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个案的我国农村居民参与篮球运动动力机制研究

2019-11-02 01:31李成梁朱柏霖周志帅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篮球运动动力篮球

李成梁,朱柏霖,周志帅

(1.沈阳体育学院 运动训练学院,辽宁 沈阳 110102;2.广东省中山市九洲基小学,广东 中山 528415;3.沈阳体育学院 研究生部,辽宁 沈阳 110102)

党和国家一直高度关注农村和农民体育问题。《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强调,继续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扶持推广乡村农味农趣运动项目,充分利用农村“四荒”(荒山、荒沟、荒丘、荒滩)和空闲地等闲置资源,改造建设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为我国农村体育提供优越的政策条件。农村体育在此背景下得到快速发展。河南省灵宝市卯屯村被称为“中国农村篮球第一村”,村民依靠种植苹果、李子为生,经济水平中等。1992年,村民自筹资金创办首届“园林杯”篮球邀请赛,近600人参与。2004年,村民创办“农村NBA联赛”,当地农民和企业员工组成76支球队,全年举行767场比赛,观众多达20多万人次。近30年来,他们在农闲、集会、庙会及春节期间,承办邀请赛、对抗赛、联赛等多种类型的篮球赛,一直吸引着大量村民参与。该村也涌现出众多篮球爱好者,为我国农村体育发展起到了榜样作用。目前,国内外农村体育研究多采用量化方法对居民体育参与现状、影响因素等问题进行分析,以质化研究方法对农村体育进行的研究十分匮乏。本文运用质性研究的扎根理论方法,通过实地调研和深度访谈,了解河南省灵宝市卯屯村居民参与篮球运动情况,揭示其中内外部动力因素,构建出我国农村居民参与篮球运动动力机制理论,旨在为进一步开展农民健身工程,促进全国广大农村居民体育参与提供实践借鉴和理论指导。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我国农村居民参与篮球运动动力机制为研究对象。采用目的性抽样与机遇式抽样和链锁式抽样相结合的方式,调研河南省灵宝市卯屯村15位篮球爱好者。以卯屯村第一届“园林杯”篮球邀请赛的组织者LJN老师作为研究之始,进一步联系到当年共同创办“园林杯”篮球赛的伙伴FQS、LYZ、MKC等人,再通过与村民交流,找到LYX、LSJ等人。依此方法选出具有代表性的个案样本共15人,其中男性为13人、女性为2人(表1)。

表1 受访者的基本信息资料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以“农村体育参与”“动力机制”“扎根理论”等为关键词,检索收集了2008—2018年发表的期刊论文196篇。在沈阳体育学院图书馆、辽宁省图书馆、广州图书馆、灵宝市图书馆等查阅相关专著20余部。对文献进行归纳、分析,为论文选题、论证提供了素材。

1.2.2 专家访谈法

围绕论文选题的可行性、探寻卯屯村居民参与篮球运动动力因素及动力机制理论构建的实施方法等主题,访谈了沈阳体育学院篮球研究方向及社会学研究方向的专家学者。总结专家们的观点和建议,很好地支撑了卯屯村居民参与篮球运动动力机制的理论构建。专家基本信息情况见表2。

表2 专家基本信息情况

1.2.3 观察法

通过实地调查,观察村中的篮球场地设施,村中的环境状况及村民参与篮球的情况,增加对村内篮球氛围和村民参加篮球运动的感性认识,同时在访谈中结合观察受访者的行为动作及表情,并记录下来,增加对受访者访谈内容的理解。

1.2.4 扎根理论研究法

扎根理论是指在系统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寻找反映社会现象的核心概念,然后通过在这些概念之间建立起联系而形成的理论[1]。本文先通过系统收集与整理资料,再使用三级登录程序对原始资料进行编码分析,最后构建出理论模型。

