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鄱传统文化在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情志调控效果分析
——以禅道文化对郁怒大学生情志调控作用为例

2019-11-01 02:15韩英隋华杰通讯作者江西中医药大学
新商务周刊 2019年17期
关键词:均值状态大学生

文/韩英 隋华杰通讯作者,江西中医药大学

1 研究背景

赣鄱文化是以赣鄱农业文明为核心的特色文化。在上古时代脱胎于百越文化、吴楚文化,在两千多年中不断接受华夏文化的浸染,最终发展出江西本地文化。按照对社会发展影响的不同角度,可将其划分为苏区文化、书院文化、禅道文化、铜文化和瓷文化等。其中禅道文化是体现了注重自身修行的江西人重要思想的文化之一。“中国人最基本的活动是为生活而生活,……他的生活目的是为人的,上则孝顺父母,下则慈爱子女,子子孙孙,永享安乐”。赣鄱文化中的禅道文化以其独特的形式体现了这一以人为本的思想。

道文化在其自身的经典化过程中逐渐明确其终极理想不应将探求宇宙的哲理放于优先位置而是世俗的幸福与人生的永恒。正如葛洪在《抱朴子》卷八《释滞》中所说:“五千文虽出老子,然皆泛论较略耳,其中了不肯首尾全举其事,有可承按者也。但暗诵此经,而不得要道,直为徒劳耳,又况不及者乎?至于文字、庄子、关令、尹喜之徒,其属文华,虽祖述黄、老、宪章玄虚,但演其大旨,永无至言。”道文化有一套非常复杂的生理与心理训练技术,一是天地之“气”,要养气保精安神,“知宝根清静,复命之常法也”,二是人内在的“德”与外在的“行”,这是一个人是否能养其“气”而保证心理平衡与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若德行不修而但务方术,皆不得长生也”。为了获得现世的幸福或者永恒的生命,人们需要遵循一定的伦理与道德准则,这种伦理与道德准则包括在个人品格方面的清心寡欲、心术端正、谦和恬静,人应当“目不贪五色”、“耳不贪五音”、“鼻不贪五气”、“口不贪五味”、“身不贪五采”。其次,谨记孝顺与慈爱,汉代《老子河上公注》中提到“父慈子孝、兄友弟顺、夫信妻正”才能“余庆及于来世子孙”。同时,应当重信讲仪,守秩中矩,鼓励人们“以救人危,使免祸,护人疾病,令不枉死”。

禅文化中,从人性到佛性的趋近,修行的方式是很重要的。传统禅思想中,持戒、坐禅、念佛都有着很重要的分量,传统的四禅八定,需要艰苦历程,才能息诸妄念,从迷到悟。提倡个体自性理解,从而领悟自身生命,利用非理性思维找到内在的平静和安详,从而抛开那些评判性的自我情绪。禅修方法的原则有三个要素:调身、调息和调心。目的是为调心,关键因素是不能抛开气息论身心的健康和统一。通常情况下的调身指修行者打坐时的坐姿,可事实上打坐前后的准备工作的按摩,坐卧行走,站立甚至吃饭等都有方法。身心若要保证健康,需动静结合,动静皆备,运动使得气血流动通畅,静坐使得肌肉神经放松,而后身体轻盈舒适。即气和心平。故无论是西藏的宗密还是印度的瑜伽,中国的道家,一提禅定修行首先关注呼吸与气。

在慈心禅对慢性疼痛患者的研究中发现,与健康人群相比较而言,慢性疼痛患者易采取合理化,自责悲观的方式面对,在经过六次的慈心禅训练后,其疼痛状态,精神健康水平都得到改善。国内学者卢昭慧等在对艾滋病患者实施随机对照试验,发现参与禅修正念认知训练的患者焦虑抑郁频率和程度界有改善。在西方广泛研究的正念禅修对心理情绪调节的有效性也得到大家的认同。卡巴金在20世纪70年代创立的基于正念的减压技术,通过严格的时段性身体扫描练习和坐禅等禅修方法来达到减压的疗效。

