕士塔格峰,接下来最希望征服的是世界第一、第二高峰——珠穆朗玛峰(喜马拉雅山脉)和乔戈里峰(喀喇昆仑山脉),这算是我心里默默和外公做一个约定吧。”

多年的徒步经历不仅让他拥有了强大的体能,更锻造了他坚韧、不畏艰难与挑战的意志,心态也变得更为平和,凡事尽力而为、坦然面对成了他的人生态度。不过,在尽力而为之外,他更多学会的是适可而止、量力而行。

2017年,在攀登青海玉珠峰的过程中,他遭遇户外生涯最危险的一次状况。“出发前,我被孩子传染了感冒,登山的时候并没有完全恢复,还是有些咳嗽。到了5000米海拔以后,我的身体有了强烈的高原反应,但还在自己可控的范围内,所以我打算坚持一下。等我背着25斤的背包来到5600米时,已经感觉到了极度的疲劳,在当晚迅速陷入了沉睡,结果严重的缺氧还引发了轻微的脑水肿,等我在凌晨2点起来的时候,已经无法站立了,整个人左右摇晃。当时的情况的确是已经比较危险了,于是我决定立即下撤。好在体能尚存,靠着向导的保护,慢慢往山下撤了500米高度后,身体情况就立刻恢复了不少。”

回忆起那次经历,户外经验丰富的他也难免有些后怕:“如果当时一直睡下去,后果就不堪设想。这是我最危险的一次经历,也让我明白了适可而止的道理,这在我后面的户外活动中随时给我警醒,学会了适时的放弃。”

“放弃”的另一大原因是因为顾家。在他的“朋友圈”里,除了记录着自己日常训练和户外活动的足迹,“出镜”最多的还是那个幸福的小家——温柔能干的太太、活泼可爱的女儿,想来是支持他一路向前的动力,也是他最温暖的港湾。有意思的是,他4岁的女儿已经开始了越野跑,并且在今年五月完成了她人生中的第一场越野赛——珊瑚少儿越野(跑完了3公里)。当然,让女儿参与越野跑的初衷并不是培养她成为一名运动员。

“我感觉现在陪伴孩子的活动相对来说太单调了,除了游乐场和外面一些场馆活动,孩子们亲近大自然的机会不像我小时候那么多,我希望通过越野跑能让她多接触不一样的世界,保持她的好奇心,有一个好的身体状况,养成积极、乐观、坚毅的性格。有了她之后,我也一直督促自己做一个好榜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她如何去面对困难和挑战,完成一个有一个目标,而不是碰到困难就轻言放弃,这也是我希望她能够拥有并一直保持下去的品质。”满怀父爱的他这样说。

如果说,徒步是他和外公之间的一个约定,那么现在,它似乎也成为了他与女儿之间的温暖纽带……

猜你喜欢
海峰越野跑登山
活着
Cross-country running:Risk and injury prevention 越野跑:风险与损伤预防
登山
户外“撒野”指南
安海峰水印作品
多用登山杖
越野跑专项训练动作解析
My School
边跑边“玩”为什么从路跑转向越野跑
一次难忘的登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