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非“双一流”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的实践教学研究

2019-11-07 04:50王建兵
财会学习 2019年28期
关键词:会计学专业本科院校双一流

摘要:高等院校会计学专业的教学活动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环节。实践教学因其独有的自主性和创新性的特点,对于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和架构完整的知识体系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旨在针对新时代背景下非“双一流”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革思路。

关键词:本科院校;双一流;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

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开幕。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新时代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2018年6月21日,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出席并讲话,他强调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要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造就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一、新时代背景下会计学专业的发展现状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会计学专业是我国教育层次最为全面的专业之一。从中职学校、高职院校到本科院校,从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生到博士生,都能找到会计学专业的“身影”。高教大计、本科为本,本科不牢、地动山摇。本科教育在高等教育中是具有战略地位的教育、是纲举目张的教育。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角度看,各高校都应准确定位本校会计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制定适当的人才培养方案对培养目标进行有效支撑。应用型本科院校由于处于高等院校的中间层次,在会计学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的定位和实施方案的制定上,既不能“重理论,轻实践”,将自己上升为研究型高校,也不能“轻理论,重实践”,将自己下探为高职院校。本文主要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

二、非“双一流”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

(一)“双一流”工程对非“双一流”會计学专业的实践教学产生冲击

2017年9月21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正式确认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共计137所,其中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A类36所,B类6所),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双一流建设学科共计465个(其中自定学科44个)。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主体部分的非“双一流”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会因为“双一流”工程的启动,在高等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受到诸多因素影响。迫于诸多压力和挑战,许多非“双一流”本科院校将自身定位为应用型高校,在制定本校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往往忽视各专业的本质差别,采取限制学分总数和理论教学比重等“一刀切”的做法,不考虑会计学专业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的事实,从而使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的目标和特点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无法有效彰显。

(二)实践教学的模式相对固定,内容单调

据调查,目前非“双一流”本科院校会计学本科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主要由课程实验、课程设计、校外实习和毕业论文四个内容构成。由于会计学专业的学生往往较多,且实习内容不可避免会涉及企业的“商业秘密”,因此校外实习基地在接收学生实习时存在一定难度,从而使校外实习往往演变为“走马观花”。在实验环节,手工操作和软件实验由于简单化和程序化的特点,学生往往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进而影响其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课程设计环节,由于许多教师将课程设计简单地理解为作业的练习,忽视设计内容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从而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不到培养。

(三)“双师型”的实践教学师资力量有待进一步加强

在推进非“双一流”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过程中,“双师型”教师的作用日益突显。然而,很多非“双一流”本科院校教师来源单一,“双师型”教师比例低下,且老龄化严重,难以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会计学专业的专任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和科研中,存在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的现象,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会计学相关理论的研究相对来说易出成果,而实践教学的成果往往缺乏评价标准;另一方面是由于高校教师的学历要求,从而使缺乏实践经验的硕士生和博士生毕业后直接从事会计学专业的相关课程教学,因而使实践教学的质量受到一定影响。

(四)就业的压力和毕业实习的矛盾使毕业论文的质量得不到保证

毕业论文是会计学本科专业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一次系统训练和检验过程,它是会计学本科专业教学的重要环节,其质量的好坏往往是衡量高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评价内容。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选择安排在大四的下学期进行,而这段时间也正是学生找工作的时间。在高校毕业生规模较大的背景下,非“双一流”本科院校的学生就业压力有所增加,从而使学生这段时间瞻前顾后,很难抽出时间收集和整理文献,从而使毕业论文的进度和质量均受到一定影响。

(五)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拟合度有待进一步增强

非“双一流”本科院校由于其自身处于本科教育的“第二梯队”,在制定会计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时既要加强会计学的理论教学,同时也要加强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理论教学环节上,由于院校自身的应用型定位,从而使理论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受到影响;实践教学环节上,由于会计学专业的技术性特点决定了本科的实践教学和高职高专的实践教学不可避免地存在雷同现象。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存在割裂现象,拟合度尚待优化。

三、非“双一流”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思路

(一)深化非“双一流”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研究

高等院校承载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等多重任务,但中心工作是人才培养,即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不同的高校基于历史传统和现实基础的不同,其发展定位往往会有所不同,其人才培养的目标也必然存在差异。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成败。非“双一流”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应该是面向企业,服务地方经济,因此非“双一流”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在制定自身的人才培养方案时,要结合本校的特点和本地区的经济现状,从而使实践教学体系的架构更具针对性。

(二)丰富实践教学方式,拓展实践教学内容

在安排会计学专业的实践教学时,要不断丰富实践教学的方式,竭力不使实践的地点和时间固化,要鼓励创新实践教学形式。校外实习时,可采取学生分组、分批去实习基地实习,这样不但可以减轻校外实习基地的压力,而且可以提升学生的实习效果。课程设计环节,教师要尽量避免将设计内容作业化,应多设计有创新、创意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完成,比如可以通过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阅读和讨论让学生深刻理解财务报告的意义、构成以及会计准则的内涵。此外,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加强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和科研规范的教育。

(三)加强会计学专业“双师型”师资力量的培养

高校的人事和教务部门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鼓励“双师型”教师的成长。在教学考核中,应强化实践教学的评价地位;在薪金待遇方面,应将实践教学置于和理论教学平等的地位,从而形成合理的政策导向,鼓励和支持教师实践教学中的创新。会计学专业的专任教师应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主动参与企业的横向合作,强化实践知识的学习,努力将实践知识运用到教学活动中,从而稳步提升实践教学的质量。

(四)努力营造良好的实践教学环境

实践教学环境的环境包括校内环境和校外环境。在校内环境的建设上,要增加会计学专业实验室的投资力度,提高模拟软件的仿真效果,并应利用网络技术和实现与相关高校资源共享,积极拓展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方式。在校外环境的建设上,要积极发挥高校的人才优势,广大教师和学生应积极地为地方企业提供社会服务,比如开展新会计准则解读、财务管理咨询等活动,这样不仅可以为校外实践基地的建立创造条件,还可以为会计学专业的实践教学提供有效的资源支撑。

(五)积极提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拟合优度

2018年1月,教育部发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明确了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教学条件、质量保障等各方面要求,是所有专业应该达到的质量标准,是评价专业教学质量的基本依据。高等院校的竞争,本质上来讲就是人才培养质量的竞争。非“双一流”本科院校应立足于自身定位,会计学专业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要强化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拟合优度研究,力求两者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比重、衔接和拓展上寻求突破。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理论教学毕竟是主导性的,没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即使實践能力再强也无非是“技术工人”而已。本科教育的层次要求决定了会计学专业在培养学生时不能因噎废食,在完善实践教学的同时应强化理论教学的指导作用,从而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实践教学是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同时良好的实践教学也是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非“双一流”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的教师应更新教学观念,改进实践教学,不断提高会计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质量,努力培养出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下的专业人才,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刘金彬,等.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新探索——以成都大学会计学专业为例[J].财会通讯,2019 (3).

[2]王群.“双创”视角下地方本科院校会计人才培养的思考[J].汉江师范学院学报,2019 (4).

[3]许绍双.新时代地方应用型高校会计学专业建设的探讨[J].皖西学院学报,2019 (2).

[4]王建兵.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的相关思考[J].管理观察,2009 (1).

猜你喜欢
会计学专业本科院校双一流
浅析河南高等本科院校智力服务型旅游人才的培养
本科院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探讨
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物理教学改革探究
会计学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探讨
民办高校本科会计学专业核心课程建设
会计学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生物工程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
浅谈中职学校如何培养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