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就是街舞》看大众传媒有效解决表演艺术产业成本病问题

2019-11-05 05:32王姝懿
鸭绿江·下半月 2019年7期
关键词:大众传媒

王姝懿

摘要:自二十世纪末文化经济学开山鼻祖鲍莫尔揭示了表演艺术产业的成本病问题后,近半个世纪以来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实践者都在积极寻求解决表演艺术产业创收的有效办法。在科技与传媒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这!就是街舞》这类用传媒手段展现表演艺术的节目为成本病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向。

关键词:鲍莫尔成本病理论;表演艺术产业;大众传媒;《这!就是街舞》

街舞作为一项源于黑人街头文化的表演艺术,自20世纪末来到中国后不仅长期受到成本病的困扰得不到发展,还以积极健康文化的对立面形象停留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最近一档大热综艺节目《这!就是街舞》(以下简称《街舞》)的播出,不仅让观众感受到街舞文化中积极的正能量,而且讓人们预见到这个彰显自我个性的表演艺术更加光明的未来。

一、鲍莫尔成本病的担忧

著名文化经济学家威廉姆·鲍莫尔,于其1996年《表演艺术的经济困境》一书中提出了表演艺术产业的“成本病”理论,后被学界称为“鲍莫尔成本病”。威廉姆·鲍莫尔和威廉姆·鲍恩历时两年对全美表演艺术领域进行信息调查和数据统计,在其后的著作中阐述到:假设整体经济分为两个部门,一个生产率不断提高,一个停滞不前,如大工厂高效率的机器作业将不断替代人工生产,而《哈姆雷特》会因其艺术的现场性于几个世纪之后依然要投入相同甚至更多的时长和舞台设计来进行演绎,前者因生产率的提高带动了行业整体收益和工资的增长,后者这种无法依靠技术提高生产率的表演产业的成本就会因此而提高,从而成为表演艺术产业无法避免的成本病。

街舞在中国发展的早期不仅要面对这种成本病的经济困境,还因其不同于其他表演艺术形式的freestyle属性长期生存于“地下”生态圈,并饱受大众对其“流氓文化”的偏见。随着从业者的努力,街舞文化的普及,舞者们大都通过参加KOD、Red Bull BC One等国际赛事,做大赛裁判,成立舞蹈工作室,当街舞老师代课等方式谋生。

时间拉回到上世纪末,唱片、转播等因大众传媒而产生的替代品一度成为现场表演艺术的强势竞争对手。如今,《街舞》则充分显示了大众传媒中网络新媒体为表演艺术创造巨大收益的有效作用。相比之下,成本的投入则几乎不值得一提。

二、大众传媒解决成本病问题的新思路

大众传媒的确不能像科技对第一、第二产业那样起到直接提高生产率的作用,但其作为一种传播手段起到的间接作用带来的收益却是巨大的。

从成本来看,街舞因其freestyle、battle等表现形式需要舞者在短时内完成创新,加之舞者们数年如一日苦练基本功,他们在节目中需要投入的成本仅仅为每一轮比赛或助演前从几分钟到几天不等的创意和排练。演出服装有四位导师和赞助商倾情提供,舞台道具有节目组协助准备,节目制作与播出更有节目组严格把关,舞者们只需要用自己的实力呈现精彩的表演。

单看街舞表演艺术本身,获益就是巨大的。数据显示,《街舞2》获得30多个赞助商的支持,不仅限于人气选手叶音、Franklin、阿K的一众参赛舞者都接到了品牌代言,他们符合品牌文化内涵的形象证明了自身花样代言实力,成功推广了个人形象,赚得高额收入,为未来个人发展和展开多方合作等做了资本积累。更多数据显示:豆瓣评分9.7,截止第八期全网累计热搜235个,微博相关话题阅读量增长234亿,微博全站视频播放量31亿,大宣发曝光达135亿,微信公众号发酵文章数量达4599亿,抖音相关挑战下的播放量增长43亿,UC大鱼号创作者精品内容持续产出超过41,000篇,如此高的关注度无疑是大众受到街舞文化普及的结果和热爱街舞文化的表现。诸多后续活动如城市巡演、全民皆舞点亮中国地图等都趁热打铁,再次为舞者个人品牌和节目品牌带来二次营销,收益已无法一一尽数。

三、《街舞》的成功经验与对其他表演艺术产业发展的构想

同期或往期同类舞蹈竞技类节目《热血街舞团》、《舞林争霸》、《舞林大会》等,都没有像《街舞》这样创下现象级记录。《街舞》选择了自带顶级流量、口碑无差评的导师易炀千禧,综艺大咖“亚洲舞王”罗志祥,很早出道舞技超群的吴建豪,民族舞功底扎实的韩庚,导师们的实力是节目内容的保证,各异的性格也带来了非常好的节目效果;节目对“街舞”和“竞技类”内容与形式的定位吸引了最具活力和影响力、也是网媒上最活跃的年青一代群体;残酷却合理的赛制为节目贡献了更加精彩的内容;舞种融合板块贡献出本季收视率最高的三个作品:朱洁静、Gumball、陈建严的现代舞与街舞融合作品《暮光之城》,古丽米娜、阿K、兔子的新疆舞与街舞融合作品,侯腾飞、Franklin、AC 的古典舞与街舞融合作品《左手指月》。网络媒体将自身自由、快速、传播空间大、时效性强、信息多媒体化的优势最大化是节目内容得以精彩呈现的重要原因。

除了网络媒体与街舞艺术结合的节目外,传统媒体与其他表演艺术结合的好节目也有很多:《我是歌手》、《演员的诞生》、《声临其境》等都获得了很好的效果。还有以虚拟现实、体感探测、动作捕捉等技术手段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在与舞台表演的交互下呈现出《蜀绣》、《水墨舞韵》、《雀之恋》等众多精彩的表演,都证明了大众传媒与表演艺术的结合可以有效解决成本病问题且发展空间巨大。

就像《街舞》中易炀千禧在总决赛上对选手们说的:“获益最大的永远都是街舞”。科技与大众传媒在解决表演艺术产业成本病问题的方法上不会仅限于加强影响力、增强交互体验,在其促进经济、艺术、社会融合的过程中一定还有更加新颖有效的方法等待被发现,从而进一步推动表演艺术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林丽敏,林一. 表演艺术产业的价值创造[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10)

[2]于悠悠. 舞台表演艺术经济困境破局的可能性探究——以新媒体介入为例[J].演艺科技,2016(11)

[3]陈思琦. 跨文化传播视域下中国街舞者的自我认同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8

[4]黄佳佳. 试比较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网络传播媒体与广播电视媒体的异同[EB/OL].(2018-6-30) [2019-8-6]https://m.baidu.com/sf_edu_wenku/ view/33340767910ef12d2bf9e755

[5]佚名. 网络媒体与广播电视媒体的异同点[EB/ OL].(2018-7-1) [2019-8-6]

https://m.baidu.com/sf_edu_wenku/view/ ace1a29f90c69ec3d5bb75f3

猜你喜欢
大众传媒
大众传媒对中学生的影响
互联网时代网络对大众传媒的影响研究
论大众传媒下的图书馆信息服务
大众传媒视野下播音主持人素养要求及提升
浅析大众传媒对当代文学的影响
大众传媒背景下中学语文教学的困境与对策
浅谈大众传媒社会责任的缺失
大众传媒:整容宣传中的助推器
国家形象传播的受众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