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与音乐情感的培养

2019-11-07 09:14秦凝艳
艺术评鉴 2019年18期
关键词:审美初中音乐情感

秦凝艳

摘要:音乐审美教育具有情感性特征,它使受教育者通过亲身的情感体验,达到以美感人,以情动人的目的。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审美情感教育是音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可以充分发掘音乐教材中的审美因素,激发情感体验;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注重情感投入,以情激情;优化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实践,深化学生的审美情感体验;用艺术的魅力多层次、多角度、多维度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体验,实现“涵养美感、和谐身心、陶冶情操、健全人格”的教育目标。

关键词:初中音乐   课堂教学   审美   情感   学生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18-0087-02

《音乐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把“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放在首位,并指出:“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1]初中学生处于青春期,对审美有了强烈的要求和追求,但审美情感方面的素养缺乏科学性和鉴别性,非常懵懂,只具备了感性认识,并且泛泛多变,需要正确的引导和科学的学习。所以,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可以注重对学生审美教育的培养,引导他们和谐的成长。《音乐课程标准》把“涵养美感、和谐身心、陶冶情操、健全人格”作为课程“总目标”的重要内容。可见,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是离不开情感这一因素的。通过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打开智慧,激发思维,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形成对美的认识和追求。初中音乐的审美教育无疑要把审美情感教育的任务放在首位,所以初中音乐教师肩负着对学生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科学正确全面发展的责任。音乐审美教育具有鲜明的情感性特征,它使受教育者通过亲身的情感体验,感染了一定的情绪,产生情感共鸣,形成积极的审美评价,使思想得到陶冶,达到以美感人,以情动人的效果。那么,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音乐情感呢?笔者结合课堂实践,谈些个人的体会。

一、充分发掘音乐教材中的审美因素,激发情感体验

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音乐本身具有自律美,它以优美的旋律、明快的节奏、丰富的和声等构建美的形象,以其特有的情感打动人,激发人的情感。音乐美,即是一种特殊的情感表达方式。如从“鲜花调”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民歌《茉莉花》,各地方形成了不同的特色,抒发了不同的情感。北方《茉莉花》高亢、激越;南方《茉莉花》清新、柔美。教学中,教师应善于挖掘音乐作品中丰富的情感内涵,引起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例如在《长江之歌》一课的教学中,笔者先让学生谈一谈在现实生活中对母亲河的了解,接著聆听乐曲旋律,自由发挥想象,用语言来描绘乐曲中的长江。然后要求学生配合乐曲旋律朗诵歌词,通过快与慢、强与弱、高与低、长与短、平静与激动等各种因素的感受,来表达作品的情感。同学们深深地被乐曲中起伏跌宕、激情澎湃的旋律所震撼,层层递进的感受到母亲河热情而雄伟的气势。学生演唱时,自然的流露出了对长江的赞美之情。所以,歌曲内容、时代背景是学生情感体验的源泉。通过挖掘音乐教材中的审美因素,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有效实现了学生涵养美感、和谐身心、陶冶情操的教育目标。

二、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注重情感投入,以情激情

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要“以音乐为本,以学生为本,要鲜明地彰显出以美育人”的独特价值。[2]情感是音乐审美过程中最活跃的心理因素,也是进行审美教育的关键因素。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有句名言:“对音乐的理解,与其说是一种智力的过程,不如说是情感的过程。”教师是培养学生审美情感的桥梁,是学生与音乐之间沟通的翻译。教师把音乐美的音符鲜明、生动、形象地敲击出来,引导学生欣赏,让学生接受审美情感的感染和熏陶,进行审美情感的激发和教育,促进学生的积极发展。教师在教学中不仅可以将蕴含在作品中的情感向学生倾诉,让学生体验,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和感受。而且,初中音乐生态课堂注重学生的自我发现,亲自感悟,独自体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积极发展。教师的深情示范是最具魅力的教育,可以让学生自主感悟和内化,帮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也是进行审美情感教育和提升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真情投入,即使有过硬的演唱和演奏技能,也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丰富的情感表达,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精神力量。比如教师在用葫芦丝吹奏《月光下的凤尾竹》时,如果没有营造出一种让人陶醉的情境,学生又怎能“欣赏”到傣族那迷人的孔雀舞呢?所以,教师只有用发自内心的真诚,以深入人心的情感投入进行教学,才能使学生产生心理共鸣,达到“动之以情,以情激情”的效果。

