妥善心理异常学生 提升服务育人能力

2019-11-05 10:24王章生
鸭绿江·下半月 2019年7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心理班主任

【案例简介】

學生小陈因为小学时代与父母离多聚少,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读小学时就有被同学欺负被关黑屋的经历,她自述平时有8种不同性格的人出现在其脑海中。2018年9月入学,在军训时,曾因晕倒送过医院,家长来陪训几天,在与家长的交流过程中,家长没给班主任提供该生在中小学时表现情况。在与学生的交流中,班主任发现其行为怪异,发现小陈有吃进口的控制精神方面的药情况,接到班主任提供的信息,我让班主任密切关注该生的生活状况,同时要求寝室成员协助班主任安抚该女的情绪,同时要求家长来校配合工作,父母均以不方便为由未能及时来校处理,认为班主任夸大病情。一个周五的晚上,同室学生打电话给班主任,说小陈晚上12点一个人在宿舍阳台大喊救命,后来一个坐在书桌边自言自语,手上还拿着一把小剪刀(服装课程用的),其他同学吓得躲在一起。事后,我与学生交流中发现学生对期父母极其不满,把所有的伤痛全怪罪到父母身上。

【案例分析】

分析该案例,我们获取了以下几个信息:

1、这是属于需要高度关注的群体:该生给班主任写了8种人格(参见下表,表中文字是该生描述原文,未作修改),是她不同时间点不同精神状态出现的不同人物代表。对于该生的状态需要辅导员、班主任高度关注。

2、疑似心理疾病的典型症状:学生自言自语,出现幻觉并妄想有人要害她,爆发了异常行为,有证据证明该生在吃精神控制药物,且。可以判定属于心理疾病的一种,需要及时治疗。

3、棘手的外因:家长不配合,家长明知学生患有多重人格疾病,但一直隐瞒,室友觉得她是精神病。这是一起典型的多重矛盾叠加的案例,需要家长与学校沟通、同学间引导、疑似心理疾病的识别等综合应用。

【解决思路】

1、了解情况,掌握相关知识

多重人格是指一个人同时具有两种或多重非常不同的人格。其行为的差异无法按正常人的行为来解释,好像是完全不同的人,每个人格有其个别的姓名,记忆,特质及行为方式。通常原来的人格并不知晓另一个人格的存在,而新出现的人格则对原来的人格有相当的了解。其形成的原因大多是小时候受到精神刺激(多源于伤害性质的刺激)的时候,自我精神防御机制出现分离出潜意识的人格对抗。《致命ID》电影讲述的就是多重人格在主人公麦肯身上发生的事,其实并不存在这几个人,是多重人格在控制着一个人的身体出现的前景。多种人格不同于人格分裂,更不是精神分裂。

2、应用多种能力、沟通协调

作为学工一线管理人员,没有医生的资质,不能给小陈下结论是什么疾病,案例中的多重人格问题也是第一次碰到,对我们来说也是一种挑战,需要我们去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便于进行有效的沟通。在处理过程中,我们要通过管理和教育相结合、育德与育心相结合、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相结合等多方面的工作,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帮助,既要爱护学生,也要保护我们自己,学工人员不是万能的,学校也不是万金油,什么都能解决。针对家长不配合这一棘手的问题,我们要使用相应的法律法规,本案例可以用《精神卫生法》与家长沟通,用好管理的手段。就是先处理好当下紧急的危机问题,全力保障学生安全。既要做好家长沟通成功积极配合的准备,但也要做好沟通不畅,问题更加复杂的准备,根据学生心理状态与行为的特点,做到情理并重,甚至用好法律的武器保护学生的权益。要根据《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用好教育的手段。传授心理健康知识,澄清部分同学的错误认识,提升常见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预防、识别、干预能力和水平,尽管目前我们干预的能力还很有限。要做到教育要育德育心相结合,不断增强对于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

【解决过程】

1、确保学生安全,第一时间到现场。针对学生提供的求助信息,,班主任与我取得了联系,我让班主任、辅导员及时与公寓楼管理员取得沟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应对,确保了学生的稳定安全。由于这事出现在半夜,在接到班主任信息后我要求班主任先控制好现场,安抚好学生情绪,同时对其他三位室友加以关怀,然后调查事情的原由,提醒其他室友在保护好自己的同时也请及时注意小陈的动向,在同学们的能力范围内想办法去关心与帮助她,做好学生们的情绪稳定工作,平稳地处理好了当晚的危机。

2、全力联系家长,进行工作跟进。根据学生的表现,结合班主任与学生的反应,我对小陈的预评估是已经属于明显的心理危机事件,我与家长进行电话沟通,明确要求家长必须尽快赶到学校来处理学生的后续问题。经多次联系,家长终于来学校与我进行了交流。家长到学校后一直认为学生本人没问题,是其他同学没照顾好她。在办公室,该生也不理其母亲,还哭诉说都是母亲害了她。根据我的观察,家长不配合的主要原因在于认识问题,认为把女儿放在学校,可以暂时不用去面对了,有一种逃避的感觉。我一方面安慰学生,劝导学生要理解父母,不是父母不喜欢她,是生活的压力让他们离开家乡去外地打工,把她留给爷爷奶奶照顾她学习;另一方面严肃地给父母指出,逃避不是办法,得正确面对,还要有正确的处理方式,要把子女的生命作为第一重要,而不是忽视。向家长说明目前的情况与隐患,要求家长必须送医治疗;如果家长仍然拒绝配合,学生可能有自身伤害和伤害他人的危险。明确告知家长。根据《精神卫生法》第二十八条之相应规定(疑似精神障碍患者发生伤害自身、危害他人安全的行为,或者有伤害自身、危害他人安全的危险的,其近亲属、所在单位、当地公安机关应当立即采取措施予以制止,并将其送往医疗机构进行精神障碍诊断),可以由学校出面,将其送至相关医院进行治疗,家长不配合处理的,依据《精神卫生法》相关条款进行处理。

