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汉字中“田”部件的历史构形及释义探析

2019-11-05 05:32祝玉玲
鸭绿江·下半月 2019年7期

摘要:在“据形识义”文化心理的影响下,汉民族总是趋向于将现行“田”形构字部件与“田”字在意义方面联系起来。但事实上,该“田”形部件,除少部分仍为“原形本义”外,大部分都已偏离其原本的形体、意义和构件职能,实本非为“田”形,义也非为“田”义,反而多是象他物之形,表他类之意,承担他形之职能。

关键词:“田”形部件;历史类型;历史释义 ;形成方式

参照《通用规范汉字字典》等工具书进行归纳,现行8105个通用汉字中322个含有独立“田”部件汉字之“田”形部件,现今主要有三种意义或职能,或充当意符表田地及相关义;或充当音符标注读音;或仅承担构形职能无其他功能意义,而追其历史,则与今大异。

一、历史形态及功能意义

汉字逐步的“隶楷化”、“形声化”,使得原形不为“田”的构件也通过不同的途径逐渐演变并最终定形为今之“田”形,以《疏证》及《汉字源流字典》等工具书为字形演变的主要参考依据,对所有含“田”部件汉字之“田”进行溯源,可知该构件历史功能及意义的分类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表“田地”或其相关义

此类“田”部件,多继承最初形体,以表“田”之本义者居多。如:“男”,《疏证》:“男(、),从田从力,会男子从事农田耕作之意。”[1]3934《说文》:“男()丈夫也。从田从力。言男用力於田也”[1]698,为会意字。从字形及释义可得,“力”像农具耒,故此字会男子于田间用农具耕种之意,所以“男”中之“田”确为“田地”之义。另外多数以“田”部件作意符的汉字也与此类似,如“畋”,《疏证》:“畋(、)”。《说文》: “畋,平田也。”[1]695陆宗达《说文解字通论》中,“田”本是界域的名称,可以耕种、打猎。故“畋”中之“田”为本义的引申义,表疆土。

(二)象物体之形

今之带“田”部件的汉字,若追溯其最初构形,会发现其“田”形,多是些看似与“田”形书写类似用以描绘勾勒的笔画,只承担构形的职能。所象之形具体分为两类:

1.象动、植物器官之形。如:“鱼”中之“田”。《说文》:“象形,魚尾與燕尾相似,水蟲也。”[1]242,其字形演变如下:“、、、”[3]1406,可推此“田”,本象勾勒鱼鳞之形,不断简化才得以定形为今之“田”形。又如“思”字之“田”,《疏证》(、)[3]271和《说文》:“思,从心,从囟會意,囟亦聲”,上部为“囟(xin),甲骨文作“ ”,释为头盖骨,故而“思”字上部“田”,实则为“囟”,象头颅之形。

2.象容器之形。如:“甾”中之“田”。《说文》:“甾,东楚名缶曰甾。象形。”[1]269《段注》:“缶下曰瓦器,所以盛酒浆。”[5]637黄德宽《疏证》:“甾”字甲骨文构形不明确,有人认为它是一种象缶的器具,周身有横向笔画作为纹饰”[3]222另加其形体演变(、、、)作为例证,可得,“甾”和“缶”确为类似之物或异名而实同,字形似装满东西的容器。

(三)作音符表音

随着汉字逐步形声化,有一类汉字之“田”仅承担表音及构形职能。如:“钿”中之“田”。《说文》:“钿,金华也,从金,田声”。[1]300 又如“佃”(、、、) ,《说文》:“佃()中也。从人,田声。”又黄德宽引《玉篇·人部》“‘佃从人,从田,田亦声,会人作田之意”。故可知“钿、佃”之“田”部件在其中作声符,有表音及构形功用。

二、形成原由及方式

从“田”部件所在的古今字的字形演变分析及对比中,可以发现汉字从古至今“图画性”逐渐减弱,“符号性”日益加强的演变规律。经归纳总结,今“田”形成方式及原由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继承及逐步形声化

323个现行通用汉字中有将近80个汉字之“田”是由继承最初形体而来,且在最初形体中多是表示“田地”或与其相关的引申义,具体包括会意字和形声字中“田”形部件的继承,如:“沺”、“钿”二字。

(二)整体部件讹变

除继承前字形体之外,还有一条重要的形成途径,即为笔画或构形的形体讹变,如“思”字之“田”为“囟”之变形,“畏”字之“田”为“甶”之变形;“畾、雷”之“田”为“申”之变形。

(三)笔画构件省略为“田”

此类形成方式,多存在于“象物之形”且形体笔画比较繁琐不定的汉字。或为繁复笔画的省略,如“鱼”等,内部笔画曲折、多少各异,今都趋于简化定形。或为重叠构件省略,以“雷”、“累”为典型,原由三个重叠之“田”构成,为方便书写,此类重叠形体多合几为一。

从上述研究中可知,古今字形的悬殊差异演变是具有某种规律的,即其是有相对固定的形成模式的,这是深入研究理解汉字,全面把握汉字演变规律的重要内容。本文旨在通过对通用汉字中带“田”部件的字形的演变及释义、功能的考察,借助于对演变的相关规律探究,以期达到重塑人们对汉字部件偏旁认知的目的。希望有志研究汉字的读者通过阅读本文,能够更加客观全面地,批判性地学习和理解汉字,让汉字所承载的传统文化之美得以多方位地绽放。

参考文献

[1](汉)许慎撰.(宋)徐铉校订.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13.07.

[2]漢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86.

[3]黄德宽.古文字谱系疏证[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02.

[4]郝懿行.尔雅义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6.

[5]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6]裘锡圭.文字学概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7]黄天树.说文解字通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10.

[8]陆宗达.说文解字通论[M]北京: 北京出版社,1981.

[9]王力.古汉语字典[M].北京:中华书局,2000.

[10]谷衍奎.汉字源流字典[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11]王宁.通用规范汉字字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07.

[1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03.

作者简介:

祝玉玲(1994—),女,汉族,籍贯 :甘肃临泽,学历:大学本科,单位:西北师范大学,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字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