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益生菌在无抗断奶仔猪饲料中的养殖生产效果及经济效益创新评估

2019-11-07 12:10朱耀顺柳成东王乙茹白勇昌钱锦花赵才宽杨文华杨保和程志斌
饲料博览 2019年10期
关键词:益生菌断奶经济效益

朱耀顺,柳成东,王乙茹,朱 凡,白勇昌,钱锦花,赵才宽,杨文华,杨保和,程志斌*

(1.云南农业大学,昆明 650201;2.玉溪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云南 玉溪 653100;3.云南西南天佑牧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昆明 650102;4.云南快大多畜牧科技有限公司,云南 玉溪 653100)

按照我国农业农村部的规划部署,2020年7月饲用抗生素及化学合成药物将退出畜禽水产饲料中的使用,因此近年来广大动物营养学家与饲料企业骨干持续在探索“替抗”的各类方案。鉴于饲用抗生素的使用效果,针对性应用各类“益生菌”“植物提取物”“酶制剂”“功能性糖类”等添加剂,进行替代抗生素的科学试验已有大量报道[3-8]。然而,以往这些替抗评估报道以科学试验效果为主,很少依据规模化猪场实际生产要求,进行养殖效益的综合评估[9]。显然,这不利于当前饲料企业与养殖企业考察与确定各类替抗产品及其组合方案的实际效果与效益。据此,本研究以3 个益生菌商业产品为例,创新设计“养殖生产效果综合排名”“养殖经济效益综合排名”两类指标,综合评价饲用益生菌替代抗生素在断奶仔猪饲料中的实际效益,以期该方法能够给饲料与养殖企业参考借鉴。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待试验评估的3个复合益生菌,由昆明某单位提供。经总菌数检测,益生菌1、益生菌2、益生菌3 的总菌数分别为7.95×109、6.90×109、1.13×1010cfu·g-1,且均没有检出大肠杆菌、霉菌等有害菌,因此可以用于本次无抗饲料应用的动物试验评估。总菌数检测的目是:统一益生菌在试验饲料中的添加量,以公平评估饲喂效果及养殖经济效益。

1.2 试验动物与设计

选择30 日龄断奶、平均体重7.84±0.17 kg 的LY(长×大)商品阉公猪360头,按照体重相近的原则分为5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72头。每个处理组有6个重复(6个保育圈),每个重复喂养12头试验猪。试验设计负对照组,无抗日粮组(试验饲粮中不添加任何抗生素或化学合成抑菌药物);正对照组,有抗日粮组(试验饲粮中添加吉他霉素和金霉素);益生菌组1~3 在负对照组试验饲粮基础上分别添加待评估的复合益生菌1、复合益生菌2、复合益生菌3。

基于以上总菌数的实验室分析结果,将待试验的3个复合益生菌产品在全价配合饲料中的添加量统一调整为5.0×106cfu·g-1(全价配合饲料),因为一般认为106~107cfu·g-1(全价配合饲料)益生菌能够发挥改善畜禽生产性能的作用[10-11]。这保证了本次试验评估替抗效果的科学性和结果的可推广性。

1.3 试验日粮

参照NRC(2012)猪营养需要标准,并结合云南省无抗饲料销售的实际情况,配制试验饲料(见表1)。试验饲料采用二次制粒工艺,保障益生菌的活性[12]。所有试验饲料在云南快大多畜牧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1.4 饲养管理

动物试验于2019 年7~8 月在云南西南天佑牧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进行。试验人员每天在饲喂前记录好猪舍温度、湿度,观察仔猪粪便、健康情况等。试验仔猪自由采食、饮水,免疫、消毒、保健等饲养管理程序按猪场生产安排进行。试验期28 d,即断奶仔猪30~58日龄。

表1 基础日粮配方及营养水平

1.5 分析与评估指标

生长性能数据以圈为单位,统计分析末重、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料肉比、腹泻率、死亡率等指标,具体见表2。依据生长性能的数据,结合云南市场饲料原料、仔猪售价的实际情况,进行以下养殖生产效果与经济效益的综合评估。