2 结果与分析

2.1 卯屯村居民参与篮球运动动力因素模型构建

2.1.1 资料收集与整理

采用个人访谈与团体焦点访谈两种形式收集访谈资料。把访谈的录音资料转录成文字,对不接受录音的受访者采用内容型笔录和观察型笔录相结合的形式,将双方主要对话记录下来,同时也会记录受访者的一些非语言信息,便于以后回忆与分析。访谈结束后,对访谈背景、时间、地点和访谈技巧整合梳理,制成备忘录,然后将所有访谈内容反馈给受访者,确认无误后保存访谈数据。

2.1.2 登录程序

2.1.2.1 开放式登录 开放式登录是指将收集的资料打散,赋予概念,然后再以新的方式重新组合起来的操作化过程[2]。此阶段访谈7人,其中4人采用团体焦点访谈,3人个人访谈。对访谈数据进行分析、编码和登录,将受访者的原始谈话进行概念命名或提取相关概念,获得卯屯村居民参与篮球运动的动力因素28个初始类属、15个范畴化(表3)。

表3 访谈内容开放式登录

注:括号的数字为访谈内容提及的频数

2.1.2.2 轴心式登录 轴心式登录,又称关联式登录,是指发现和建立概念类属之间的各种联系,以表现资料中各部分之间的有机关联[3]。此阶段采用个人访谈形式,访谈5位村民,以第一阶段访谈资料为基础,结合该阶段访谈内容,通过轴心式登录进一步从初始概念化的类属中进行筛选,归纳出两个主类属,分别为外部动力因素和内部动力因素(表4)。

表4 访谈内容轴心式登录

2.1.2.3 核心式登录 核心式登录,又称选择式登录,指在已发现的概念类属中经过系统分析选择“核心类属”,将分析集中到与该核心类属有关的码号上面。以核心类属为故事主线,构建和发展全新的理论框架,解释各类属之间的联系、影响以及因果关系[4]。本阶段访谈了3位村民,采用焦点团体访谈形式,主要目的是更详细地探索初始资料、对应类属与主类属之间的关系;运用焦点访谈的集体思维对本研究产生的理论模型进行效度检验,确定收集到的资料以及做出的结论是否符合受访者的实际情况;检验探究是否有新的类属产生,以便判断核心类属是否已达到饱和。根据研究目的,确定核心类属为“卯屯村居民参与篮球运动动力因素”。

2.1.3 理论饱和度检验

饱和度检验是指在不获取额外数据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某一个范畴特征,以作为停止采样的鉴定标准[5]。本文对3人组成的小组进行焦点团体访谈,提问同样的问题,对收集到的访谈材料再一次编码登录,检验表明没有发现新的概念类属或主类属及相关关系。因此,构建的卯屯村居民参与篮球运动动力因素这一核心类属在理论上处于饱和状态。

2.1.4 理论构建

卯屯村居民参与篮球运动的行为是在篮球特点、历史文化等外部动力因素与身体健康、自身兴趣等内部动力因素的相互作用下产生的。通过对卯屯村居民参与篮球运动动力因素理论模型的构建以及对原始资料的进一步分析,结合前人研究的理论资料,确定了卯屯村居民参与篮球运动的动力机制。

2.2 卯屯村居民参与篮球运动动力因素阐释

2.2.1 卯屯村居民参与篮球运动外部动力因素

2.2.1.1 篮球特点因素 篮球场上积极拼抢、激烈对抗能够激起双方队员强烈的获胜欲望。求胜心理使他们施展浑身解数,从获得球、支配球,到最后完成投篮,其中的喜悦程度逐步加深,而投篮命中使快感达到了极致。运动员平时无数次的投篮练习,就是为了确保比赛时的命中,正是进球的可能性激发了对“命中”的渴望,使得参与者越发沉醉其中[6]。在激烈对抗中命中篮筐,能实现参与者自我成就感,激发出更高的成就动机。为了让自己有更高的命中率或体会争胜的乐趣,他们会经常参与篮球运动,甚至达到痴迷的程度。

