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王阳明的“心外无物”思想

2019-11-05 05:32王明华
鸭绿江·下半月 2019年7期
关键词:心学王阳明

摘要:王阳明是心学之集大成者,其学说对“心”之体认达到了新高度。阳明所言之心,即性即理即良知。阳明用“意之所在”训“物”,把“物”放在了心的感通之下。作为客观存在的花,只有在“心”的感通下,才具有对于人而言的独特审美之意义。阳明真正的“心外无物”,所强调的是“心”对外部客观世界的感通,即一种行为, “心”赋予了客观存在物以相对于人而言之意义。

关键词:王阳明;心;物;心学;感通

“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1]P107-108

阳明出入儒释道,其学问庞杂而又有所融会贯通,此段文字若不从其整体文本来理解,往往会造成误解。“20世纪 30 年代以来,中国哲学界围绕 “南镇看花” 及 “心外无物” 的诠释,大致分为四种路径: 一是冯友兰的宇宙论范式; 二是张岱年、侯外庐、冯契、任继愈等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的主客体认识论范式;三是熊十力、牟宗三等人的直觉论范式; 四是陈来、宋志明、杨国荣、孙熙国、陈寒鸣、陈少明、叶郎等学者的现象学、价值论、实践论、意义论及美学范式。”[2]此段文字引起诠释分歧的重要原因,窃以为是因文中具体字词的理解不同所造成的,因而,对“南镇看花”及 “心外无物”的诠释,定会涉及“心”、“物”、“寂”、“明白”等概念字义之解析与界说。基于此,本文将根据王阳明文本,从其所言之“心”的内涵,以及“物”在“南镇看花”中的具体表达来对“心外无物”展开简要梳理与分析。

一、阳明所言之“心”的含义

首先,“心”在陽明哲学体系中不是指那客观存在之物。“所谓汝心,亦不专是那一团血肉。若是那一团血肉,如今已死的人,那一团血肉还在,缘何不能视听言动?所谓汝心,却是那能视听言动的,这个便是性,便是天理。”[3] P36阳明显然是称“心”为性,天理。其次,心为一种是非之心,“是非之心, 不虑而知, 不学而能, 所谓良知也。良知之在人心, 无间于圣愚, 天下古今之所同也。”[4] P79 “良知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故良知即是天理。”[5]P72“天理在人心,亘古亘今,无有始终,天理即是良知,千思万虑,只要致此良知。”[6]P110阳明所谓“致良知”,良知即本心,其认为人人皆生而具有分别是非善恶之良知。其“心外无物”、“心即理”当中的“心”一般都是道德意义上的本体之心。因此,阳明所言之“心”即性即理即良知。

二、意之所在便是物

阳明曾训物为“事”,“爱曰:‘……爱昨晚晓思格物的物字即是事字,皆从心上说。先生曰:‘然,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在事便是物。”[7]P6“物者,事也,凡意之所发必有其事,意所在之事谓之物。”[8]P972“意之所用,必有其物,物即事也。如意用于事亲,即事亲为一物;意用于治民,即治民为一物;意用于读书,即读书为一物;意用于听讼即听讼为一物。凡意之所用无有无物者,有是意即有是物,无是意即无是物矣。”[9]P47阳明指出意是心之所发,而所发必着于物,又说事亲、治民、读书、听讼皆是物。客观存在之物为事中之要素,是行为中物,处处皆有人之活动才称其为物。由此,物则可从事中带出,却没有与人间隔之感。“(王阳明的)心外无物说及其中所有对“物”的解说都是针对自青年时代面竹格物以来一直困扰他的“格物”问题。他的“意之所在便是物”的命题根本正是要把物归结为意念,只有把格物的物归结为意念,才能把“格物”解释为“格心”,心外无物的意义就是要人在心上做格物功夫。”[10] P206阳明之“物即事”表明了他的着意并不是我们“心”之外的客观存在物,而是指“心”所参与的事,它“并非一‘事实或‘事象之义,而与‘从事、‘有所事等语中‘事之用法相近”[11]P320

三、心外无物

在阐释阳明所言之心与物后,让我们来对“南镇看花”原文进行解读。

首先,我们应清楚,友人所言之“物”与阳明所言之“物”是否一样?从文中描述的情境中,我们可断定友人所说之“物”为客观存在物,就是指岩中之“花”;然而,“物”在阳明那里,并不是指客观存在物,而是与人之“心”密切关联在一起的事,是与“心”相感通之行为,此“物”其实是由客观存在之物和人“心”共同建构而成的意义之“物”。 “意在于视听言动,即视听言动便是一物。”[12]P6 由此可知,“看花”是指“视听言动”之中的“视”,阳明将“看花”视为一物,而友人却把“花”视为一物,因此二人所言之“物”根本不同。

