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战略下区域物流经济发展研究

2019-11-04 08:19高栋华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年14期
关键词:区域物流一带一路

高栋华

[摘 要]随着社会的飞快发展,我国各区域的经济发展进入实现全面小康的转型过渡时期,我国处于这样一个对外开放的新阶段,经济、能源以及战略安全方面的问题都将面临全新的形势。本文笔者在针对基于“一带一路”战略下,就管理体制不完善、硬件设施不齐全等一系列的区域物流往来的问题,阐明要加强管理体制的不断建设,从而来完善基础设施、提高相应的市场份额占比还有一系列的措施,以贯彻“一带一路”战略的中心,积极落实。

[关键词]一带一路战略;区域物流;体制建设

[中图分类号]F259.2 [文献标识码]A

十八大习主席明确地指出一定要加快区域与区域之间的互联,全面提高我国的开放型经济综合的水平。而且处于这个复杂的政治形势之下,开始贯彻“一带一路”发展的战略,也是为更好地促进各区域之间的物流发展,当然这项工作明确目的、认真规划、循序渐进的统一理念是必不可少的,需要从很多小的环节来完成这个道路的发展。

1 “一带一路”战略下区域物流发展的现状

1.1 管理的体制尚未完善

现今的区域物流的管理体制还不够完善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除了少数的管理机构直接由省级管理部门分开管理之外,还有我国其他大多数省区则会按照省、市、县三级管理体制来实行管理,但同时也面临人力和物力的不足、机构层次比较低下以及管理机构并不能够检查办公通道等一系列的问题。甚至部分部门内部各种协作的机制不够健全,管理人员统筹规划不够周到,机构对于法规、政策标准的不规范问题,让多数地区物流市场的管理大大放松,很难适应市场要向前走的发展要求。如果甲乙方已经签署过多边汽车运输的相关协议,如果因为管理体制还不够完善,将会对执行有着很不好的影响。

1.2 基础的设施建设尚未完备

就目前的现状来看,我国区域的物流口岸基础设施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我国在各个交接口岸的硬件检查设施和基础安全设施方面的衔接工作不够紧密,会经常出现对接不上的情况。和其他国家的检查措施以及制度相比较而言,我国在这方面的硬件设施还是处在一个落后的现状,如果实现不了高度精准的对接,那么办理手续的过程繁琐,也会相应影响物流效率的低下。况且基础设施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投入大量的资金,当然也将面临着物流成本幅度摇摆不定的问题,很难控制。甚至还有可能出现炒地皮现象发生,倘若偏离正常的经济贸易轨道,这将不符合物流发展的高度要求,当然也与持续发展观要求相悖。

1.3 市场的培育不够充分

现今来看,我国的物流市场培育的情况还并不是很充分。目前多数企业的管理模式仍然采用很传统的粗放式管理模式,没有做到融合新的集约化管理模式。管理过程中存在一些技术不完善、设施不齐全、物流运输技术低下等一系列的问题,导致某些区域在市场竞争中处于相对劣势的地位。我国经济规模居全球第二位,但是物流量在外贸体系当中占额就相形见绌,经济稳步提高与国家贸易地位的不同步,“一带一路”战略会对物流市场开发潜力仍存在不足。

2 “一带一路”战略下区域物流发展的措施

2.1 加强管理体制的建设工作

想要很好落实“一带一路”,应该将重点放在物流政策的法规体系建设上,应和周边区域甚至各国有“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相关的区域签订相应的多边协议,并对原有的协议加以修改,建立各个部门之间及时的协调、沟通,提高及时沟通给各部门带来的工作效率。与此同时,还应该完善各个运输的系统,使之系统规整化,建立货物安检、海关区域验证以及安全运输全部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实行申报、检查、通关一条龙模式,提高物流相关程序的工作效率,同时增加審批的透明度,提高物流方面的便捷化水平。例如,河南省自贸试验区包括郑州片区、开封片区以及洛阳区,重点持续发展现代物流、体制不断推陈出新,打造多向联运物流中心,最大程度发挥“一带一路”战略的综合枢纽作用。集中区域内部的资源,创建贸易往来统一窗口服务平台,高度整合资源。包括各区域物流协调、出入境海关检疫、税务、邮政、储蓄等一系列的服务,实现我国各区域贸易许可、登记注册等功能,形成线上线下一体制的完整服务体系。