像LZY说的,“在抢断后自己发起了快攻,运球向对方的球篮进攻,再将球投进篮筐里,听到球网发出‘唰’的一声,自己也特别兴奋,特有成就感,观众也特别激动,都为俺欢呼。”

2.2.1.2 历史文化因素 历史文化因素是一种文化环境影响,作为卯屯村的一员,始终处在这种无形的文化环境中,就会产生对篮球运动的特殊情感。从LJN口中得知,民国14年冯玉祥将军将篮球运动带到灵宝市落地生根以来,卯屯村居民就一直热爱这项运动。20世纪60年代各公社、村组建了篮球队,直到成功举办第一届“园林杯”农民篮球邀请赛,完成跨越式发展,出现了篮球情结,甚至村民喊出了“谁支持搞篮球赛,就支持谁当村长”的口号,这与卯屯村的篮球历史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2.2.1.3 政府因素 卯屯村村委对推动卯屯村篮球运动发展起到三方面促进作用。首先,村委根据国家政策,运用国家权力,将农民群众体育诉求制定成符合卯屯村体育实际情况的规章制度,明确的规章制度使村民参与篮球运动得到合理指引。体育政策给予村民一定优惠,推动着农村体育更好地发展。其次,卯屯村村委是提供篮球运动公共服务的供给者,为村民提供篮球运动基础设施,大到场地修建,小到体育器材资助。最后,村委为农村篮球赛事提供篮球人才资源,如裁判员、教练员和竞赛组织者。

2.2.1.4 教育因素 教育因素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及社会教育。村民在学校期间接受系统的体育教育,学校能够塑造人的终身体育意识,整个学习生涯也是产生体育行为的关键时期。在学校中培养参加体育运动习惯、掌握基本知识技能和感受体育运动乐趣,为村民参加篮球运动打下坚实基础。

像LXY说的,“体育老师教会了俺体育常识,也摆正了对体育的态度,当然在篮球方面教的也是比较多的。”

家庭教育主要是由父母承担,他们积极参与篮球运动会感染孩子,同时也能给予孩子合理化建议,即通过言传身教使孩子爱上篮球运动[7]。

像YFL说的,“俺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带他到球场转了,渐渐地俺让他接触篮球,现在俺孩子特别喜欢篮球。有时候他(YFL的伴侣)去打篮球也会带上俺和俺孩子去,俺也会常跟孩子讲要多运动,才能长得高,长得快。”

社会教育主要是由卯屯村的“体育精英”负责,他们凭借社会关系和人格魅力,将亲戚朋友吸引到篮球运动的队伍中来,用自身篮球知识及技术影响村民,改变他们“劳动即是体育”的落后思想,引导更多村民走出家门,走进球场。

如LYJ讲到的,“L老师是俺第一个篮球老师。他不仅仅教年轻人,村里有需要的人,他都会用心地教,而且给俺提供各种锻炼方法和知识。”

2.2.1.5 大众媒体因素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拓宽了CBA、NBA等高水平球赛的传播途径,通过观看比赛,村民既享受篮球技术动作运用的美感,又从变幻莫测的篮球战术运用中体会到教练员的谋略与艰辛;体育动漫中篮球明星夸张而又帅气的动作深深吸引了年轻一代,部分80、90、00后居民因此喜欢上篮球运动。多渠道的媒体传播,使现实和虚拟世界的篮球明星,如乔丹、科比、詹姆斯、樱木花道、黑子哲也等,因其球技高超、动作特征突出等鲜明形象被村民所熟知,他们会有意无意地模仿自己崇拜的明星,激发其参与篮球运动。随着微博、抖音等各种社交媒体平台出现,村民很容易看到各级各类赛事的精彩集锦、“草根”球星的篮球“绝技”以及在网络上秀自己的比赛照片、视频等。村民能从中感受到篮球激情四射的独特魅力,激发其参与篮球运动的动机。