其次,阳明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1]P107-108其关健点为一“寂”字。邓艾民先生认为: “所谓‘寂的状态并不完全与‘不存在相同,所谓‘明白的状态也不完全与‘存在相同。就‘寂字的意义来说,可以是佛教所说的‘寂灭,也可以是儒家所说的‘寂然不动的寂静。寂静事物只是不发生作用,只是‘不明白,而并不是不存在。王守仁说一树花不被人知觉时,这树花处于‘寂的状态,这个人的心也‘同归于寂。这树花被人‘看时就‘明白起来,这个‘看正是我们前面所提到的闻见,指理性通过感性觉知起作用,是人的心或良知的妙用。”[13]P138—139此外,张世英先生认为:“‘寂就是遮蔽而无意义,谈不上什么颜色美丽。只是在人来看此花时,此花才被人揭示而使得‘颜色一时明白起来。王阳明关心的是人与物交融的现实生活世界,而不是物与人相互隔绝‘同归于寂的抽象之物。”[14]P64由此不难看出阳明并未否认客观存在之花,而是说没看到客观存在之花时,花是“寂”的状态,看到客观存在之花时,花就“明白”了,从“寂”到显了。

再次,文中所述皆在强调“此花”。既表明是“此花”,也就认为“此花”是存在的,否则又何必言“此”,何必言“看”与“未看”?

最后,本段文字之所以会被误解,愚以为标点符号也起了一定程度的误导,“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1]P108当“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1]P108之间用的是句号时,表示“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1]P108是对全段文字的总说,容易让人混淆客观存在之花与“所看之花”。个人认为当“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之间用的是分号时,较为妥当,这样王阳明所言之“此花”便可自然而然地理解为“所看之花”。由上,我们可以推断,阳明并未否认“花”的存在,也并未用“心”来决定外物之客观存在, 因为在此阳明讨论的根本不是“花”是否客观存在,而意在表明,客观存在之花只有在“心”的感通之下,对人而言才具有獨特的审美意义。而阳明真正的“心外无物”,所强调的是“心”对外部客观世界的感通,即一种行为,换而言之,“心”赋予了客观存在物以相对于人而言之意义。 客观存在物的意义依靠“心”的彰显,也由此体现了儒家用道德为自然立法的精神。

四、结语

阳明的“心外无物”思想,它并不是针对到底有无客观存在物而言,他关注的还是“心”本身,就是格物即格“心”,就是说于人而言的“意义世界”必是与“心”感通的、相互交融的世界。“心无体,以天地万物感应之是非为体。”[15] P125儒家之学是道德的进路,充满悲天悯人的高度责任感,阳明的心学也不例外,不仅立己又要立人,不仅成己又要成物。阳明说“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16]P968其心目中的“大人”是指怀有仁心的大人,仁心必定与物无对,与万物一体,阳明又说:“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使一物失所,便是吾心有未尽处。”[17]P25“弥纶天地之道,”[18]P379 “上下与天地同流” [19]P330与天地万物形成圆融一体就是“心外无物”。 阳明的“心外无物”思想是一种生命境界,更是一种人生境界。

参考文献:

[1] [3] [4] [5] [6] [7] [8] [9] [12] [15] [17][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2]杜运辉,吕伟.中国传统哲学现代诠释示例——以王阳明“南镇看花”心物关系为中心.哲学研究[J].2018(04).

[10]陈来.宋明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1]劳思光.新编中国哲学史(三卷上)[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3]邓艾民.朱熹王守仁哲学研究[M].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14]张世英.哲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6][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卷二十六·续编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18]黄寿祺,张善文.周易译注[M].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19][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 中华书局,2016.

作者简介:

王明华,男(1985-),汉族,河南郸城人,西藏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传统哲学。

猜你喜欢
心学王阳明
王阳明和拉康主体观比较
真正心平气和
王阳明龙场悟道
王阳明脱衣巧审案
王阳明脱衣巧审案
真正心平气和
王阳明心学思想的当代价值
浅谈王阳明及其心学思想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探索与实践
论王阳明心学的理论渊源
党性修炼是共产党人的“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