1.5.1 养殖生产效果的评估

创新养殖生产效果的评估方法,具体见表3。对5个处理组的“生长性能单一指标”进行排名;依据单一生长性能指标在规模化猪场实际生产中的重要性(一般顺序是“死亡率、腹泻率、日增重、料重比、采食量”),进行“养殖生产效果综合排名”[9]。

1.5.2 养殖经济效益的评估

创新养殖经济效果的评估方法,计算每天每头猪“饲料投入成本”“仔猪产出效益”“投入-产出”养殖经济效益等指标,进行“养殖经济效益综合排名”。为了计算以上3 个指标,本试验依据目前云南市场饲料原料与仔猪出售价格,假定以下条件:试验基础饲料配方成本4 044元·t-1,饲用抗生素投入成本36 元·t-1;为了评估替抗的饲料投入成本,本试验假定复合益生菌1~3 的产品单价与抗生素投入成本相同,也设定在36 元·t-1;当前(2019 年8 月)云南市场20~30 kg 仔猪销售价格较高为30元·kg-1。具体评估方法与计算值见表4。

1.6 统计分析

试验数据采用SPSS 统计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与多重比较,结果以“平均值”表示。

表2 复合益生菌改善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效果

2 试验结果

2.1 复合益生菌改善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效果与评估

复合益生菌改善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效果与评估见表2。

表2结果显示,益生菌组3 仔猪的末重、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与益生菌组1和2均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优于负对照组(P<0.05)。益生菌组1仔猪料重比与正对照组、益生菌组2和3 均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低于负对照组(P<0.05)。3个益生菌组仔猪无腹泻,正、负对照组发生较低比例腹泻。此外,试验全程没有死亡仔猪。评估复合益生菌在断奶仔猪生产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按规模化猪场评价断奶仔猪实际生产性能的单一指标“死亡率、腹泻率、日增重、料重比、采食量”的重要性排序,结合表2 的科学试验结果,进行生长性能单一指标排名,见表3;依据单一生长性能指标的排名,确定养殖生产效果综合排名,依次是:益生菌组1>益生菌组3>益生菌组2>正对照组>负对照组。

2.2 复合益生菌改善断奶仔猪养殖经济效益的评估

评估复合益生菌改善断奶仔猪的养殖经济效益见表4。计算每天每头仔猪“饲料投入成本”和“仔猪产出效益”;用以上二者的差值计算了“投入-产出”养殖经济效益;依据“投入-产出”养殖经济效益及增幅的数据,确定养殖生产效果综合排名,依次是:益生菌组3>益生菌组1>益生菌组2>正对照组>负对照组。

表3 复合益生菌改善断奶仔猪养殖生产效果的评估

表4 复合益生菌改善断奶仔猪养殖经济效益的评估

3 讨 论

中国饲料工业与畜牧业替抗的时限日益临近,促成了近年来大量替代抗生素的饲料添加剂在断奶仔猪上的科学研究,且大部分科学试验结果与结论均有一定的效果[1-8]。然而,当前现实养猪生产中却没有较为成熟的产品及其组合方案能够普遍推广应用[13-14]。主要原因是没有一套成熟的方案能够满足“饲料企业”“养殖企业”“全产业链企业”的多层次要求,科学并全面评价替抗类产品的真实生产效果与养殖经济效益,因为不同生产目的行业与企业对替抗产品及方案达到的效果和(或)效益的标准是不同的[15-16]。由此可见,创新一套满足“饲料企业”“养殖企业”“全产业链企业”多角度、多层次的综合替抗评估指标及体系,具有积极的科学意义与实际推广价值。据此,本研究以益生菌类产品为例,在获得生长性能数据的科学基础上,从养猪生产的每天“投入”与“产出”的角度,创新设计了“养殖生产效果综合排名”“养殖经济效益综合排名”两类指标,综合评价饲用益生菌替代抗生素在断奶仔猪饲料中的实际效益。

