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视角下报废汽车再利用回收模式分析

2019-11-07 12:05易梦斐ZhouYanYiMengfei
北京汽车 2019年5期
关键词:销售商联合体生产商

周 岩,易梦斐 ZhouYan,Yi Mengfei

循环经济视角下报废汽车再利用回收模式分析

周 岩,易梦斐
ZhouYan,Yi Mengfei

(武汉商学院 机电工程与汽车服务学院,湖北 武汉 430056)

从循环经济视角出发对目前3种典型的报废汽车回收模式进行对比研究,从汽车流通过程中不同环节负责主体的角度讨论各回收模式的优势和局限。在理想假设的前提下,以生产者利润最大化为第一原则构建利润函数模型,得出生产商和其他回收主体最大利润函数的关系式,分析和找出不同回收模式下生产商利润的影响因素,为生产商在不同的条件下选择合适的回收模式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循环经济;报废汽车;回收模式;利润模型

0 引 言

报废汽车中的钢铁、有色金属零部件、玻璃、塑料、橡胶等如果不合理回收,不仅会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更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威胁[1]。目前我国报废汽车数量正在急剧增长,而报废汽车的回收率却很低,更有许多报废汽车通过非法途径再次进入汽车市场,不仅扰乱了汽车市场的正常秩序,严重制约了报废汽车回收再利用产业的健康发展,更有可能带来一系列的隐患[2]3。报废汽车回收再利用产业处于成长阶段,报废汽车再利用回收模式也亟待完善;因此,合理解决报废汽车的回收、处理等问题,选用科学高效的回收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现实需求。

1 循环经济理论

循环经济以“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为原则,以降低消耗、减少排放、提高效率为目标,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理念,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传统模式的根本变革[3]。循环经济与报废汽车回收再利用的理念相吻合,能够促进报废汽车再利用更加科学地发展。循环经济将汽车生产、消费、废弃、回收、处理和再利用的整个过程看做一个流动的生态经济系统,实现资源减量化、产品再利用和资源节约化,对解决中国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制约具有现实意义。

2 报废汽车再利用回收模式分析

目前应用较多的典型的回收模式主要分为3种:生产商负责回收模式(Manufacturer Take-back, MT)、生产商联合体负责回收模式(Pooled Take-back,PT)、第三方主体负责回收模式(Third-Party Take-back,TPT)。不同的回收模式有不同的责任主体,且能够带来的利润也有所不同。

2.1 生产商负责回收模式

这种回收模式对资金、技术的依赖较强,适合汽车销量大、收益可观的汽车生产商。生产商通过自建回收系统对旗下汽车直接进行回收、处理、再利用工作,能够直接从消费者手中回收报废车辆来进行资源循环化利用或间接通过经销商渠道实现报废汽车回收[4]。MT模式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MT模式流程图

2.2 生产商联合体负责回收模式

PT模式是介于MT模式和TPT模式之间的回收模式,是指拥有相似产品线或产品项目的汽车生产厂家组成联盟,以合资或契约的形式建立共同的回收物流网络,为联盟内的各个企业提供物流服务[5]19。这种模式的最大优点是能够减小生产商的回收成本和投资压力,各企业共同承担市场风险和经济风险,分散和减轻单个企业的风险。但是联盟中的生产商企业既是合作关系又是竞争关系,在对各企业报废汽车回收再处理的过程中,生产企业的设计、技术等商业机密可能会泄露,且这种风险无可避免、无法杜绝。PT模式回收流程如图2所示。

图2 PT模式流程图

2.3 第三方主体负责回收处理模式

TPT模式是指生产商并不需要直接实施回收、处理活动,而是将整个工作外包给专业的提供报废汽车回收服务的第三方。第三方企业将建立自己的物流网络、自行建立拆解中心,将拆下的零部件再送给汽车制造厂商[5]23。第三方回收主体回收渠道成熟,能够提供专业的回收服务,使报废汽车及零部件得到合理高效的处理,能够提高报废汽车回收利用率和社会资源利用率[2]15。但是生产商在与第三方合作的过程中,需要承担谈判、协调等产生的费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生产企业的成本[6]。TPT模式回收流程如图3所示。

