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和计价方式改革的分析

2019-10-31 08:10王丽梅
建筑建材装饰 2019年9期
关键词:工程造价

王丽梅

摘要:工程造价管理牵涉到多个环节,现代大型工程规模大、工期长,资金支出也较多,对工程造价管理各项工作提出了较高要求。基于此,本文以当前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和计价方式的问题作为切入点,简述管理的局限性、计价浮动等实际问题,再以此为基础,分别就工程造价管理模式改革建议和工程计价方式改革建议展开论述,给出相关具体内容,以期为后续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工程造价;计价方式;计价浮动;清单造价

1当前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和计价方式的问题

1.1管理的局限性

工程造价涵盖多个横向环节,包含工程整个纵向周期,在进行管理时,需要对各项工作给予综合考虑,当前部分工程在实际工作中未能认识到管理工作的内在联系,或者在受到一些因素制约无法进行造价综合管理,带来很多不利影响。以常用的定额模式为例,在此前的工程造价管理中,定额模式发挥过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该模式下工程具体的价格信息是不明确的。如墙面抹灰工程定额为100平方米/1200元,考虑到工程牵涉到的环节较多,每个平方米的造价实际上是低于12元的,但具体造价却无法精准获知。

1.2计价浮动问题

工程计价是按文件规定的计算项目、计取方法,精准计算工程全周期内各类费用总额的一种行为,也指计算后的数额成果。计价浮动是目前各类工程无法避免的问题,由于计价工作往往需要以当前造价作为基础,很难精准预知未来变化,在施工作业中出现材料、人员方面支出的波动,会直接影响计价的科学性。在额定计算模式下,墙面抹灰工程造价为3000元,但由于材料价格上涨,实际支出达到3500元,差额较大,此前的计价过程即便十分详细、科学,也失去了指导价值。与管理上的局限性类似,计价浮动也是当前工程造价管理方面的突出问题。

2工程造价管理模式改革建议

2.1推行清单造价制度

清单造价制度,是定额造价制度的一种细化和延伸,符合现代商业经济模式对精细化管理、运作的基本要求。清单造价模式的特点和优势在于,能够清晰的反应工程项目内各个环节的花费,以及不同条目的单位造价等信息,使造价得到科学的预估和更好的控制。2015年4月,河南省郑州市某地进行商民两用建筑建设,预计工期24个月,为保证造价得到合理管理,建设方和施工方进行了交流,首次推行了清单造价制度,清单将各楼层、地下室、停车场以及各类材料的用量、单价进行了详细的计算,工程总款为4484.52万元,工程完成后,实际支出为4483.77万元,而此前同类工程采用定额造价的情况下,普遍超支5%-8%,清单造价的优势得到凸显。

2.2试点改革

由于此前我国各地工程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以及第三方已经充分适应了定额造价管理模式,如果猝然推行全面改革,可能由于经验缺失影响改革成果,而且人才上的缺乏也必然导致改革过程阻力重重。为保证订单造价制度的推广效果,建议以试点改革的方式作为切入点。试点区域应在3个以上,包括经济发达区域、经济发展程度一般的区域以及经济欠发达区域,由当地市政部门以及其他管理部门负责拟定细化条文,由上级部门出具指导意见。指导意见应带有框架性,包括不同类别工程项目中“清单”的条目、合同条款、清单出具的时间等等。

2.3采取评级制度

以清单造价作为推广目标,各地均应强制执行,要求所有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以及监理方同步运用清单造价模式进行工程造价管理。在试点改革的基础上,可以累积1年以上、3年以上工作信息,实现清单造价制度的完善,之后全面推行。清单造价制度全面推行后,继续累积1年以上、3年以上工作信息,對各类企业进行管理能力评级,如施工企业评级可以分为四个级别,以超支率、超支额度、用户的满意度作为三个核心指标,四个级别的参考标准如表1所示。

明确的企业评级,有利于当地给予区别管理,收集第一级企业经验给予进一步推广,处理第四级企业,勒令整改,使工程造价管理水平持续提升。

3工程计价方式改革建议

3.1更新计价技术方式

计价技术方式的更新,主要作用是弥合此前“多变市场”、“僵化结果”之间的差异,使市场变化情况能够得到提前的预估,计价结果在具备指导价值的同时,也能更具灵活性。目前较为可行的是分期计价。分期计价是指将目标工程分为若干分项目,再将分项目拆分为小项目,一直拆分到最小单元,针对每个单元进行计价,并将计价精度精细化到十位,以此保证计价方式的准确性。

3.2多元化约束和计价浮动

多元化约束,是指应用较多的框架性条文、规范,使计价工作科学可信,该项工作可以借由法律法规的完善或行业标准的细化实现。法律法规方面,要求各地管理部门有效了解清单造价制度和分期计价制度的推行情况,分析问题、针对性的给予完善,如企业的清单不规范、出具时间过长,可出具法律条文要求相关企业罗列所有必要条目,千万元以上工程出具清单时间不得超过14天,计价结果需精确到千元,中小工程不得超过10天,计价结果需精确到百元,以此实现有效的计价约束。计价浮动方面,在分期计价模式下,要考虑可能出现的动态变化,如材料的损耗、突发事件等。可在分期计价模式下,广泛收集同类工程数据进行挖掘分析。如大数据显示工期超过1年的工程,材料价格平均上涨1.5%,进行计价时应予以考虑,在原计价结果的基础上,额外增加1.5%的材料开支,应对可能出现的变化,保证计价结果的科学性。

4结束语

综上,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和计价方式改革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一大趋势,应给予重视、尝试突破。上述两项工作目前并不完善,工程造价管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计价上则存在浮动问题。可在后续工作中以清单造价制度取代定额造价制度,并通过试点改革和评级制度对相关组织进行约束。计价方式的改革以技术更新和多元化约束为主,同时强调对浮动率的计算,最终综合提升管理工作质量。

猜你喜欢
工程造价
探析跟踪审计在工程造价审计中的应用
电气安装工程造价预算管理探析
浅析公路工程造价编制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浅谈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要点及其把握
工程造价司法鉴定的技术难点与解决对策研究
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的全过程探讨
简述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
建筑施工企业如何加强工程造价管理
我国工程造价咨询行业的发展与探讨
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工程造价审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