2.2.1.6 体育组织因素 村中“篮球协会”鼓励并督促村民锻炼身体,不仅组织同村居民篮球赛事,还举办村落之间的篮球竞赛活动,使村民有机会展示个人或集体篮球水平,交流技术、增进友谊、丰富业余生活,为篮球运动在农村推广提供了环境。村中的体育组织还承担着向政府反馈村民对体育公共服务的意见或建议,或作为农村体育利益代表,与政府协商推动政府体育决策的执行,促进村民更好地参与体育运动。篮球队作为参赛的最基本单位,也起到重要作用。队内成员互相指导与协作。村民会更多地参加篮球运动,也会更快地提高篮球技术。在队内训练和比赛的过程中,培养了队友之间的感情,增强了对篮球的热爱程度,直接提高了参与篮球运动的动力。

2.2.1.7 家庭支持因素 家庭主要由老人、家长和孩子三部分组成,家庭支持因素也是由这三部分互相支持构成。家庭支持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1)家长对孩子的支持。家长为满足孩子篮球运动需求提供运动时间、装备、技术培训等,灌输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的思想,对于青少年参与篮球运动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2)夫妻之间对配偶参与篮球运动的理解和支持,甚至陪同对方参与运动,实践证明,配偶支持对自身参与篮球运动至关重要[8]。3)家长对老人的支持,经常动员和建议老人参与篮球运动,甚至为其购买器材、服装等对老人参加篮球运动起到促进作用。4)老人和孩子相互作用。老人的理念是孩子要多玩耍多运动才能健康成长,孩子参加篮球运动又需要老人陪同和配合,老人也就随之加入篮球运动中。

2.2.1.8 农村经济因素 农村经济是农村体育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为体育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和资金支持,从而改善体育锻炼的环境,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体育锻炼。居民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基本生活需要有了保障,就会追求娱乐文化生活,这正符合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在满足基本生理的需求基础上,村民更加追求归属和尊重的需要。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农村居民具备在自己业余爱好上投入一定资金,如观看比赛、购买书籍及运动装备等的能力,通过这些活动增加篮球知识,获得精神享受,间接激发了参与篮球运动的行为。

2.2.1.9 篮球气氛因素 篮球运动气氛是指个体周围的人们直接或间接参与篮球运动所形成的气氛和情调。篮球运动气氛能够很好地把村民们的运动兴趣调动起来,带动群众参与篮球运动,进一步满足村民内在的体育需要。篮球运动气氛具有导向、辐射的作用。导向作用:在思想觉悟及团体意识较高的篮球组织成员相互感染下,会形成一定的篮球运动气氛,不断促进周围村民参与篮球运动[9]。辐射作用:1)从众心理使部分村民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接触篮球,逐渐扩大村民参与篮球运动的覆盖面。同时在激烈的篮球比赛及观众氛围渲染下,部分村民会产生参与其中的萌动,实现从未接触过到积极参与篮球运动的转变,期待自己能在下一次篮球比赛中展现风采;2)篮球运动气氛对村民会产生隐性影响,部分村民由于某种原因不能直接参与篮球运动,但他们会通过观看比赛、组织比赛、跳啦啦操等方式间接参与。

2.2.1.10 比赛利益因素 比赛利益主要指因比赛获胜而取得的物质或精神层面奖励。物质奖励主要是参加比赛赢得的奖状及奖品(米、面、油等生活用品和赞助商抵值券等)。精神奖励主要是指在比赛中赢得的荣誉、完成的自我实现,获得的成就感和在村中形象和地位的提升等。比赛利益因素能直接提高村民参与篮球运动的动机。

2.2.2 卯屯村居民参与篮球运动内部动力因素阐释

2.2.2.1 身体健康因素 参加篮球运动能满足村民最基本的身心健康需要,是一种有效的解压方式。打篮球能使人的心血管系统产生功能性适应变化,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呼吸功能,保证身体能源供应,从而达到身体健康。村民的情绪有时会出现波动,当负面情绪无法宣泄时,很容易产生社会的不和谐因素,篮球运动可以成为疏导情绪、驱除忧虑的工具,进而达到心理健康。正如村民所说,“没有什么是一场比赛解决不了的,一场不行,就打两场”。

