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最窈窕

2019-11-09 13:37田华
飞天 2019年10期
关键词:支书窑洞庄子

田华

2019年夏天,我去云崖村采访。

这天上午,我和县文联的小周干事乘坐镇政府送我们的车向云崖村进发。云崖村地处绵延的群山深处,一路走来,仿佛进入了无边无际的青纱帐,这里的农民靠广种玉米和饲养牛羊过日子。车子在盘山路上行驶半小时后,依稀可见云崖村。远远望去,一条小河随山势蜿蜒东去,几十户人家散布在河两岸,随后是下山路。大约又是半小时的车程,山坡上的牛羊和鸡犬相闻的村舍渐次出现在眼前,这样的画面简直就是一幅浓淡相宜的写意画,云崖村的日子是恬静闲散的。

云崖村整村搬迁在即,像细流汇入江河,这个地广人稀的村庄很快要并入到几十公里外一个叫春风的新村。我带着淡淡的惆怅走近它,希望能为这古朴美丽的村庄留下影记。

因采访工作未完,晚间我们住在李旺支书家,支书头戴矿灯从外面检查灾情刚回家。几小时前,这里下过一场暴雨,暴雨导致了停电。支书对我们说,全村28户没有一家受灾的。现在我放心了,情况也报上去了,咱们可以喝酒谝闲传了。

在灯火繁华处待惯了,山村幽黑寂静的夜晚反倒叫人兴奋。桌上点起蜡烛摆上凉菜,我和小周同支书夫妇山南海北地胡聊。李旺支书四十六七岁,黑脸大个子。闲谈中得知,他在西藏当过兵,去深圳打过工,回乡后一直担任村支书到现在,是县市两级人大代表。通过短暂的接触看得出,李旺支书在村上很有威信,属于敢作为有担当的那种类型。特别是近两年,云崖村被定为异地整村搬迁集中安置村后,李旺支书从参与最初搬迁方案的制定和新村选址、到挨家挨户做村民的思想动员工作,再到新村开工建设。事无巨细,样样他都亲力亲为,为大家的事操碎心跑细腿,付出的心血有目共睹,在村民中口碑很好。

李旺支书说,下次你们再来,云崖村还在,因为有少部分人要留下来种庄稼养牲口。但大多数人就已经搬走了,等于这个村子消失了。我说,新村不是叫春风村吗?我来之前去看过,多好的一个地方呀!不过是改名的事,就像你现在叫李旺,说不定之前叫李猫儿什么的,怎么能说村子消失了呢?李旺笑了说,云崖村是云崖村,春风村是春风村,谁也代替不了谁。我说对,是不能代替,有记忆在里头。李旺说,现在这一两代人还记得云崖村,若干年后谁会知道这里曾经的样子曾经的人和事呢?所以他还想再说说村子里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希望我们回去好好写写云崖村,留些文字给后人看。支书说,我给你们讲讲我们村一户人家几辈人修庄子的故事。

爷爷年轻时领着奶奶,担着一双儿女逃荒到了云崖村。这里人烟稀少,到处是荒地,爷爷想,只要有两只手勤劳肯干,在这里保准饿不死,他们选择留下来。

起初,一家人借住在人家废弃的一只烂窑里,扎稳脚跟后,爷爷寻思着要修一处地方。因为借住别人的终归不是长久之计,何况又添了两个孩子。爷爷看中一处面沟背山向阳的崖面,准备在这里修一处明庄。

支书说,以前哪有条件盖房子,修住处都是挖窑洞,我们这里叫修庄基。修庄基分两种:一种是暗庄又叫阴庄,就是在平地上挖出长方形的大坑做院落,在向阳的崖面上掏出住人的窑洞。这种庄子修起来讲究较多,除了要修正窑、偏窑、高窑,还要修供人出入的胡同和渗水坑,取土量多工程浩大,修起来非常困难。另一种是明庄,就是找现成的崖面,借助原有的自然条件在崖上面挖出几孔窑洞,然后打一圈土墙围出院落就算修成了。这种庄子修起来最省事,爷爷人单力薄,只能选修明庄。

请不起窑匠,只能是爷爷自己动手干。幸亏他以前在老家跟人学过几年挖窑洞,多少算懂一些。请风水先生看过字向择了日子后,就开始破土动工了。爷爷腰上系着拉绳,像蜘蛛侠一样吊在半空中,爬在崖面上一點点往下修。崖面修平整后,紧接着就勾出窑洞的大致轮廓,然后一天一点小心地往外掏土。等脚下的土堆得足够多了,他又从高处吊下来,肩上勒着绳子用独轮车将土一车车推出去倒掉。