2.2 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

各省级的交通运输相关单位一定要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这其中要全面评估各区域口岸以及海关运管机构的硬件设施建设,全面落实全责的相关机制。过程一定要结合各区域大数据、云技术在物流中的落实运用,与周边区域以及相关战略伙伴国家建立信息互通机制,保证畅通的通口、公路桥运等一系列的网络管理模式,使物流市场处于有条不紊的状态。合理规划“一带一路”战略与我国毗邻国家相连的重要通道。对于边境的路口段,需要安排物流监察的相关机构,做到合理布局、实时监控状态,促使完善整个运输体系,建设快捷安全的国际物流通道。除此之外,规范国际物流收费的标准,面对各种不同的收费项目内容,可以根据各种情况的审批权限以及相关程序,降低出现过高收费的情况发生,从而降低国际物流过程中的企业成本。一定要鼓励运输线路的多样化开发,推动中外机构积极开发适应物流需求的附属产品。

2.3 提高市场的占比份额

推动交通硬件设施的建设,一定要抓紧边境公路以及道路桥梁的建设工作。要全面统一设施建设的收费标准,严查遏制乱收费等一系列现象。尝试把保险投入到国际物流中,以此来提高物流的市场安全程度。同时也要重视市场诚信体系,加强对物流车辆、人员以及企业的监管力度。要做到时刻帮助相关物流企业更广地扩展海外市场,对与我国有贸易往来的运输给予帮助和扶持。除此之外,还要建立相关的信息共享机制,用来提高国际物流所占国际市场的份额。顺应“资源共享,信息平等”的思想理论,深刻贯彻,建立统一国际物流信息平台。实现真正的国内外物流市场的信息共享,口岸的相关管理部门对境内外出入车辆信息共享,提高口岸管理的现代化模式。对中国对外贸易的运输车辆,参照国际运输车辆优惠政策给予扶持。例如,江西、江苏省等通过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强中国和韩国陆地和海上运输联运组织机制,优化市场环节,提高国际物流市场比重。

2.4 加强技防能力

目前,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高速发展,更好地为危险品仓储发展保驾护航。因此,我国要引进高新技术,加强技防能力。(1)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国家运输管理部门对于危险品的货物,突发事件处理方式等方面严格监管。同时和企业区域网相联合,将危险品的相关信息统计整理到数据管理库中,以便迅速查找危险品的信息。通过危险品的管理系统和危险品的特质进行分区管理,利用无线数据读取仪对仓库危险品盘点,掌握危险品的流通状况。(2)建立防灾报警系统。通过网络信息管理渠道,掌握危险品的相关信息,一旦发现存储环境不符合存放标准,设置系统自动报警机制,避免安全事故发生。对于危险品本身,通过各种温湿度、烟雾和空气成分等传感装置,掌握各种技术参数,如果参数超过警戒值的范畴,报警装置会自动报警,实行阻拦干预。

3 结语

通过一路一带战略,发展国家间的国际物流,通过一条条物流线路,将中国和周边的国家紧密联系起来,打造跨度最长、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合作圈,促进区域内部资源高效分配,深度融合国际市场,加大我国物流在海外的分配率,加快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推动一路一带沿线所有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和文化领域深层交流合作。

[参考文献]

[1] 郭鹏.“一带一路”战略下区域物流经济发展研究[J].物流技术,2015(16).

[2] 戴雅兰,谢泗薪.“一带一路”背景下物流一体化发展战略研究[J].铁路采购与物流,2015(12).

[3] 李军.“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的中国国际商贸物流研究[J].价格月刊,2017(09).

[4] 倪卫红,张博语,陆天鹏.面向“一带一路”的江苏省物流发展战略研究[J].企业经济,2016(10).

猜你喜欢
区域物流一带一路
西安公路运输与区域物流分析
区域物流业发展对县域经济的影响刍议
区域经济环境下区域物流发展机理研究
区域农产品物流交通量分布预测系统的设计
产业集群视角下高职物流教育与区域物流协调发展的合作机制研究
北京市区域物流配送运输调度成本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