2.2.2.2 自身兴趣因素 村民刚接触篮球时,抱着好奇的心态,在不断深入的接触下,他们发现篮球运动具有独特的魅力,潜移默化地对篮球产生了兴趣。在兴趣的作用下,面对众多运动项目选择时,他们会产生首选篮球运动的心理倾向,主动将内心这种倾向转化成实践行动,去满足自己内心的需要,所以村里才会出现“全村皆懂篮球”的蓬勃景象。

2.2.2.3 社会交往因素 社会交往是通过人们之间的交往形成一定的情感基础而产生的,容易受到外貌、言语、能力、性格等因素的影响,如俊俏的外貌会让对方感到心情舒服[10]。篮球运动能弥补外表的不足,缩短村民社会交往的距离。在篮球运动过程中,村民大多会自由组合,临时成为队友或同场竞技的对手。在配合和对抗的过程中,心情愉悦地体会篮球魅力。进球后击掌、欢呼和称赞等行为以及临时队伍的归属感能有效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作为一种沟通的桥梁,合理搭建了相互交流的比赛,使得同村陌生的村民相互认识、产生情感,成为志趣相投的朋友,异村的村民之间在赛场上形成良性的体育竞争,发展出友谊,更能促使他们发展出更深层次的交往。

2.2.2.4 休闲娱乐因素 村民在篮球运动中消耗过剩精力或排减工作生活中的高压力,充分解放天性和减轻负担,获得与同伴合作克服困难的成就感和快乐。篮球运动在村中充分发挥其社会性、享乐性的休闲娱乐功能,这种休闲娱乐因素也促进村民更加积极主动参与篮球运动,现如今,许多村民都已将篮球运动作为主要的休闲娱乐方式。

2.2.2.5 提高技能因素 以提高篮球技能为目的参加运动的主要是年轻人,这符合年轻人朝气蓬勃、表现自我、勤奋好学的特点,他们渴望自身篮球技能的学习和提高,乐意接受新的挑战,意识到篮球技术在篮球运动中的重要性。篮球技战术的熟练能让他们在赛场上展现自身的魅力,在比赛场上展示自我能获得自我成就感,满足被尊重需要,大大提高其自信,享受别人对他们的欢呼、称赞。

2.3 卯屯村居民参与篮球运动的动力机制

动力机制是由动力结构、功能及运作过程手段所组成。动力结构包括外围结构和内核结构,外围结构包括动力主体、动力受体、动力传导媒介,内核结构包括动力源、动力方向、动力贮存体和动力行动;动力机制功能是为组织或个人提供动力;动力运作过程手段包括动力源开发、动力转化、动力培育、动力分配和动力监控反馈5个环节[11]。本研究将动力机制理论结合卯屯村篮球运动实际情况,得出了卯屯村居民参与篮球运动动力机制的含义,即推动卯屯村居民参与篮球运动的行为发生发展的各种力量以及作用的方式和效果。卯屯村居民参与篮球运动动力机制包括动力机制结构、功能和运作过程三部分,动力机制结构即为3个层次的动力主体(村民、协会组织、国家)、三大动力传导媒介(利益、文化、信息)、动力源(村民)及动力受体(篮球、经济、体育教育、家庭支持及氛围);动力机制功能则为卯屯村参与篮球运动提供适度动力。动力机制运作过程则包含了动力源开发、动力转化和动力反馈(图1)。

