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融合信息技术

2019-11-03 08:07李文胜
教育·综合视线 2019年9期
关键词:体质利用融合

李文胜

中小学体育教学融合信息技术,是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强化体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信息技术与中小学体育教学融合的方式较少,但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会越来越广泛,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会显得尤为重要。在体育教学中有效利用信息技术,中小学体育教学因此带来“新活力”。

打破传统教学思维

就体育教学而言,其自身发展更需要信息技术支撑。体育教学基本上是以教师讲解、示范动作要领,学生模仿练习训练为主要教学模式。在这种单向注入式教学模式下,学生的练习是被动的、机械的,甚至是枯燥的。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潜能得不到发挥,从而影响学习效果。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就不一样,采用鲜明的图像、动态的视频,然后配上美妙的音响效果,给学生以生动、直观的影像,采用慢放、暂停、回放加上配音配字等技巧,既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也能帮助学生了解、观察、领悟每个细微技术动作的重点与难点。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能打破传统教学思维与习惯,可将技术动作进行分解、组合、修改,可创造出更高、更难、更新的动作,使训练内容更新颖。当今世界体育竞技比赛中的健美操、体操、花样滑冰、跳水、花样游泳、武术等项目,基本上都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注入艺术理念新思想、创新设计使动作编排丰富多彩,运动员依据艺术设计创新动作训练而完成。

体育教学现状调查

据调查,广西桂林市信息技术融合体育教学还处于浅层次的应用,其表现为:

扩音设备使用简单。随着音视频电子产品的发展,体育教师上课使用扩音设备由原来的磁带录音机发展到无线扩音设备、到小蜜蜂、再到现在的微型蓝牙无线扩音设备,主要是起到扩音功能,保护教师声带,让学生听清指令和提高吸引学生注意力,教学效果没有从根本上改变。

播放PPT或视频媒体渐成常态。在室内体育教学中,一些年轻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播放趣味性的体育视频、图片和PPT演示文件等,将抽象的体育知识与技能和枯燥的健身理论以视频、声音、图像等形式展示出来,但从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主动性上还有待提高。

体质健康测试流于形式。部分学校配备了一些体质健康测试仪,有的学校使用了几次并将健康数据记录了下来,但没有对学生的体质健康数据进行系统分析,也没有学校出示学生体质健康报告。

考试系统运用水平有待提升。目前,国家对中小学生体质及体能高度重视;学校、学生以及家长也都非常重视中考体育成绩,传统体育测试无法客观、精准地测量学生成绩。近年来,虽然中考体育测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已成常态,但考试系统运用能力有待提升。

开发学生体育潜能

随着国家教育部《信息化2.0行动计划》实施,各地相继建立“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广西桂林市于2018年8月建立智慧教育云平台,学校将学生每次的体质体能测试测验的数据录入云平台,一方面可以丰富完善学生的成长数据;另一方面可以利用云平台对学生体质健康数据进行分析,学校和家长随时能了解学生的健康体质情况,亦能对学生提供个性化、精准化的教育教学、练训等服务。

信息技术与中小学体育教学融合,和其他学科教学一样,不是简单的“1+1”,不能为用信息技术而用信息技术,利用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必须要对教学效果有提升作用,否则不要用。信息技术融合体育学科教学,要求教师吃透教学内容,把握好教学的重难点,找准教学内容可以采用信息技术能提高教学效果,哪些教学内容不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撑,同时还要明确适合学生的年龄、身心特征的信息技术媒体,并找准信息技术融合中小学体育教学的切入点,才能发挥信息技术的功效,提高体育教学效果。

调查中,发现中小学体育教学融合信息技术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现有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多媒体教学软件还不能满足大部分体育教师教学需要;另一方面,体育教师运用多媒体能力有待提高。另外,虽然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的作用不可估量,但在实际的中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仍是起关键作用,因此体育教师应不断学习,提高体育理论知识的同时,不断提高信息技术素养和技能,从学会到熟练制作多媒体课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体育教学实效。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体育學习感兴趣了,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体育学习中来。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构建一个体育学习良好的氛围,特别是一些新课的教学。例如,跑步项目:可选择苏炳添百米夺冠的视频,也可选择刘翔110米跨栏夺行奥运冠军的领奖播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视频;球类项目:足球选择国际巨星梅西、C罗带球过人技术及进球集锦视频;篮球项目,选择NBA或CBA的一些经典比赛片段;排球项目,选择中国女排夺冠的精彩视频镜头。令人振奋的画面与音视频的冲击,能激发学生兴趣,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训练当中。

利用体感技术及人工智能技术、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体育潜能。体感技术一般需要借助体感设备如手柄、脚带、感应帽等完成人体动作、表情的捕捉;人工智能是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能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体感与人工技能技术的有机结合,将人的体育潜能科学地、最大限度发挥到最佳状态;“体育教练机器人”会自动测出体质健康数据、适合训练的体育项目,并且实时纠正训练动作,使体育教学焕发“新活力”,最大限度开发学生体育潜能。

(作者系广西桂林市电教仪器站教研员)

猜你喜欢
体质利用融合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刚柔并济
画与理
破次元
融椅
兼加体质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
针对产妇体质特定食补
废物巧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