图3 TPT模式流程图

3 报废汽车再利用回收模式决策分析

3.1 报废汽车回收流程分析

纵观汽车的整个生命周期,从生产商利用原材料制造开始,汽车需要经过销售商,再到达消费者手中进行使用,达到使用寿命后,成为报废汽车进入回收链得以循环利用。

3.2 决策模型建立

为了便于客观比较不同模式下生产商的利润,在一些理想假设的情况下,推导出生产商的利润函数表达式,建立利润函数模型,从而进一步直观地分析生产商利润的影响因素。

3.2.1 模型假设

报废汽车的回收再利用包含多项环节,涉及的流程十分复杂[7],在模型建立的过程中提出以下理想假设:

(1)参与到回收过程中的生产商、销售商、第三方回收主体皆追求各自企业最大利润;

(2)模型中的报废汽车皆来自生产商售卖给正规销售商并进行售卖的汽车;

(3)消费者的需求具有弹性,且满足需求函数,同时需求函数不呈线性[8]52;

(4)各回收模式下回收率和每种模式下每辆车的生产、回收、处理成本及可再利用的价值基本相同;

(5)回收再利用的过程中,可以直接再循环使用或经过再制造能够再使用的一些零配件只能应用于新产品之中,并且新产品既可以使用回收的零部件,也可以使用新材料;

(6)各企业在参与回收作业过程中由于协调、管理、意外等产生的额外费用不计;

(7)回收再利用系统的构建成本和政府给予的政策补贴费用不计。

3.2.2 利润模型构建

由于MT、PT、TPT 3种模式的回收主体和回收方式都不同,对3种模式分别进行建模,用上角标a、b、c分别代表在3种回收模式下各企业的各项费用情况。

(1)生产商负责回收模式。

在MT模式下,生产商全权负责报废汽车的回收再利用作业,承担一切回收、拆解产生的费用。

销售商将从生产商那里买来的新车进行售卖,所以对于销售商来说,利润仅仅来自售卖过程,其利润等于销售总额减去总成本或者销售量乘以销售价格与出厂价格之差。可以根据销售商最大利润原则确定销售商的销售价格。

式中:为企业能够获得的利润,M、P、T分别为生产商、生产商联合体、第三方的利润;Sa为生产商负责回收模式下销售商的利润;S为销售商每辆车的售价;f为生产商的出厂价格。

式中:为消费参数(>0);为需求价格弹性。

根据销售商利润最大化的原则,令Sa对S求导

此时利润最大。

对于生产商,其利润为汽车出厂总额减去生产总成本和对报废汽车进行再回收、处理成本,并加上通过零部件再利用节约的成本。利润公式为

为生产商在不负责报废汽车回收处理工作时需要付给回收处理方的费用,L、T分别为生产商联合体、第三方回收主体在回收处理每一辆报废汽车时生产商需要付给回收主体的费用。

根据生产者最大利润能够确定最优的出厂价格,利润函数对出厂价格求导后得出的最优出厂价可以用消费者的消费参数和生产商的各成本参数来表达,代入销售商的最优出售价格,最后可以将利润的影响因素缩小到消费因素(消费参数、消费者需求弹性)、生产成本因素(不使用报废材料时每辆车的生产成本n、通过回收每辆车节约的成本s)、回收率、回收处理成本(包括每辆车的回收成本M与处理成本M)这几个方面。

将式(4)代入式(5),并且令利润函数式(5)对出厂价格f求导,根据函数的最大值定理,得到生产者利润最大点和此时的最优出厂价为

将式(6)代入式(4)可得对应的用各消费参数、成本参数表达的销售商利润最大时最优出售价格为

将式(6)和式(7)代入式(1)和式(5)即可得到用各消费参数、成本参数表达的生产商、销售商最大利润为

(2)生产商联合体负责回收模式。

在PT模式下,各企业不需要单独去建立报废汽车回收再处理体系,只需要投入一部分的人力、物力、资金等资源到联合体中来支撑联合体进行报废汽车的回收、处理工作,而生产者再直接从联合体中心获得可利用的零配件或材料进行加工或投入使用。这个过程中,销售商的利润不受影响,其利润函数与MT模式一样。

与MT模式同理可推导出用各消费参数、成本参数所表达的生产商、销售商最大利润为

生产商联合体的利润函数为

则生产商联合体的最大利润为

(3)第三方主体负责回收模式。

生产者将报废汽车回收、处理的工作外包给第三方企业,与生产者联合体模式相似,生产商只需要向第三方支付报废汽车的回收、处理费 用[5]24。同理可得,销售商、生产商、第三方的利润函数为