2.3.1 卯屯村居民参与篮球运动动力机制结构

2.3.1.1 动力主体 卯屯村居民参与篮球运动动力机制中,动力主体从微观、中观、宏观的角度分成三大主体,分别是村民个体、篮球组织以及政府。这三大动力主体所产生的动力主要在两方面进行:一方面是在村民个体层次间横向进行。政府的政策支持动力,组织的赛事平台促进动力,村民个体需要动力,这3种主要动力作用于村民这一基础层次,村民和村民之间互相推广篮球运动、互相引导参与篮球运动,即在村民个体之间产生横向循环。如篮球在灵宝市有着较为悠久的历史文化,政府由此制定适宜的体育政策,赛事组织也根据灵宝市独特的篮球文化组织大量的各级篮球赛事,村民个体之间口口相传或通过正规教育唤起青年一代的历史荣誉感,呼吁他们把篮球这项属于灵宝市的特色运动传承下去。另一方面是在个体、组织和政府之间纵向传递并反馈,形成循环。政府根据人民群众的需要或现状制定切实可行的体育政策推广篮球运动,促进组织策划各项赛事,推动村民参加篮球运动;组织根据政策规划和人民群众对篮球运动的热情和村内的篮球氛围策划更多高质量的篮球赛事,直接促进村民参加篮球运动,并将赛事中存在的问题和村民参与篮球运动的情况适时反馈给政府部门;村民在政府和组织的引导下参与篮球赛事,在自身健康驱动下参加篮球运动,并将在运动中发现的问题反馈给组织和政府,使其更好地参与篮球运动。例如,人是一个有思想的独立个体,所以村民参与篮球运动时,离不开身体健康、自身兴趣等需要,这是他们参与篮球运动的动力。篮球组织是较为重要的动力主体,由人组成。因此,篮球组织中人的各种复杂需要正是篮球组织最基本的原动力。从而实现了村民的需要纵向传递到篮球组织,使其有着类似的需要,如“致富奔小康,身体要健康”、保障村内和睦等。正是这些需要促进他们产生社会行动,是他们参与篮球运动的动力源泉。受访者LJN表示,“为各村培养一支具备组织和参与各种体育活动的篮球人才队伍,推动各村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和提高”。

图1 卯屯村居民参与篮球运动动力机制结构

政府作为宏观层面的动力利用主体和发生主体的集合体,是很多外部动力的保证。对国家而言,有增强国民综合素质、提高国民整体健康等需要,提供政策支持,发挥引导作用,给予更多的外部动力。对国家而言,更是离不开倾听百姓的声音,百姓的需要也是政府的需要,是国家政府实施社会行动的最基本原动力,通过三大动力传导媒介将篮球运动需要传导给篮球组织和村民个体,变成动力主体,形成3个层面的合动力,共同推动卯屯村居民参与篮球运动。

2.3.1.2 动力传导媒介 动力传导媒介是指参与篮球运动动力从一个动力主体传到另一个动力主体的渠道。传导媒介主要有利益传导、文化传导、信息传导3种类型。

1)利益传导:政府会在体育目标的指引下,安排相关政策优惠及资源等利益,吸引更多的卯屯村居民积极去参与篮球运动;对协会组织进行考核、评价、给予奖励,促进组织办好各级赛事。而村中篮球协会组织篮球赛,利用奖品和奖杯的“诱惑”促使村民们参与篮球运动。直接参与的村民可以为自己所在的队伍赢得荣誉而战并满足其内部需要;赛场上的青年们会努力地展现出自己的风采。另一方面,间接参与的村民们在观众席上感受着篮球比赛带来的视觉冲击,愉悦身心。

2)文化传导:文化传导的动力原理是文化价值观通过社会化和内化的过程,将之融入个体的人格系统里,影响并改变微观动力主体的需要结构,从而使动力发生变化[12]。辉煌的卯屯村篮球运动历史已在每一名卯屯村人身上形成了烙印,在村内形成独特的篮球文化氛围,将篮球历史文化发扬光大,让卯屯村人甚至是灵宝市人都为之努力,才会形成篮球联赛持续发展良好态势。村民们很多在意识上都已把篮球运动作为传承任务交托给下一代,并对其进行培养。

