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一梦盼洮河

2019-11-09 13:37史徳翔
飞天 2019年10期
关键词:工程

史徳翔

那一年,陇中旱原又是天上盼不来一朵含雨水云彩的酷夏。烈日毫无遮拦、不讲情面的朝地面喷“火”,靠天吃饭的庄稼人,回忆下一场透雨的感觉竟是那样渺茫与遥远。树上鸟儿的鸣叫声越来越稀疏了,山坡上一片花不花草不草的模糊景象,夏、秋两季庄稼绝收已成定局。退耕还林栽在山坡水平台上永远长不高的“老汉树”,烈日下散发着焦糊味儿的树叶,一片又一片从树梢上痛苦地往下跌落……

在这方极度干旱的土地上,被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水”字摆布着的几百万父老乡亲,殷殷以待、翘望洮河水的心情已急切到极限时。任引洮工程规划总工程师的同乡,一道电波从北京传来了一条对陇中旱原来说感天动地的消息:

2006年7月5日11时,国务院批准了甘肃省关于引洮工程的立项报告。

闻听这梦幻般的消息,不知为什么,瞬间,我思念起了生我养我的那方土地上,取名“洮河”的女儿家们。——那是我年少时最伤感的记忆:一个个初长成的“洮河”女,从这方以水窖蓄水深浅论嫁的苦地方,相互拉扯着、沿着细君公主和亲乌孙王的丝绸古道远嫁到西域去了。命运无可奈何地扯断了我梦中那根“青梅”情思的红线。我默默地扳着指头,1958年“引洮上山”工程开工,到1961年被迫停建时出生的“洮河”女们,如今已是年过半百的母亲了。一回首,鬓已成霜,怎叫人不爱怜而牵肠挂肚!

我总是把感恩的目光投向青藏高原西倾山东麓的草原湿地,那里:青翠的绿草间蠕动着明澈的涓涓细流,似仙女柔指拨响的琴弦,清波细浪,汩汩潺潺,一刻不歇地落入与天下黄河第一湾水脉相连的尕海湖。尕海湖,如黄河母亲嫁出的女儿,在那里宁静地哺育着洮河的血脉之源。水出天光云影的尕海湖,便向东北奔流,过岭越峡、迎溪流、纳飞瀑、拍岸激石,直达素有“旱码头”之称的岷州古城而折流北去。至遥远的恐龙留有数枚足印的永靖刘家峡,便融入黄河母亲的怀抱,流程673公里,年径流量53亿立方米。

洮河,是黄河的主要支流。清凌凌的河水,是上苍恩赐陇中旱原皇天之下、后土之上一道令人无限敬畏、魂牵梦绕的盛景。她用一河母乳滋养着两岸的连绵山脉与芸芸众生;酿造了两岸以马家窑彩陶文化为代表的绝代风华;谱写着“天下洮河富临洮”——以庄稼穗浪为主色调的系列华章……

1958年,中国时空跨入了一天等于20年的“大跃进”时期。是年6月17日,甘肃陇中旱原一万多民工云集岷县古城,欢歌载舞,锣鼓喧天声中拉开了誓把洮河引上山的动人序幕。第二天,《甘肃日报》社论激情地写道:“20万民工组成了长年基建大军,山山扎寨,步步为营,高举红旗,漫卷西风,高唱征服大自然的战歌,摆开了气势磅礴的千里长阵……劈高山,平大岭,填深沟,命令波浪滚滚的洮河驯服地流上华家岭,流上董志塬。”

6月19日,《甘肃日报》头版以《震惊中外的工程,英雄人民的干劲——引洮工程将在两年内完成》的大红标题下描绘引洮上山的宏伟蓝图是:“洮河水西起海拔2250米的岷县古城,越崇山峻岭,奔流至海拔1400米的庆阳董志塬,全长1100公里。”,“每秒150立方米的流量,将使沿渠线23县的2000万亩旱地变成水地”。届时,“山顶稻花香、米麦堆满仓,电站林立、舟船往来”,如此美好的愿景不仅让祖祖辈辈在干旱中挣扎的陇中人民心驰神往,而且全国也为之震动,《人民日报》在第一时间刊发了消息:《惊天动地的引洮工程开工》……