3.3 模型结论

由利润模型推导结果总结3种模式下生产商的最大利润,见表1。

表1 生产商和销售商最大利润表达式

4 决策分析

由利润函数模型结论可知,不同回收模式下,各企业的利润与消费因素(消费参数、消费者需求弹性)、生产成本因素(不使用报废材料时每辆车的生产成本n、通过回收每辆车节约的成本s)、回收率、回收处理成本(每辆车的回收成本与处理成本)、生产商需支付给回收方的费用这些因素相关。

生产商可以根据以上因素得出不同回收模式下的最大利润参考值,作为选择的理论参考。在实际的模式选择中,虽然影响生产商决策的主要因素是生产商自行回收处理的费用和外包费用,但是生产企业要考虑的因素更多样、复杂。例如,如果企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可能会更偏向于保留有限的资源用于产品开发、设计,而选择将回收工作外包[10]。由于报废汽车行业本身并不成熟,我国的汽车生产商少有具备自我回收、再处理的业务和技术优势,相比较而言,生产商联合体负责回收模式和第三方主体负责回收模式对于生产商在企业运营上和资源管理上都更有利[11]。

5 总 结

通过建立利润函数模型,得出生产商最大利润函数的表达式,能够直观地分析和找出生产商利润的影响因素,从而在不同的条件下,为生产商选择合适的回收模式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首先,不管生产商选择哪一种回收模式,生产商的利润函数都与消费因素、生产成本因素、回收率、回收处理成本、生产商支付给回收方的费用有关;其次,在报废汽车回收模式实际应用中,生产企业要考虑的因素更多,生产商联合体负责回收模式和第三方主体负责回收模式更有利。

[1]陈元华,杨沿平,胡纾寒,等. 我国报废汽车回收利用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J]. 中国工程科学,2018,20(1):113-119.

[2]郭淑敏. 考虑回收质量的竞争性再制造闭环供应链政策机制研究[D]. 长沙:湖南大学,2017.

[3]段蔚. 绿色发展的循环经济法保障机制研究[D]. 兰州:甘肃政法学院,2018.

[4]庞凯. 生产商联盟的废旧汽车逆向物流模式及利益分配研究[D]. 西安:西安工程大学,2017.

[5]张英虹,郑晓旭. 中国报废汽车回收利用工作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分析[J]. 汽车工艺与材料,2018(7):59-63.

[6]杨慧萍. 废旧汽车逆向物流成本控制与绩效评价研究[D]. 西安:西安工程大学,2017.

[7]孙玉凤,杨吕毫. 废旧汽车的回收与拆解[J].时代农机,2018,45(3):54-55.

[8]Keivanpour S,Kadi D A, Mascle C,ect. Economic Sustainability of End-of-life Vehicle Recycling Infrastructure Under Uncertainty a Fuzzy Logic Approach[C]//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Engineering & Systems Management. 2013.

[9] Andersson M,Ljunggren Söderman M,Björn A. Sandén. Lessons From a Century of Innovating Car Recycling Value Chains[J]. Environmental Innovation and Societal Transitions,2017:S22104224163 00995.

[10]孙倬,杨俊宁,丁思思. 报废汽车发展现状剖析及回收循环利用探析——以重庆市为例[J].中外企业家,2015(27):20.

[11]Ziout A,Azab A,Atwan M. A Holistic Approach for Decision on Selection of End-of-life Products Recovery Options[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14(65):497-516.

2019-06-21

武汉商学院校级科研项目(2018KY022):报废汽车再制造逆向物流网络设计及优化。

F426.471:X734.2

A

10.14175/j.issn.1002-4581.2019.05.011

1002-4581(2019)05-0035-05

猜你喜欢
销售商联合体生产商
冬奥“顶流”冰墩墩抢疯了!南通生产商:初八开工补货
EPC总承包模式下联合体合作体系构建
湖北省智能建造科技创新联合体成立
对于联合体EPC总承包模式下成本控制的得与失
仓库容量有限条件下桂林米粉的生产销售存贮研究
更换部件隐瞒不告 虽未欺诈仍需赔偿
供应链集成对汽车制造业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
以销售商为主导进行资源整合的冷链物流发展模式
宁波党建联合体创新基层治理模式
限定转售最低价格纵向垄断的博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