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科研事业单位应收账款管理的探讨

2019-11-07 04:50江红
财会学习 2019年28期
关键词:科研事业单位应收账款

江红

摘要:当前,科研事业单位在民用产业领域发展迅速,收入增长的同时对应收账款管理认知缺乏,财务风险渐显。文章通过现状分析,揭示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并提出一些管理思路及建议,以期提升管理层意识,降低坏账风险。

关键词:科研事业单位;民用产业;应收账款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及事业单位改革的逐步推进,科研事业单位的运营方式不再是承担国家科研型号任务的单一计划经济发展模式,而是包含了除科研任务外的技术成果转化、民用产业研发等市场经济并存的复合型发展模式。民用产业经济规模的扩大使得应收账款风险应运而生,一些单位的应收账款规模逐年增大,坏账损失的风险逐年增高,大量营运资金被应收账款占用,这一突出问题引起了上级单位的高度重视,应收账款指标的监控成为近年来财务指标考核的重要关注点。

一、应收账款现存问题及原因分析

造成应收账款规模居高不下、账龄过长、坏账增加的原因主要体现在科研事业单位的“计划经济思想”和经营理念缺乏上,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单位重销售轻回款

长期以来,各单位均围绕着科研任务展开工作,项目拨款按计划按时下拨,偶有应收账款也是围绕科研项目发生且多为系统内单位,安全系数高,回款率近乎百分之百。近年来,随着民用产业的不断发展,为扩大销售积极拓展民用市场,单位开始大量采取赊销的方式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由于销售人员缺乏市场风险意识,重销售轻回款,应收账款的增长比例超过了该部分营业收入的增长比例,应收账款风险逐年增大,这一新生问题的出现,对各单位来说显然是“新鲜事物”缺乏有效的应对经验。

(二)单位应收账款管理粗放

对应收账款的管理,目前各单位能够做到定期统计客户的欠款金额,但是并未对账款做单项管理,这种粗放型管理模式不能准确把握应收账款的来款情况,容易造成信息统计错误且无法进行针对性的催讨工作,错过最佳追讨时间形成坏账。

(三)单位回款指标未纳入员工业绩考核

单位职工的薪资福利根据事业单位既定的工资模式制定,并没有真正与员工工作业绩挂钩。对销售人员来说,销售收入的增加成为员工增加奖金收入的重要来源,而应收账款的回款率高低却并未影响其奖金收入,这种不对等,也是加速应收账款迅速扩大的重要因素。

二、应收账款管理建议

(一)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

“无规矩不成方圆”,应收账款的规范化管理离不开制度的保障。單位制度的制定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明确财务部门及销售部门责任分工、明确客户信用管理要求、明确赊销的授权审批、明确应收账款内部对账及外部对账的方式及频率(包括询证函的有关管理要求)、明确销售政策、明确坏账核销手续等。

为提高回款效率,单位应将应收账款的回款情况纳入员工奖金考核制度,设置更加细化的考核体系,考核指标应包括:销售额、回款额、逾期款等,通过设置权重系数考核销售人员奖金的发放。

内控体系的完善离不开内控环境的建立。应收账款若要管理好,不仅仅需要制度流程来约束,纠正领导职工的观念意识更为重要,意识到位,制度规范行为的效果就会事半功倍。

(二)加强客户信用管理

建立动态的客户信用评价体系不仅是目前管理的需求,更是以后良性发展的需要。

1.对新客户的财务状况做基础调研,来确定是否与其交易。要求客户提供近年财务报表,提供报表的目的有二,一是对客户的短期偿债能力做出评估,短期偿债能力指标主要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营运资金比率、现金比率,资产负债率[1]等,结合行业平均水平评估企业的偿债能力;二是掌握客户的财务规模及经营状况,判断有无重大不可持续经营的可能性。

2.建立客户信用档案,对客户进行分类管理,单位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将客户分为四类:优质客户、良好客户、达标客户及高危客户;同时对每一类客户设置标准信用额度和信用期。

确定分类标准的指标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客户自身经济状况(参照上述第一点);二是交易情况,可以以年为周期,指标主要包括:年累计销售额、年底累计欠款金额、逾期欠款金额、年平均回款周期等,通过上述分析给予各指标权重通过最后得分进行分类。

3.客户信用体系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过程,至少每年进行一次适应性调整,防止坏账的发生。

(三)对往来款实行分区精细管理

为方便应收账款的及时收回,单位可借鉴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模式,设置折扣期[2];同时对应收账款进行精细化管理,鉴于应收账款笔数较多,可以利用信息化的手段降低管理成本。

通过前述对客户的分类,对每笔应收账款进行类别判断,以信用额度和信用期为两个维度,将应收账款分为六类(见表1),并针对不同类别采取不同的催收方法。

1. A、B类:此类应收账款的客户在信用期和信用额度内,如无特殊情况只需持续跟踪即可,对折扣期内的客户应告知我方的销售回款激励政策,争取在折扣期内收款。

2. C类:此类客户的应收账款在信用额度内,但已超信用期限,单位应密切跟踪并积极与对方沟通,在未收回款项之前或者收款计划未确定之前暂停向对方赊销,如无特殊情况,只允许现款交易。

3. D、E类:此类客户的应收账款在信用期内,但超过了信用额度,该部分客户应详细了解超额度原因及授权审批情况,如为临时批量销售,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仍需要继续赊销,避免出现大规模坏账风险;如有迹象表明客户为恶意大规模欠款,则必须清理每笔应收账款,逐一与对方核对并确定回收时间,降低坏账风险。

4. F类:此类客户的应收账款超信用额度且超信用期限,单位应立即降低客户信用等级。此类应收账款形成的原因及催收方法总结如下:

(1)单位销售人员未与客户经办人沟通还款事宜,对于此类应收账款,销售人员应立即梳理对方的每笔欠款详细情况,主动与对方取得沟通,要求对方在规定期限内还款。

(2)对方资金周转不畅暂时无法支付,对于此类应收账款的客户考虑到后续合作的可能性,应积极与客户的有关领导沟通协调。若为暂时性资金短缺则考虑适当延长收款期限及额度,要求对方提供较为明确的付款计划并留下纸质记录;若客户经营已存在困难,则要积极催讨该应收账款,同时搜集相关的全部过程资料,必要时刻在诉讼时效内拟采取法律方式催讨维权。

(3)双方掌握的欠款信息不对称,对于此类应收账款财务人员应会同销售人员认真梳理客户的订单信息及欠款信息,详细记录每笔订单的订单额、产生时间、还款时间、还款金额、欠款金额、银行支付凭据等,亲自到对方单位逐笔核对,对逾期账款要求对方立即支付。

(4)订单存在质量等问题,对于此类应收账款销售人员应积极联系对方商讨产品或服务的补救措施,待问题解决要求对方立即支付。

三、结语

总而言之,应收账款的管理是科研院所事业单位推行民用产业发展中重要的一环,单位要更好的融入市场经济,应提升管理意识,完善管理方法,进而降低财务风险,促进单位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华春燕.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管理研究[J]. 财经界,2018(23):107-108.

[2]苏志远.国有煤炭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策略探讨[J]. 财会学习,2018(22):129.

猜你喜欢
科研事业单位应收账款
关于科研事业单位内控现状及改革发展的解析
科研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工作的电子信息化状况浅析
科研事业单位借助互联网+强化全面预算管理的对策
科研事业单位经费内部控制研究
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浅析应收账款的产生原因和对策
ERP系统使用提高事业单位管理效率初探
刍议企业应收账款管理
浅谈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