近一年多的时间里,爷爷除了干农活,其余时间全用来修庄子,就连吃饭也是孩子们送去的。爷爷的心里充满了希望,他是在给一家人修庄基呀,这是一项多么宏伟而且重大的工程啊!他觉得自己浑身有使不完的劲,觉得苦和累简直就不算什么。可他毕竟是个吃粗谷面淡饭的人,干这么繁重的活,怎么能不累呢?有时实在撑不住了,他就躺在刚挖出来的湿土上,舒展一下自己酸困僵硬的腰身小睡一阵。但往往刚迷糊着,马上就会被自己惊醒。他不敢贪睡,因为他总觉得自己头顶上有另外一个清醒的他在叫他醒来,醒来后爷爷又继续接着干活。

一年后,爷爷修好了三孔主窑,打了一圈土院墙,他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庄子,一家人高高兴兴地搬了进去。支书松了一口气说,爷爷一家搬进新地方后,修庄子的工作并未彻底结束,住人的窑洞有了,还得修两只偏窑用来圈牲口装柴禾。爷爷又利用农闲时间开始挖偏窑。那时候他的大儿子满仓十四岁,小儿子八岁。小子不吃十年闲饭,俩兄弟也能帮忙了,所以这两孔窑洞挖得很快。眼见就要挖成了,可谁能料想到……支书喉咙有点噎,他用筷子拨了拨蜡上的烛花说,谁能料想到,就在第二孔偏窑马上要完工时,窑洞突然发生了塌方。爷爷被轰然而下的窑顶埋在了下面。那一年爷爷35岁。

讲到这里,支书沉默了,他点燃一根烟吸了起来,看起来他心里不大好受。我和小周被他的故事吸引了,忙问他后来怎么样了?一根烟吸完后,支书接着讲。

爷爷去世几年后,两个儿子相继成家。这对一个孤儿寡母的家庭来说,多少算是一种安慰。可紧接着新的问题又来了,兄弟俩各自成家,又先后添了孩子,家里原来仅有的三孔窑洞无论如何也住不下这么多人。树大分叉,该是分家的时候了,于是奶奶主持分了家。大儿子满仓分出去单过,小儿子一家和奶奶住在原先的窑洞里。

满仓又像父亲当年一样,面临着一个人修一处庄子的问题,而这次满仓居然还想修暗庄子。依当时的条件,修一处暗庄子对一个身单力薄的庄稼人来说,简直难于上青天,可是满仓并不惧怕。他手头虽然没有钱,但还是东拼西凑请了窑匠。等挖出大坑修好崖面后,剩下的活他自己干。

他在半空中挖几天土,下地来又往外拉几天土。那时候家里已经有了架子车,比起爷爷用独轮车往外推土条件好多了。他像一只孤独的老鼠,自己打洞自己扒土。面对如此庞大的工程,他时时感觉到自己的渺小和无助。但同时他又确信,再重的活,干一点少一点,最终他一定会把这些活全部拿下的。所以修那一处庄子,一直是满仓一个人干到了底。有时活干到了关键处,他干脆就住在新庄子上,吃冷馍喝凉水,他恨不得连夜里都不休息,只想尽快把庄子修成。

支书说,修三孔正窑两孔偏窑的一处地坑庄子,就是现在叫挖掘机来作业,也不是说拿下就能拿下的事。可一个干瘦的中年人,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凭着两只手,拼着命却修成了。为修这一处庄子,满仓拉坏了三四辆架子车,穿透了几十双布鞋,汗水蚀烂了一件件打着补丁的衣服。庄子修好了,满仓瘦得几乎失了人形。更糟糕的是,由于长期饥一顿饱一顿按时吃不上饭,再加上出力拼命,他从此落下了很严重的胃病,年纪轻轻就不能吃生冷的东西,而且还经常便血。便血这事起初家里人不知道,后来严重了他才说出来。那时日子穷苦,一来没钱,二来也没人把这病当回事。他总说自己肚子疼,后来才知道那是胃疼。