基于赣鄱文化中的禅道文化具有积极心理导向作用,结合道、禅中共有的居静、练气特点,采用徐光兴教授介绍的居静修练方法对一些郁怒群体大学生进行干预训练,观察改善效果。

2 研究过程

2.1 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235名同年级同专业大学生,筛选出100名学生,50名作为干预组,50名作为对照组。

2.2 研究工具

采用愤怒郁怒体质量表筛选出郁怒群体大学生,该量表是由来自山东中医药大学的学生王婧婧在其老师乔明琦的指导下其在已有易怒体质量表基础上补充调整条目,于2009年编制而成。该量表的目标对象为济南及青岛的18~55岁人群,从中筛选出工人、学生与护士,然后采用分层抽样法共抽取2675人,对其进行问卷调查。随后采用相关统计学方法找出相关易怒条目,从而确定量表维度,同时通过回归方法来明确当中的郁怒特征性条目,保存下来的项目构成了最初的愤怒郁怒体质量表。通过SPSS对初始开展可行性,效度及信度评估。再加上对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最终的愤怒郁怒体质量表有33个条目,共包含四个维度,分别是躯体感觉、心理特征、形体表征与官窍与二便,而且对量表进行了评估,结果信度与效度良好。

2.3 研究过程

对50名干预组学生进行居静修练的干预训练,对照组不进行干预。干预训练为期2个月,每个星期3次,每次1.5小时,在干预前分别对两组学生进行前测,干预后进行后测。最后对干预组进行前后测比较,同时再与对照组进行比较。

居静修炼方法为:在大小合适,冷暖变化不大,光线适中,摆设简单朴素的房间里,准备好两块垫布,把其中一块对折放在另一块的后半面,再坐上去,右脚盘在左腿上,再把左脚搁在右腿上,结跏趺坐。开始时,恐怕不一定盘坐得好,只盘一只脚到另一只腿上,这样的半跏也可以。下腹微微前倾,腰部挺立,脊骨挺直,通过脐部把上面的力全聚到脐下丹田(脐下数厘米处)。然后再静静地调整呼吸,轻轻地微声地吐纳,把整个身心都集中到呼吸吐纳上。

3 研究结果

居静修练干预下,干预组郁怒状态前后变化有显著差异。如表1所示,干预组在干预前,郁怒状态为1.89,干预后为0.54,t值为17.00,在.001上有非常显著的差异。

表1 干预组郁怒状态干预前后比较分析结果

干预后,对干预组和对照组的郁怒状态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干预组郁怒状态均值为0.54,对照组郁怒状态均值为1.88,t值为-11.15,p值为.000(<.001),干预组与对照组的郁怒状态差异显著。说明居静修练干预效果明显。

表2 干预后干预组与对照组郁怒状态比较分析结果

4 讨论与结论

大学生郁怒群体更倾向于消极应对,自我效能感及抗压能力方面体现出相对的弱势,在这方面应引起重视。大学生郁怒群体在数量上所占比例比较大,说明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心理调节能力欠缺,在身体素质良好的基础上,重点关注应对外界刺激努力不断调节积极面对的心态,对生活保持乐观的心态;面对学习或生活中的冲突和问题,尽量做到准备充分的前提下,做好完善的安排,坚持不退缩、积极面对及解决。

根据研究结果来看,干预前后的数据存在显著差异,即居静修练干预效果有比较明显的体现,干预组后测郁怒状态得分均值0.54,明显低于前测均值1.89,即干预后干预组的郁怒状态明显降低。根据干预组后测与对照组的比较分析结果来看,干预组均值0.54明显低于对照组均值 1.88,说明干预组与对照组数据存在显著差异。结合这两个分析结果可以证明基于赣鄱禅道文化的居静修练干预训练对改善大学生郁怒状态有明显效果。可以在积极心理学视阈下继续发掘传统文化中有积极心理导向的文化特质,将其具体化、可行化,应用于对情绪调控的干预方法中,发展出更适合中国人的本土的特色文化和积极引导方式。

猜你喜欢
均值状态大学生
状态联想
均值—方差分析及CAPM模型的运用
均值—方差分析及CAPM模型的运用
生命的另一种状态
浅谈均值不等式的应用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均值不等式的小应用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坚持是成功前的状态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