然而,经过三年“万众一心”劈山开渠的艰苦实践,证实了这项仅用一个多月草测和三个多月简单准备的工程,是严重脱离工程规模浩大、技术难题无法解决、国力民力不支等实际的空想,1961年6月被迫停建……三年建设投劳6000万工日,耗资1.6亿元。人们用血汗留下了一道道劈山开渠的废墟,成为大禹以降甘肃治水史上一次历史性的重创!——这是一次用汗水和泪水铭刻于陇中人民心中期盼洮河水的梦想;更是旱原人民为了活下去唯一看得见有盼头的希望!

引洮工程下马的伤痛似乎远去了,但无法动摇靠天吃饭的陇中人民期盼洮河水翻山越岭而来的念想!1973年,陇中大地连续两年不落雨雪的极度旱情惊动了中南海。当时主政甘肃的宋平,眉宇间深藏着忧郁之情,急切向周恩来总理汇报定西人民缺水、断粮、少衣穿的生活境况:“……连续22个月没下过透雨,旱原上黄土沟壑一片枯焦。一些地方几年来颗粒无收,农民靠剜草根剥树皮充饥,成千上万的农民背井离乡,逃荒要饭去了……”在全国上下饿着肚子说假话的年代,听着宋平同志的如实述说,抱病听取汇报的周恩来总理剑眉紧蹙,泪水顺着他憔悴的脸颊往下滚落……

周总理办公室的灯光一夜又一夜融进晨曦中。他紧急部署国家有关部委拨款、调粮、运送军用服装被褥,急救陇中人民于水火的同时,向宋平仔细询问了是否可引洮河水的情况。成竹在胸的宋平,“翻阅”了1958年引洮失败的历史篇章后,坚定地说,如果把工作做扎实,工程搞小点,还是可以搞起来。周总理说:“那就搞小点,解决水的问题。”于是,1973年9月编制了《新引洮工程勘察汇报提纲》,重新拉开了引洮工程规划论證的序幕。

历史永远记住了这一天:2006年11月22日,旱原人民把盼水的目光再次聚焦在甘南卓尼波涌浪叠的洮河岸边——九甸峡水利枢纽及引洮供水一期工程在这里动土奠基。陇原儿女梦寐以求半个世纪的救命工程,终于在这里拉开了全面建设的帷幕。

忆当年,引洮工程决策者将旱地变水浇地、多打粮食为终极目标。看今朝,审时度势,将工程重点确立为人畜饮水、保护生态环境,同时发挥灌溉、发电、防洪等综合功能。当年是铁锨、镢头、手推车,人海大会战,如今是大型机械,遇山掘洞穿山而过,跨沟渡槽凌空飞架。50年前想象的是沿山梁开凿500公里的山上运河,50年后是洞穿18架大山与跨沟渡槽相连的一条地下长河。参建各方,同心协力,历时8年苦战,一座蓄水9.43亿立方米的九甸峡水利枢纽及引洮供水一期工程全面竣工。源头活水,从九甸峡绵延数十公里的高峡平湖出发,滚滚滔滔,进入黄土高原之中110.5公里的总干渠,穿山越涧,分水146.2公里的干渠,碧波清流直达总长354公里的支渠及城乡供水管线,进入定西、兰州、白银三个市7县(区)的千家万户。年引水量2.37亿立方米,156万人喝上了清澈香甜的洮河水,发展高新农业灌溉面积19万亩。

引洮二期工程,从一期工程末端的陇西马河镇引水,延伸至素有“天河注水”美誉天水市辖属的甘谷、秦安二县,直达平凉市的静宁,工程渠线总长约571公里,设计年引水量3.13亿立方米。引洮一、二期工程渠网将覆盖定西、白银、兰州、平凉、天水5大市辖属的11个县(区)、500多万人的用水区,将从根本上改变甘肃中部旱原祖祖辈辈极度缺水的状况。

引洮一梦50年,终于在21世纪初梦圆陇中旱原。滔滔水声中拉开了千古旱原变绿水青山、走向金山银山的大幕!

