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和:黑城播绿?白发丹心

2019-11-04 02:46
实践·党的教育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梭梭林额济纳梭梭

巴丹吉林沙漠,是中国第三大沙漠,横亘内蒙古西陲。它的北缘,有丝绸之路上保存最完整的西夏古城遗址——黑城。在当地,有“沙起额济纳”的说法,多年前,沙丘一度以每年20米的速度向城镇逼近。

2004年,一位厅级干部带着老伴儿来到黑城,在沙窝窝里安了家。他叫苏和,是额济纳土生土长的干部,从阿拉善盟政协主席任上提前退休,特意回到家乡种梭梭治沙。他说,他要“还债”——过去当乡村干部的时候,没少砍梭梭当柴烧,欠下了大自然的生态账,要在晚年还上。

梭梭,是优良固沙植物,它根系发达,主根可达四五米以下的地下水层,耐风沙,抗干旱,就是被沙埋了,仍然生长旺盛。名贵中药材苁蓉就寄生在梭梭的根部。苏和选择在沙原种梭梭,图的是一举两得,一来防风固沙,二来得苁蓉之利,引领牧民开辟致富新路。

3万元盖起了3间小平房,苏和老两口成了黑城边的唯一一户居民。安家后,苏和在黑城北面拉起一道16公里长的围栏,将残存的2万多亩天然梭梭林围住,一边自然恢复,一边人工补种。为了梭梭的成活,他每天要在沙漠里忙活10个小时。老伴儿德力格说,看到苏和筋疲力尽时,她也劝过,不要受这份苦了,但劝不动。后来干脆不劝了,就这么守着吧。苏和守着梭梭,老伴儿守着他,老两口在黑城脚下一守就是十几年。

治沙不仅辛苦,还有危险。2005年春天,苏和老人和老伴儿开车回黑城,车陷在沙漠里,手机又没有信号,老两口没有带够水和食物,就在车里困了一天一夜,直到第二天下午才被過路的牧民发现。

2018年9月,苏和干活时被割草机绞伤了腿,因患有糖尿病伤口久久不能愈合,最终腿没能保住,做了截肢手术。可当装上了假肢,能够站起来行走时,他又回到了心爱的梭梭林。

多年来,苏和成功抢救天然梭梭林3500多亩,人工种植梭梭9万多株,补植补造梭梭林4800亩,形成了宽500米、长3公里的一大片林地,建起了一道生态屏障。

苏和种梭梭成功后,牧民乡亲来向他讨教,也想试试。每年,老人都无偿给周围的农牧民提供3万株树苗,对他们只有一个条件:梭梭长成后,每人再带动3户农牧民进行种植。绿色更快地在沙原上蔓延。随着苏和的事迹走出沙漠、走向全国,一批又一批的志愿者从全国各地涌向黑城,来支援他种树治沙。

10多年来,在额济纳大漠中苦干的苏和老人,用他那双粗糙宽厚、布满老茧的双手,捧出了一份率先垂范、治沙造林、改善生态的答卷。苏和说,看到他的事业后继有人,心里真高兴。他坚信,不屈不挠的梭梭精神定会传扬下去,造福后人。

猜你喜欢
梭梭林额济纳梭梭
评《额济纳土尔扈特三位民歌手》
梭梭的建筑课
与生命赛跑的“沙漠植被之王”——梭梭
金色的额济纳
黑水城和额济纳出土藏文文献简介
乌兰布和沙漠东北缘人工梭梭林防风效能分析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梭梭林象甲科昆虫分布及其动态研究
新疆梭梭林防护增产及固沙功能价值核算
环保志愿者在阿拉善种梭梭固沙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不同密度人工梭梭林改善小气候效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