3、关怀与服务并重,做好持续关注。经过多次的现场交流与电话沟通,家长终于主动带小陈去杭州第六人民医院治疗,经过一个多星期的积极治疗,病情基本得到控制。根据医院的诊断结果,如果只是情境性或者偶然性刺激引发的暂时性问题,可以继续求学的,我们也要求家长在学校陪读了一个星期,学生情绪也稳定了。针对室友及该生家长的要求,给小陈调换了寝室,选派学生骨干加强关注和关爱帮扶。这种多重人格治疗关键是服药与心理排解相结合,必须严格遵照医嘱按时吃药,但药物有一定副作用,加之短时间状况好转后往往家长和学生放松了认识,出现了中断服药的行为,小陈就是因为吃了药了要变胖,产生不想吃的念头,导致病情加重。我告诫学生及家长,同时要求班主任让室友监督该生,提醒她及时吃药,加强沟通与督促。

【工作效果】

取得學生与家长的信任是做好工作的前提,依法办事、有理有节做好工作的原则,如何打破突破口是工作成效的关键。通过班主任、辅导员、学生、家长的共同努力,促进学生工作能力的提升,是主管学生工作副书记的一项重要责任。在平时,我要求辅导员、学生干部多去关心小陈,多给她分散些注意力,小陈同学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能够积极配合学校,平时尽量参加更多的活动,排解空虚而导致的胡思乱想。值得庆幸的是,到目前为止,学生基本稳定,也没接到学生投诉及班主任的求助。上学期末该生还获得了分院学生会优秀学生干事荣誉,家长也多次打电话来表示感谢!

【案例启示】

1、学会“借力打力”。结合该案例,发现一个重要的风险点,也是学生工作中的一个难点,就是家长与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欠缺,导致了家长的不配合和同学的不理解,盲目地把心理疾病视同为“精神病”,从而有意抵制或回避学校的工作,也有家长站在自己的孩子一面把辅导员或班主任的尽心尽职的关心与帮助当成对其子女的为难,认为学校老师夸大其词,认识不到事件的严重性。平时不出事还好,出了事就一味地指责老师与学校,更过分的可能还会要求学校承担一切责任。作为校方有责任把学生培养成才,应该尽所能保护好学生,但作为成年人的学生及家长也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有病要正确对待,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进行康复治疗,而不能把这种治疗责任推给学校与老师。我们学工人员也要提高专业素养,更要学会统筹联动,要合理地用好医生的诊断,应用好相应的法律法规,综合做好工作,取得家长的信任和同学的配合。

2、善于通过案例看本质。面对学习、情感、职业选择等方面的PK,除了一些“白富美”,大部分学生的压力层层升级,这就要求我们要既从思想政治工作的角度去做好学生的关怀与帮扶,在工作中既要看细,也要看远,积极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分析、抉择,树立正确的“三观”,又要坚持工作的艺术性与实效性相结合,学生的个体与群体相结合,工作对象的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结合,工作思路的发展性与预防性相结合,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群体和个体、成功和失败、得到和失去,培育学生健康的心态,促进学生各方面协调发展。

3、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做好群体的心理健康辅导与教育。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的计划经济时代的家庭生活方式有了很大的改变,从计划经济时代家长都守候子女到市场经济时代留守儿童的增加,学生的心理压力与心理问题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近几年,学生患有精神抑郁等严重心理疾病的人员呈上升态势,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已经不再是以前的个案问题,而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心理状况都处在“灰色地带”,稍有疏忽,就可以陷入“黑色地带”,作为学工人员要积极主动关注,要做到从源头上把好关,而不是被动地等待处理。从新生报到开始,一方面要做好新生入学教育工作及心理宣传教育,通过始业教育与主题班会,积极引导学生认识环境变化及时调整自身状态,出现问题及时寻求帮助;另一方面要扎实开展心理健康普查工作,将潜在、一般、严重心理问题学生分批建档,及时提供有效帮扶工作,做到及早发现、及时预防、有效干预。要定期、不定期地对学生、老师开些心理辅导方面的讲座,多开展心理健康专题宣传活动,提高对心理疾病的处置应变能力。如结合我们学校每年5月的心理健康教育月,举办心理健康教育与培训,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不断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利用各个分院的优势,展示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和公益广告,传播自尊自信、乐观向上的心理健康意识;利用新媒体,创新宣传方式,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心理保健能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排解学生的心理压力,如健身与运动,像上学期开始开展的“乐跑”运动,这学期要开展的“开心农场”建设等。再者就是要加强多级预警、预防干预,建立学校、分院、班级、宿舍“四级”预警防控体系,做好对心理危机学生的跟踪服务,注重做好不同季节的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学生管理人员之间要多进行探讨,提高心理危机预防干预的水平。

学生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树立安全底线意识,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要特别关注心理问题的学生,提高防控能力,多学习,多积累,提升辅导员工作的应对与变能力。

作者简介:

王章生,男,汉族,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影视美术学院党总支副书记,讲师、工程师、职业咨询师,主要研究方向计算机信息应用、党建与学生管理。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心理班主任
我的班主任①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当一名轻松的班主任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心理小测试
我们的班主任等
我的班主任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