说到这里,支书停下不讲了,我和小周急于知道后来的事情,就催他快讲。支书喝了一杯酒后接着讲。

满仓在39岁上时患肠胃病去世了。去世前,父亲拉着儿子旺旺的手泪流满面地说,娃呀,以后就是住窝棚要饭吃,也千万不要一个人修庄子,爹这病硬是修庄基累出来的。不要学我和你爷爷,两个人,一辈子,为一处庄基,把命都搭上了……支书没有再说下去,借着烛光我看到他眼睛里雾蒙蒙的一片。

我说,旺旺后来怎么样了?支书换了根蜡烛说,父亲去世后旺旺辍学回家种地,后来参军去了部队。部队复原后在深圳打工,最终旺旺回到云崖村娶妻生子当了农民。

多年过后,政府修通了云崖村通向外界的第一条砂石路,旺旺也盖起了本村最好的房子。可是房子盖得再好,这里的条件总归是不好。娃娃上学是问题、村民出行看病是问题、远离镇点办事不方便也是问题、吃水更是问题……这些问题时常困扰着旺旺。支书说,后来旺旺寻思着,如果能把全村子人都迁出去该多好啊!大家笑他痴人说梦话,可谁能料想到,这事现在居然成了真……听到这里,我和小周同时惊呼了起来,这旺旺不就是你吗?

支书没有回答我们,他在我们对面低垂着头。等他再抬起头时,我看到这个胡子拉碴的中年男人的脸上挂着悲喜交加的神情。

支书说,让你们见笑了,今天喝了点酒,猛然想起爷爷和父亲,心里难受说了这么多。他说,这些年我常想,爷爷和父亲都是无福可怜之人,一辈子为了能有一个窝,人拼命和天抗争和自然条件抗争,结果送命的送命,累死的累死,可怜呐!他们要是能活到现在,这次村里搬迁不知道该有多高兴啊!

说起新村,支书脸上的颜色很快阴转晴。听着他自豪的介绍,我的脑海里立即浮現出一幅幅美妙的画面来,青山绿水畔幢幢整齐的小白楼,蓝天白云下熠熠生辉的太阳能和路灯,还有枝头叫喳喳的喜鹊和笔直的村道旁摇曳生姿的花草。支书说,你们看文化广场修得多漂亮,平时大家晒太阳锻炼身体,过年过会可以演节目唱大戏。

后来不知怎么又扯回原来的话题,支书感叹说,就是我们村日子过得最差劲的,这次上面也是想方设法帮忙筹款建起了房子。可怜我爷爷和父亲,这就叫生不逢时。这些年我常梦到他们薄衣烂衫、一个人默默挖窑洞的背影。如果爷爷和父亲地下有知,他们应当高兴才对呀!因为他们终于看到自己的儿孙去条件更好的地方生活,可为什么我老是梦见他们挖窑洞的情景呢?支书说,解放70年了,改革开放也整整40年了,村子里的发展变化,上了年纪的人心里一本账。每个家庭的发展变化,各家人心里也是一本账,我把这个故事讲给你们,你们帮我把现在的情况写一写,到时候我拿到坟头上烧给爷爷和父亲,让他们也高兴高兴……

从云崖村回来,一直想为李旺支书的家人写点什么,但苦思良久却又无从下笔。有一天,不知为什么,我突然想起修住宅的蟋蟀,世间万物一理,这吃苦耐劳执着坚韧的小昆虫,多么像我们那辛劳一生、只为能拥有一个安稳住所的父辈们!这样的人曾经太多太多。

爱过知情深,醉过知酒浓。唯有苦难过才能深切体会到幸福的来之不易。在任何时候,人同自然同苦难同命运做抗挣,个人的力量都是微薄缈小的。好在社会总在不断地进步发展,我们生活保障的诸多领域也在逐步完善改进。每个人只有依靠强大的背景和靠山,个人的一切才有所附依,一切的愿望才有可能得以实现。而这个强大的靠山就是我们日益强盛的祖国和正逐步完善的各项国计民生的举措和制度。春风最窈窕,只有沐浴在这时代的春风里,万木才会葱茏,花儿才会芬芳。

我想,我真的该动笔为新的岁月和岁月深处那些挖窑洞的背影写点什么了!

猜你喜欢
支书窑洞庄子
陕北窑洞民居
支书的狗
《庄子说》(二十二)
《庄子说》(二十)
《庄子说》(十五)
大西北的窑洞
在延安,窑洞依然受青睐
在延安,窑洞依然受青睐
张支书
吃调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