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限定目标的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编制与实施思考

2019-10-31 08:10李卓辉
建筑建材装饰 2019年9期

李卓辉

摘要:本文以朔州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为例,在规划内容上承接城市总体规划和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的发展要求,明确建设周期内的限定发展目标,强化规划统筹和实施保障,体现以实施为导向的规划编制思路。

关键词:限定目标;近期建设规划;规划实施

1规划思路转变

本文探讨从有限目标着手,以解决主要问题、落实重大项目为切入点,构建具有阶段特点的目标与指标体系,在限定目标之下指导规划编制工作,更加注重规划的实施性。

1.1规划统筹和编制重点有待深层挖掘

近期建设规划作为实施性规划,规划统筹协调是实现一系列规划目标的重要途径,需要更深层次的挖掘项目,以突出规划编制重点,避免出现目标设定过高、项目类型过全和覆盖区域过广等超前规划,应根据本阶段的城市发展总目标,合理调节各部门实施目标和计划,突出该阶段的实施重点和重点关注领域。主要从产业发展指引、生态修复指引和设施建设指引等三个方面,提出市域层面规划统筹;依托重点项目划定重点片区,并提出重点片区建设指引。

1.2三规合一体系和管理有待深入思考

近期建设规划作为三规合一的实施平台,应深入思考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国民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的体系构建和管理实施,努力构建朔州“规划一张图”系统,探索规划管理实施和服务的新模式,真正实现规划信息的资源整合、管理与服务。在积极协调已编制的各项专项规划的基础上,对其提出的近期建设计划进行统筹协调,并提出本次规划期内的相应编制计划。

1.3实施时序和保障机制有待深度整合

建设项目应明确主导实施部门,合理安排实施时序,对于影响多个部门时序安排的项目,由市政府深度整合,并建立项目追踪机制。整合部门协作、公众参与、配套政策、资金筹措等各项保障机制,在规划实施中提前介入,有效调节过程中的各类问题和矛盾,保障实施效果。

2规划方法探索

近期建设规划作为实施性规划,将其作为落实“三规合一”、“多规融合”、打造“一张蓝图”的实施平台,建立近期建设规划年度实施计划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年度重点项目协同制度,是实现城市规划理论付诸实践的探索。

2.1重视“三规”的协调和统一

规划根据“三规”不同思路和专业重点,城市规划侧重于城市的空间发展,土规侧重于土地的指标管控,国民经济规划侧重于经济目标和项目安排确定,在近期建设规划中应充分统筹协调目标、空间与土地的综合需求,确保城市可持续发展和“三规”实施的统一,对现状用地、新增用地、清退用地及重大项目等进行清晰的安排,促进产业用地的进一步集聚,为重大产业项目落地提供引导。

2.2严格“刚性”生态指标的管理和控制

尊重自然,将资源生态环境容量和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作为规划前提,严格遵守已经划定的城市及周边划定城市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与生态保护红线,对资源、生态环境、历史文化实行保护和开发并重的利用方式,加强城市风貌、形象管控,传承城市特色。

2.3优先重点地区、重点项目的建设和指引

以城市发展单元为抓手,推动重点片区的整体实施。打造城市空间的“重要节点”。对“十三五”期间重大项目用地进行统筹,合理安排,保障城市发展重点。充分征求各职能部门意见,共同确定未来五年的重点项目。

3规划实施路径

根据城市发展总体目标,结合城市生态修复和用地修补的实施思路,提出契合本次规划的行动计划,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路径,充分发挥近期建设规划“解决主要问题,实现有限目标,实施重大项目”这一实施性强的优势。

3.1城市双修思路

(1)城市生态修复。修复被破坏的山体、河流、湿地、植被,推进采矿废弃地修复和再利用,治理污染土地,恢复自然生态。

(2)城市用地修补。查处违法建筑、整治广告牌匾、改造城市绿地、协调城市色彩、实现夜景亮化、改造城市天际线和街道立面。

3.2近期行动计划

(1)生态城市建设计划。以国家森林城市和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为目标,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城市品质。按照“绿色生态”的相应控制指标,落实生态城市建设计划,以“蓝线法制化、绿地系统化”为突破口,重点建设“城市公园配套、主题绿道示范、河道综合治理”等三大工程。

(2)畅达城市建设计划。按照“交通畅达”的相应控制指标,落实畅达城市建设计划,“打通尽端路、畅通微循环、设施便捷化”为突破口,重点建设“桥梁工程、道路工程、交通設施”等三大工程。

(3)共享城市建设计划。按照“设施共享”的相应控制指标,落实共享城市建设计划,以“城乡统筹化、设施均等化”为突破口,重点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共享、市政基础设施提升和商业服务设施配套”等三大工程。

(4)宜居城市建设计划。按照“和谐宜居”的相应控制指标,落实宜居城市建设计划,以“加快城棚改、提升宜居感、落实去库存”为突破口,重点建设城中村棚户区改造工程和人居环境整治,完善配套设施,改善居住条件。

4结束语

近期建设规划作为建设周期内政府的施政纲领,应建立完善的评估体系,实现实时跟踪和动态调整,建立滚动编制机制,实现对近期建设规划的适时调整,增强近期建设规划的可操作性和指导意义,以适应市场体制下城市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