3)信息传导:从原始资料可以知道,政府主要运用电视、报纸等大众媒体宣传了体育的价值,而且村委或村民代表也会以经验汇报或专题报告的形式将村民的创新传递给政府。篮球协会组织主要采用宣传的形式影响村民参与篮球运动,也会以身作则去感染他们。随着大众媒体的革新,卯屯村居民都可以通过电视、网络去观看精彩的篮球比赛,通过各类社交平台和新媒体去沟通、学习、交流篮球技术和战术,他们从中学会很多运动的技巧和知识,从而更科学地参与篮球等各项运动,树立起正确的体育价值观。

2.3.1.3 动力受体 动力受体是指人们获得需求满足的对象、工具、资源等。卯屯村居民参与篮球运动的动力受体主要有篮球运动、经济、教育、家庭及氛围等方面。篮球和篮球氛围作为工具,直接作用于村民们参与篮球运动的行为;现代家庭一般以孩子为主,村中的父母会以言传身教或物质供给的方式尽可能满足孩子体育锻炼的需求,激发孩子运动的需要;经济和教育作为资源,是可以通过转化而为满足村民的篮球需要服务的。比如,经济可以通过转换成篮球赛、篮球装备等相关的工具;而体育教育不但能培养村民的体育价值观,还可以学到相应的篮球知识和技能。以上5个方面的动力受体通过其各自的作用凝聚村民参与篮球运动的动力,从而满足村民的篮球运动需求。

2.3.2 卯屯村居民参与篮球运动动力机制功能

卯屯村居民参与篮球运动动力机制的功能是给卯屯村居民篮球运动的参与提供适度动力。卯屯村居民参与篮球运动动力机制运作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是为提供适度动力而服务的。村民们在参与篮球运动中,通过持续不断地提供适度动力,促使村民不间断地直接或间接参与其中,去满足村民自身的需求,在探寻篮球运动需要与满足之间的平衡过程中,最终潜移默化地形成将篮球运动参与融入自身日常生活方式之中的模式,且养成爱篮球、懂篮球、玩篮球的习惯,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从而更好地去影响身边的人,甚至是下一代的体育价值观。

正如LJN说的,“一年有365天,我有311天是在球场上的。以前嘛,(组织篮球比赛)是业余爱好,后来知道了这是一种社会责任,咱有能力,有号召力,咱就把这种能力、这种号召力贡献给社会了,这就是一种责任。”

2.3.3 卯屯村居民参与篮球运动动力机制运作过程手段

2.3.3.1 动力源开发 在篮球运动参与中,村民、组织以及政府3个层面都有自己的动力源。在村民层面,随着村民自主意识的提高,他们在满足基本生存需要的同时,还会追求身体健康、社会交往等个体在社会中的更高级别需要;在组织层面,根据篮球组织的宗旨,以人为本,根据村民需要规划赛事,每个村的篮球协会组织也有促进经济发展,提高村民的身心健康,建设篮球文化等符合本村实际的动力;在国家层面,国家综合实力得到大幅度提升,政府工作会逐渐把体育重心转移到群众身上,根据老百姓的期望,设法增加锻炼人数、整合体育资源、健全体育基础设施等。这3个层面的动力主体有着以卯屯村居民身体健康为目的的需要重合点,三者因此会形成双向的动力传导系统。

2.3.3.2 动力转化 微观层面,村民个体层次的“需要—行动”链条是由需要—欲望—动机—目标—篮球运动的参与行动所组成,实现从“想”到“做”的转化。村民根据自身健康需要以及被尊重的需要等,产生想要尝试篮球运动的欲望,在各级动力主体作用下产生参加篮球运动的动机,竖立强身健体或证明自己的目标,最终转化为实际参加篮球运动。访谈中发现LJN儿时患小儿麻痹,左手臂萎缩,同学们经常嘲笑他。迷惘时,启蒙老师鼓励他:“你左臂残疾了,还有右臂嘛,只要努力锻炼,你可以成为强者。”恩师的话,让他重燃希望。他渐渐迷上了篮球,白天上学,夜晚借着月光,在两根木杆支起的简易篮球架下苦练,最后成就了他“单臂神投手”的称号。在恩师的启发下,LJN找回了自尊,粉碎了“手残疾就不能打篮球”的观点。中观和宏观层面,篮球组织和政府的“需要—社会行动”链条是由需要—目标—决策—体育行动所组成。篮球组织由多个不同的村民根据相同的需要聚集在一起,去实现共同的体育目标。如事先安排好比赛,解决困难和提出优化方案,并对组织的相关事宜进行进一步的反馈,使协会组织者及时调整协会组织的需要。政府有着关注群众健康生活、意志培养、精神培育的需要,篮球运动恰好能满足国家政府需要,政府做出实际行动,出台体育相关文件,营造良好的群众健身文化氛围,促使群众积极参与篮球运动等,确保实现国家政府的体育需要。

