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名花在古代诗歌中的意象

2019-11-05 10:24张汉波
鸭绿江·下半月 2019年7期
关键词:意象诗歌

张汉波

摘要:在各种传统名花的诗歌意象中总结出三种较为普遍的类型,其一花与美德,以花象征人品与气节;其二花与相思,观花引起对亲友或家国的思念;其三落花与春恨秋悲,因见花凋落而引起年华易逝、人生短暂的伤感。

关键词:意象;诗歌;传统名花

所谓诗歌意象,指某一事物最初被诗人吟咏时寓含某种情感,这种物与情的联系被后世作者沿用而普遍化,遂形成固定思维,该事物因此与特定的情感相关联,成为一种情感象征符号。中国悠久的诗歌文化中,产生了丰富的意象。对于当代读者,了解诗歌意象对于鉴赏古代诗歌能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帮助我们更快更好地理解诗歌内涵;对于诗歌创作者而言,创作首先离不开对本民族优秀诗歌遗产的学习和传承。诗歌意象犹如一笔精神财富,对于观察事物、感受生活、培养审美观以及创作实践都具有引导和借鉴的价值。

本文专谈花在诗歌中的意象。中国传统名花中,在当代人气最高的当属十大名花,它们分别是梅花、牡丹、菊花、兰花、月季、杜鹃花、山茶、荷花、桂花、水仙。这十大名花是在1987年由上海园林学会、《园林》杂志、上海电视台、上海文化出版社联合举办的“中国传统十大名花评选”活动中推选确立下来的,在古代诗歌中,它们也是常见的吟咏题材。此外,还有海棠、桃花、杏花、梨花、石榴花、蔷薇等在诗歌中出现的频率也较多。每种花意象不尽一致,有些名花如梅花、荷花还具有较多不同的意象。笔者在各种花的意象中总结出一些共性,呈示如下:

一、花与美德

1、傲雪凌霜,坚贞不渝

孟子云:“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秉承古圣先贤的教诲,我们中国人历来注重气节,品性正直的人不管经历何种境况,都能忠于信仰和原则,坚定不移。在植物界,有一类植物在寒霜冻雪、万物凋敝的季节绽放出鲜艳美丽的花朵,这种傲雪凌霜的品性,被视为经受严峻考验仍然不改节操的象征,因此被诗人所尊崇和赞颂。这一类名花包括梅花、菊花、山茶、桂花、水仙等。如宋代张道洽的《梅花》:

政尔寒阴惨淡时,忽逢孤艳映疏篱。

金紫气味无人识,玉雪襟怀只自知。

竹屋纸窗清不俗,茶瓯禅榻两相宜。

花边不敢高声语,羌管凄凉更忍吹。

诗中“寒阴惨淡”点出梅花盛开的节令,香艳的梅花与阴郁的天气形成鲜明对比。诗人为观赏梅花搭配了清雅的环境:疏篱、竹屋、纸窗、茶瓯、禅榻、梅边吹笛,足见诗人赏梅爱梅之心。再如朱熹的《咏岩桂》:

露浥黄金蕊,风生碧玉枝。

千林向摇落,此树独华滋。

木末难同调,篱边不并时。

攀援香满袖,叹息共心期。

此诗前两联将色香正佳的岩桂与秋季普遍衰落的树木对比,显见桂花傲寒独放、卓尔不群的品性,末两联表达作者将桂花引为同调的心意。

2、孤风傲骨,隐士风范

这一类名花被赋予君子或隐士清高脱俗的品格,如梅花、菊花、兰花、荷花、桂花、水仙等,这里聊举数例。

首先看兰花。孔子云:“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兰花生长在幽深的山林,无人赏识依然生香如故,孔子认为这种品性如同君子,即使身处穷困之境,依然散发德性的光辉。经孔子推崇,兰花遂以一种与世无争、独善其身的清高品性为后世赏识,成为世间抱德怀才之士淡泊名利、低调处世的象征。如清代郑板桥《高山幽兰》:

千古幽贞是此花,不求闻达只烟霞。

采樵或恐通来路,更取高山一片遮。

诗中生长在高山的幽兰已然是隐士的化身,大有“志士栖山恨不深,人知已是负初心”的意味。再如梅花,宋代隐士林逋栖居西湖孤山,喜植梅养鹤,自谓“以梅为妻,以鹤为子”,林处士有一首著名的咏梅诗《山园小梅》: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梅花傲雪盛开,诗人特别点明是在“众芳摇落”之时,以显现梅花与众不同的气性。颔联将赏梅放在临近清溪的环境及月夜时分,突出梅花的清雅幽逸。颈联写严寒中的梅花难得同伴,尾联转到诗人自己,言己可为梅花知己伴侣,表达人与梅气味相投之意。再如宋代朱敦儒的词作《卜算子》,写的则是一株野梅:

古涧一枝梅,免被园林锁。路远山深不怕寒,似共春相趓。

幽思有谁知,托契都难可。独自风流独自香,明月来寻我。

词人笔下的梅花在深山野涧旁找到一片自我的天地,在这里它避开繁华,与明月为伍,怡然自乐,实际上可视为作者内心向往宁静、在静寂的岁月中恬然自适的映照。

下面再举一首吟咏桂花的诗,桂花树生于高山及冬夏常青的品性,与隐遁山中之士品性契合,所以桂与隐者也结下了不解之缘,如唐代李德裕的《山桂》:

吾爱山中树,繁英满目鲜。

临风飘碎锦,映日乱非烟。

影入春潭底,香凝月榭前。

岂知幽独客,赖此当朱弦。

诗人选取山桂在一年中最美丽的花开时节进行描绘,不仅写了满树桂花随风飘散的浪漫情景,还将它置于潭水、明月的映衬之下,产生一种幽静之美。隐居山中的“幽独客”对花树抚琴,以赏芳时美景,更见其钟爱之心。

3、花香与德馨

以馨香形容道德,语出《尚书?君陈》:“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往后,孔子有云:“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與之化矣。”兰花清香幽远,素有“一盆在室,满屋皆香”的美誉,夫子以优雅醇正的兰香喻善者德泽之所被。屈原在《离骚》中描绘了一个披带香花芳草的自我形象:“扈江离与僻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这种奇异的服饰有何用意?诗中有交代:“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虽不周于今之人兮,愿依彭咸之遗则。”原来,这种不同于世俗的服饰出自前代隐士高贤,诗人制奇服,意味着效法前贤,在遭受楚王猜忌、群小排挤的孤立处境中绝不违心从俗,宁死保持立身之正。以香花芳草象征德之馨,这种表意方法对后世影响深远,如陶渊明《饮酒》云:

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

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

兰草与杂草混处,平时不见区别,唯有清风来时,芳香四溢,乃知其为高品。诗中贤者凡众寓意甚明,而以兰香喻贤者内在修养,可见此表意法的一脉传承。再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诗中的梅花孤高独立、与世无争,在凄风冷雨中自生自灭,可见诗人是以一颗悲心去看梅的。然而梅花在孤凄的处境中,自始至终一缕清香如故,清香犹如人身上不可磨灭的正气,无论遭遇何种境况都保持不变。

二、花与相思

1、思念亲人故友

见花开而引起对远人的思念,这在古代诗词中是一种常见的思维模式。如唐代杨炯的《梅花落》:

窗外一株梅,寒花五出开。

影随朝日远,香逐便风来。

泣对铜钩障,愁看玉镜台。

行人断消息,春恨几裴回。

从诗中“铜钩障”、“玉镜台”这些闺中物件看,抒情主人公是闺中妇人,她看到窗外梅花绽放,香随风入,感知春天来临,然而亲人远在他方,音信断绝,故心生幽怨无从排遣。

古诗中有折花寄远诉相思的表意方式,此方式最早见于楚辞《山鬼》,其中有一句:“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美丽的山鬼降临人间时,手摘一束香花送给自己所思念的恋人。此后这种表意方式又见于汉代《古诗十九首》,如其六云: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漂泊在外的游子,采摘江中的芙蓉和泽畔的兰草,想寄给家乡亲人,传达念念不忘的思乡之情。只可惜路途遥远,空有一番心愿而已。北魏陆凯那首《赠范晔》也是一首广为人知的作品:

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诗人借赠梅枝,意图向友人传达早日重逢的心意。再看南朝梁诗人吴均创作的《采莲曲》:

锦带杂花钿,罗衣垂绿川。

问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莲。

辽西三千里,欲寄无因缘。

愿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鲜。

诗中采莲女的丈夫远征辽西,寄莲想表达的是期盼丈夫能趁自己青春未老早日归来,这是人间女子渴望幸福生活的普遍心声。

2、思念家园故国

我国的国花素有“北方牡丹,南方梅花”之说。从历史上看,牡丹作为观赏花卉进入国人视线起步较晚,到唐朝中期品赏牡丹开始蔚然成风,牡丹一跃成为国人心目中的国花。最初多在宫廷、寺院、富贵人家种植,然后流入民间普通百姓家。东都洛阳以及京城长安是观赏牡丹的胜地,刘禹锡《赏牡丹》诗曰:“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道出了当时京城赏牡丹的盛况。因之,牡丹后来也成为辗转外地的诗人思念往日京城岁月的一个契因。如晚唐段成式的《桃源僧舍看花》:

前年帝里探春时,寺寺名花我尽知。

今日长安已灰烬,忍随南国对芳枝。

这首诗作于长安城历经战乱焚毁之后,作者在南方偶然看到牡丹,想起昔日京城繁华,不胜伤感。无独有偶,宋代陈与义写有一首《咏牡丹》,诗人也经历了国破家亡之痛,在诗中也表达了沉郁的故国之思:

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

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方看牡丹。

外族入侵,北宋王朝丧失了北方领土,家在洛阳的诗人流落南方已有十年,看到牡丹花开,又勾起对家乡的思念,可惜失地收复无望,垂老异乡,空留遗恨。除了牡丹,还有望梅思乡,如唐代钱起的这首《山路见梅,感而有作》:

莫言山路僻,还被好风催。

行客凄凉过,村篱冷落开。

晚溪寒水照,晴日数蜂来。

重忆江南酒,何因把一杯。

诗人行走在异乡僻野,内心孤凄,忽然看到山里人家所种梅花盛开,古人有把酒赏花之俗,故而想起故乡的酒,思乡之情愈发浓烈。

杜鹃花在古诗词中也是很容易触动乡思的一種花,因传说古蜀王杜宇死后不忘故国,精魂化为杜鹃鸟,每当月明之夜于山中悲啼,口中滴血染红杜鹃花,所以杜鹃花特别容易触发诗人的情思,尤其是来自蜀地的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如李白《宣城见杜鹃花》: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时在安徽宣城的李白,目睹杜鹃花开,耳闻杜鹃鸟啼,油然而生思乡之情。此外,南宋周文璞、董嗣杲各有题为《杜鹃花》的诗作,也是将杜鹃花、杜鹃鸟以及蜀帝杜宇的传说糅为一体,故国之思缠绵悱恻,哀感动人,有兴趣者可找来一读,这里不再列举。

三、落花与春恨秋悲

春月将尽,百花凋零;秋风起时,万物衰落。伤春悲秋,是古人常见的情绪和心理,诗词中被反复吟唱。伤春悲秋是表象,它的本质在于感伤人生美好年华的短暂易逝。屈原创作《离骚》时,最早发出了这样的感慨:“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光阴飞逝,壮志未酬,诗人看到草木零落,想到自己老之将至,心生忧愁。这种感触在文学上又称之为“美人迟暮”,为后世诗人所传唱,形成一种普遍的民族心理。这里且举几篇作品,先看唐代李建勋的《晚春送牡丹》:

携觞邀客绕朱阑,肠断残春送牡丹。

风雨数来留不得,离披将谢忍重看。

氛氲兰麝香初减,零落云霞色渐干。

借问少年能几许,不须推酒厌杯盘。

诗题已经点明写晚春的牡丹,虽然赏花心情意犹未尽,无奈风雨摧残,香销色减,诗人由此联想到人的年少青春也像这样转瞬即逝,因此产生珍惜年华、及时行乐的思想。再看南唐中主李璟的一首词《摊破浣溪沙》: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栏干。

词的上片营造了一个西风残荷的情境,目睹此境女主人公联想到自己憔悴的容颜,可谓伤心人对伤心景。下片再进入主人公的内心,她的憔悴与伤感源于和心上人分离,为什么分离?“鸡塞”二字已经提示,那人远在边塞服役,相逢唯有在梦中。南唐后主李煜的《清平乐》则是以落梅为触发情感的契因: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上片交代了触目断肠的原因,是看到梅花纷纷落下,一年的大好春光逝去已半,而远行之人不见归来;也交代了这是一个因别离而伤春的主题。下片则抒发深切的相思之情。

古代流传一支笛曲《梅花落》,原属汉乐府二十八横吹曲之一,曲情与落梅有关,诗歌中描写诗人聆听《梅花落》常会引起惜春乃至伤感的情绪,这支《梅花落》曲子遂也成为诗歌中一个固定的意象。李白在《黄鹤楼闻笛》中描写了自己听这首曲子的感受: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诗人在贬谪途中听到有人吹《梅花落》,愁郁的曲调让沦落失意的心更加苍凉。这首诗纯写听曲,与梅花无甚相关,而宋代晏几道有一首《蝶恋花》则是写在梅树下闻曲所引发的思绪,一曲《梅花落》可谓切景切情:

千叶早梅夸百媚。笑面凌寒,内样妆先试。月脸冰肌香细腻,风流新称东君意。

一捻年光春有味。江北江南,更有谁相比。横玉声中吹满地,好枝长恨无人寄。

词的上片写白梅的妩媚和香韵,下片写听到笛曲《梅花落》,心境由赏花转向惜花,并透露出词人孤独的处境,在《梅花落》乐曲声中梅花盛期将尽,可惜终究无人同惜共赏。

猜你喜欢
意象诗歌
论姜夔词的意象处理方式
我和诗歌的关系(创作手记)
抚远意象等
《庄子》中的舞蹈意象
七月诗歌
来自林间的风
诗歌的奇怪队形(一)
高中语文古诗词意象学习策略研究
英语读思言的隐喻意象与教学互见
小小诗歌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