三、优化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实践,深化学生的审美情感体验

《音乐新课标》中强调:要注重在音乐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词曲作家创作的音乐作品,在思想上蕴含了深刻的涵义,它是以具体载体来表现某种情感的。歌曲词义、时代背景赋予音乐内容的确定性更为情感体验提供了宽广的通道。在初中音乐生态课堂中,创设一种与音乐情感相和谐的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的情感投入,深化他们的审美情感体验。帮助学生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理解音乐的内涵,引导学生寻觅审美情感的源头,容易产生共鸣,激发内心真切的情感体验。如果缺乏这一步,学生就只能是对音乐进行感性的体验,内心思想不参与,缺乏精神活力,审美情感体验浅表化,不深刻,易转移,甚至忘记。我们要优化课堂教学实践,引导学生对音乐作品的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共鸣,引发学生的审美情感,促进他们人文素养全面的发展。所以,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需开展广泛多样、生动活泼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音乐情感和自己内心情感的表达能力,引导学生把音乐情感和自己的情感融为一体,并能动的表达出来。在音乐活动中,我们经常用歌表演、编配歌词、打击乐伴奏、律动等来加深学生对歌曲的理解,让他们更好地体验音乐、表现情感。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情感是音乐的本源。在实践活动中创设一种与音乐情感相和谐的氛围,学生的情感会很快的投入,把自己的理解、感觉用音乐语言表达出来。针对这种情况,笔者根据歌词内容,创设一种与之相应的情境,让学生更好地体验音乐、表现音乐。

四、用艺术的魅力多层次、多角度、多维度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体验

罗丹说:“艺术就是情感。”情感更多地来自于内心的体验。现实生活中,音乐常常与其他艺术门类,如诗歌、戏剧、舞蹈、影视、美术等结合在一起,这些艺术门类所表达的形象,大都具有视觉的可感性或文学的语义性,恰好与音乐情感表达的概括性和艺术表现的非具象性相互补充。波兰音乐美学家卓菲亚·丽莎说过:“音乐较其他艺术更为强烈地倾向于同其他类型的艺术相结合,特别是同语言的、舞蹈的、戏剧等艺术相结合,从而使音乐作品中所表现的情感内容能更加明确,使这些内容同其客体的联系更加鲜明。”要“找到真正有利于所有学生健康成长的普遍性的审美元素并加以汲取。”[3]所以,在欣赏吕其明的管弦乐合奏《红旗颂》前,笔者先播放《红旗颂》的成品舞蹈,要求学生注意演员的表情和激情。在舞蹈演员肢体语言的描绘中,加深了学生对乐曲内涵的理解。学生直观的感受了革命烈士用生命和鲜血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增添了学生对历史的一份凝重感和敬畏感。再结合著名画家董希文的油画《开国大典》,通过师生之间对油画结构和色彩的分析,展望新中国的辉煌前景。在本课中,融合相关舞蹈和美术,不同程度地刺激了学生的感官,使他们无不沉浸在历史的特定意境中,从而激发他们内在的爱国主义情感。同时,学生也领悟到更多艺术的魅力。但要注意的是:无论结合任何一种艺术形式,一定要以音乐为主并建立联系,做到综合有“度”。

此外,在初中音乐课堂中对学生音乐审美情感的培养,还需关注他们在生活中情感的积累和沉淀,丰富学生的生活阅历和知识结构,让学生的情感表现更为真实、更为生动、更有内涵。总之,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进行审美情感的培养,需要每位音乐教师不懈地努力和积极地探索。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0.

[3]浦利华.音乐审美教学中的普适性审美特征阐释[J].中国音乐教育,2017,(09):18-22.

猜你喜欢
审美初中音乐情感
情感
台上
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
节奏训练在初中音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试论师生互动教学在初中音乐课堂的应用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职业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探微
现代陶艺教学特点研究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