2000多年前,孔圣人站在滚滚东去的河岸上,道了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从1958年6月17日引洮上山工程上马,1961年6月因国力贫弱而被迫停建,到2006年11月22日再度上马,一回首,洮河流水送走了陇中旱原50年荒山依旧、靠天吃饭的心酸岁月。

此刻,迎来了洮河水的农家庭院,在欢声笑语中绿菜红花不约而同地蓬勃了起来。喝上了甘甜的洮河水,谁能忘记祖祖辈辈在十年九旱的土地上耕耘的艰辛;谁能忘记靠窖水度日的穷苦光阴;谁能忘记一辆拉水车被一头老牛拦截,“强夺”了半桶水,护着快渴死的小牛喝完、自己却黯然离开拉水车的情景;谁能忘记为了引来洮河水,数万父老乡亲洒在黄土沟壑的血汗、留在山野间一个个心不甘的灵魂;谁能忘记50年翻山越岭的勘测论证,倾注了多少水利专家的心血与智慧,留下了多少志士仁人奔走呼吁的足迹;谁又能忘记多少个不眠之夜啊,中南海的灯光辉映着陇原省城的河声塔影……

我在沉思,新时代造福百姓万民的引洮工程,千百年后,仍如李冰父子道法自然、造就的都江堰一般福泽民生的话,历史将会以无言的“綠水青山”为洮河的再造者树一座与水同在的碑石!

2013年2月3日,习近平主席登上了引洮工程的黄土高坡,眺望干涸的旱原,他深情地说:“引洮工程是造福甘肃中部干旱贫困地区的一项民生工程,工程建成后可解决甘肃六分之一人口长期饮水困难问题,工程的建设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他告诫主政者:“民生为主、治水为要,要尊重科学、审慎决策、精心施工,把这项惠及甘肃几百万人民群众的圆梦工程、民生工程切实搞好,让老百姓早日喝上干净甘甜的洮河水。”习主席的一席教诲,紧贴着陇中人民盼水如命的心啊!引洮工程建设管理者结合陇中实际,用习主席“两山论”的智慧与“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的仁善思路定位:“洮河水是扶贫水,生态水!”一语中的!陇中人穷,就穷在一个“水”字上,祖祖辈辈家居荒山秃岭,为水而歌,为水而哭;为水而死,为水而生!这条不忘初心,谋划了50年,穿山跨涧而来、流金泛银的地下长河,为改变陇中数百万人的贫困命运,奔向风调雨顺,万物峥嵘的新时代奠定了永恒的基石!以绿水青山为底色,描绘一幅金山银山的美丽画卷,是新时代赋予水利人“盛世”治水的独特使命!

走近尕海湖,抬望眼,苍山邈远,水天茫茫,姿态各异的水鸟,三五一群,从水中央正迎着我的视野快速游弋而来。这便是洮河的源头活水,也是鸟的天堂。令人安慰和感恩的是:在“两山论”对自然的敬畏与友善中,眼前的尕海湖,遭遇几经干涸的磨难后,水面却由上世纪90年代初的5平方公里,增加到现在的20多平方公里。在全球水资源红灯频频的当今,尕海湖显露出湖水扬波的吉兆,令人无限感慨这方水源地不忍抛弃人类的天高之恩,水阔之德啊!

此刻,透过无云无雨的高天,眺望西域,我心绪如潮,不由得泪水再一次模糊了我的双眼。母乳般珍贵的洮河水从我久旱的心中安然流过,我要告诉远在天山脚下的“洮河”们,当大雁南归、秋香遍野的季节,回到你们当年想离开,如今盼归来的娘家时,你们曾为之流过泪、洒过汗水的故园,迎接你们的将是一派渠水淙淙,林木蔽日,穗浪摇云,瓜甜果香——“天下洮河富旱原”的醉人景致……

猜你喜欢
工程
1952-1958年赵县安济桥修缮工程回顾
一图看懂宁波金融“五强”提升工程
广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之重大(点)工程
走进数学
高速透平真空泵工程应用
工程索赔中博弈模型的探究
工程索赔中博弈模型的探究
工程转包给别人出了事故我承担多少责任?
泛滥的“工程”
公共雕塑艺术工程实施监理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