2.3.3.3 动力反馈 反馈环节是指整个动力机制的结果对动力机制运作产生影响的过程[13]。有了评价的反馈,才能检验最初设想的目标能否达到要求。卯屯村居民参与篮球运动动力机制的动力反馈主要目的是监控各动力因素是否为村民们的篮球运动参与提供适度动力,使村民们不断直接或间接参与篮球运动,使其处于良性的动态平衡。动力源开发的反馈应建立在满足三大动力主体的合理体育需要上。对于微观动力主体而言,在动力转化的过程中,要监控篮球运动需要向体育目标、行动过渡的整个过程是否通畅。对中、宏观动力主体来说,因体育决策决定其行动,一旦失策,将会影响整体的动力运行,所以要对体育决策进行监控反馈,力争使体育动力由潜在形态转化为现实形态。在反馈中,要把握即时性这一特点,要根据某一赛事中或某一政策下村民对于篮球运动的积极程度和参与程度进行及时反馈,据此完善和创新,才能形成反馈动力,调节三大动力主体。

3 结论

1)推动我国农村居民参与篮球运动的动力因素可分为外部动力因素与内部动力因素两大类。其中外部动力因素包括篮球特点因素、政府因素、历史文化因素、教育因素、大众媒体因素、体育组织因素、家庭支持因素、农村经济因素、篮球氛围因素、比赛利益因素;内部动力因素包括身体健康因素、社会交往因素、休闲娱乐因素、自身兴趣因素及提高技能因素。这些因素都是直接产生于居民自身的需要,继而推动他们积极参与篮球运动。

2)我国农村居民参与篮球运动的动力机制包括动力机制结构、功能和运作过程。动力机制结构包括三层次动力主体(村民、协会组织、国家)、三大动力传导媒介(利益、文化、信息)、动力源(村民)及动力受体(篮球、经济、教育、家庭及氛围);动力机制功能则是为农村居民参与篮球运动提供适度动力;动力机制运作过程则包含了动力源开发、动力转化和动力反馈。

3)动力主体分为村民、协会组织、国家三层次;三大动力传导媒介中利益主要是比赛背后的“利益”,文化则是依靠村落篮球历史文化,信息是运用各种手段传播的体育资讯;动力主体即为村民自身;动力受体中篮球和篮球氛围直接作用于参与篮球运动的行为、家庭通过言传身教激发村民的篮球需求、经济和教育通过转化满足村民篮球需要。

4)我国农村居民参与篮球运动的动力机制功能为村民篮球活动的参与提供适度动力,最终形成将篮球融入自身生活的模式,养成爱篮球、懂篮球、玩篮球的体育习惯。

5)我国农村居民参与篮球运动动力运作过程即开发村民参与篮球运动的动力源、动力转化和监控反馈。微观层面的动力源为村民的各种复杂的需要;中观层面的动力源是篮球组织为村民而服务所衍生出来的各种需要,宏观层面的动力源则是国家政府有着提高国民身体素质的需要。

猜你喜欢
篮球运动动力篮球
论篮球运动的本质、特征及规律
青少年篮球运动推广与发展路径研究
快乐篮球进山乡
鞍山市第五中学篮球运动开展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
我国篮球运动体能训练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10)
阳光动力
动力船
篮球辉煌(中篇小说)
把美好的想像转化为动力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