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陵“靠山吃山”新“吃法”

2019-11-03 16:54李夏涛周祖军
林业与生态 2019年10期
关键词:沅陵沅陵县刘辉

李夏涛 周祖军

沅陵,湖南省版图面积最大的县,这里“八山一水一分田”,全县林业用地45.67万公顷,居全省第一,是全国绿化模范县、全省林业十强县。

“美得让人心痛”的沅陵,也是国家重点扶贫攻坚县,曾守着绿水青山过穷日子,“穷得让人心痛”。

靠山吃山。但近年来,沅陵有了新“吃法”——力推生态扶贫,把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全县有9.2万多名贫困群众脱了贫。

一人护林,全家脱贫

7月24日,在沅陵县杜家坪乡大金坪村贫困户向本益家,挂在墙上的开山斧已锈迹斑斑。“以前砍树,现在护林。”向本益告诉记者,去年他被聘为生态护林员。

“靠山护山。目前,全县共有生态护林员584名,全部是建档立卡贫困村民。按照相关标准,每名护林员每年补助不低于1万元。”沅陵县林业局负责人胡业森说。

今年5月31日,在向本益的“惠农一卡通”上,打进了一笔1173.9元的天然商品林商业性停伐补助款。“还有一笔生态公益林補贴款1180多元,很快也会到账。”向本益告诉笔者。

“一人护林,全家脱贫。设生态护林员岗位,不仅保护了生态,也保障了584户贫困家庭稳定脱贫。”胡业森介绍,实施生态公益林管护、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后,全县每年发放补偿资金8300万元以上,有46万林农受益,其中11万为建档立卡贫困群众。

发展林下经济,打造“绿色银行”

在沅陵县沅陵镇郑家村油茶种植合作社,153.33公顷油茶林长势正旺。

“现在有53.33公顷进入了丰产期,年收入160多万元。”油茶林旁,合作社负责人张宏和介绍,合作社以林地入股等方式,与150户贫困户结成利益联合体,带动他们脱贫增收。

据了解,油茶是沅陵县农村主打产业之一,全县种植面积达8800公顷;发展规模较大的油茶种植合作社12家,采取“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方式,让贫困户通过林地入股、林地出租、基地务工等,获得稳定收入。

除了油茶产业,沅陵县还引导支持贫困村、贫困户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打造“绿色银行”。该县杜家坪乡柳林村民富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重楼、黄精、白芨等中药材6公顷多,15户社员中有10户贫困户,目前都已脱贫。

据不完全统计,沅陵县林下经济面积已超6万公顷,年收入达20亿元以上,全县有6万多户林农实现稳定增收。

改革林权制度,激发生产热情

7月24日,在沅陵县官庄镇太平铺村辉煌林木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辉带着工人在晒制茶叶,旁边制茶车间里机器运转不停,正在给新采茶叶杀青。“从3月采制第一批新茶到现在,除了端午节期间放了6天假,生产基本上没停过。”刘辉介绍,合作社以开发松、杉、茶叶等速生丰产林和经济适用林为主,在官庄镇造林313.33公顷,其中松、杉246.67公顷,茶叶66.66公顷。去年,合作社茶叶收入超过400万元。

据了解,近年来,沅陵县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建立林权快速担保贷款机制,积极引入社会资金,支持发展绿色产业,激发了广大林农特别是贫困群众生产热情。刘辉说,辉煌合作社在造林后面临资金困难时,就是以林地使用权等作抵押物,为350户贫困社员提供担保,共获得400万元贷款,解了燃眉之急。

如今,辉煌合作社350户贫困户已全部脱贫。合作社社员、已脱贫的唐三妹高兴地说:“山绿了,我家的日子也过得越来越好了。”

猜你喜欢
沅陵沅陵县刘辉
沅陵:挥洒笔尖,展示风采
Numerical study of converting beat-note signals of dual-frequency lasers to optical frequency combs by optical injection locking of semiconductor lasers
怀化市沅陵县部署教育信息化工作
Special issue on selected papers from CEPC 2019
沅陵县稻田养鱼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刘辉纤维艺术作品
沅陵“学治”文化价值探析
沅陵传统龙舟竞渡的发展
从沈从文作品中的“辰州符”管窥沅陵巫傩文化
湖南沅陵县:土壤有机质提升——地力综合培肥项目实施进展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