表2结果显示,末重、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3 个指标,益生菌组3 仔猪与益生菌组1、益生菌组2 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负对照组(P<0.05);料重比指标,3个益生菌组仔猪与正对照组差异不显著,但显著低于负对照组(P<0.05);3 个益生菌组仔猪无腹泻,正对照组、负对照组仔猪发生轻微腹泻。从以上几个生长性能单一指标分析,可以得出益生菌是“替抗”的良好选择,这一结论与以往的大量科学试验报道一致[17-20]。本试验创新了“养殖生产效果综合排名”这一指标。不同规模化猪场技术总监评价断奶仔猪实际养殖生产性能的标准虽有一定差别,但一般而言,均按以下单一指标重要性排序“仔猪死亡率、腹泻率、日增重、料重比、采食量”,去评估及确定替抗饲料添加剂的实际养殖生产效果。据此,本试验结合表2的科学试验结果,先进行生长性能单一指标排名(表3);依据单一生长性能指标的排名,确定养殖生产效果综合排名,依次是:益生菌组1>益生菌组3>益生菌组2>正对照组>负对照组。

必须从“饲料企业”“养殖企业”“全产业链企业”多角度、多层次确定替抗产品在断奶仔猪上应用的实际养殖经济效益。原因如下:“饲料企业”技术总监测重关注无抗饲料带来的配方成本增幅,即“饲料投入成本”。当前我国饲料企业激烈的市场(价格)竞争态势[15,17];“养殖企业”技术总监更关注新饲料(无抗饲料)产品给生产带来的“直观”效果,即“仔猪产出效益”。实际生产过程中,如何有效控制断奶仔猪生长迟滞、腹泻率及死亡率,一直困扰“养殖企业”技术总监们[18,20]。往往“全产业链企业”技术总监需要平衡集团内不同部门、不同子公司的“投入成本”与“产出效益”,即更综合地考虑某一替抗产品及其组合方案在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的“投入-产出”养殖经济效益[13,17]。据此,在表3基础上,本试验创新“养殖经济效益排名”指标(表4),评价3个益生菌替抗产品在断奶仔猪养殖中的综合效益。

表4“养殖经济效益”评估的创新是从实际养猪生产“每天”都在“投入”(饲料消耗、病死猪)与“产出”(仔猪增重)的角度出发,精确计算了每天每头仔猪投入复合益生菌后的“饲料投入成本”“仔猪产出效益”“投入-产出”养殖经济效益等指标,并最后进行“养殖经济效益综合排名”。表4 结果显示,“饲料投入成本”指标证明:即便假定或控制复合益生菌的投入成本与抗生素一致,但由于仔猪采食量的差异,3个复合益生菌产品的“饲料投入成本”均比抗生素组显著增加。这显然是目前“替抗产品及其方案”在“饲料企业”推广面临的最大难题[13]。“仔猪产出效益”指标证明,在没有仔猪死亡发生的条件下,仔猪更快的增重是“养殖企业”每天产出效益的关键。然而,目前我国规模化养猪场断奶保育阶段(断奶至30 kg阶段)死亡率3%~15%[17]。“投入-产出”养殖经济效益指标证明,计算每天每头仔猪的“投入-产出”经济指标,可以完美的解决上述疑问。综上分析,表4最终确定了5个处理组的养殖经济效益综合排名,依次是:益生菌组3>益生菌组1>益生菌组2>正对照组>负对照组。

4 小 结

本试验的3个复合益生菌产品能够替代抗生素保障仔猪良好生长性能,且创新应用“养殖生产效果综合排名”“养殖经济效益综合排名”两个指标评估表明,复合益生菌1和3优于复合益生菌2。

猜你喜欢
益生菌断奶经济效益
仔猪断奶后消瘦应采取哪些措施增肥
造价人员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中如何发挥积极作用
合理控制工程造价提高经济效益的探讨
仔猪断奶前阉割好处多
应用HyD在仔猪断奶早期可提高维生素D的效价
益生元和益生菌促进猪生长和健康
休闲产业的经济效益分析
园林绿化工程的经济效益初探
益生菌别贪多
神奇的小小肠道益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