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歌

2019-11-11 08:47
中国画画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中国画系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

王孟奇,1947年生,江苏无锡人。1977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画专业。现为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

“新文人画”现象是在中国画领域中对“八·五”思潮的一种文化呼应。其发生的实质包含了对思想解放的认同,是对纯粹文化价值的追寻与肯定,是继陈衡恪之后对文人画价值的再次思考,也是对数十年中国画教育的检讨。

——王孟奇

松风尽作饮茶歌 180cm×97cm×4 2018年 王孟奇

徐默,1960年生,福州人。1983年考入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人物专业,1987年毕业留校任教至今。现为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美术学博士,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中国人物画研究会理事,浙江省国际美术交流协会理事。

作为创作者,面对“屏风”这一传统媒介,如何才能做到形式与内容的相契合,同时又能自由地“填充画面”,“冂”形的空间如何造型,怎样才能在对称和透视的立体视觉中找到平衡与变化,又如何能让观众置身其中犹如闲庭信步般的赏心悦目,同时还要想象若大的物件置于展厅一隅又是何种感觉,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又如何将这些思路和构想落实得丰谐又相得益彰?这是我思考的起点。

——徐默

福娃 290cm×730cm 2018年 徐默

张望,1961年生于山东济南。现为山东美术馆馆长,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济南市文联主席,山东师范大学当代水墨艺术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研究员,山东省政协常委,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四时”是一种明朗的心境,一种恬淡的气韵,一种来去无痕的人格,它不为冗事俗念所动,自有一方清远之境。在当下的紧张生活中,为观者提供一个心灵的栖息之地,一个可遇而不可求的精神家园。由此我亦想到,看似不合实际的画面,实则源自现实,源自当下的体验,自我的认知、未来的期盼和一切等待被激活的状态与被感受的未知。

——张望

春 48cm×180cm 2018年 张望

王晓辉,1963年生于河北石家庄。1982年毕业于河北轻工业学校陶瓷美术专业(今华北理工大学美术学院),1989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人物专业,1997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现为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人物画系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解读王晓辉的水墨图式,至少应该从两个层面来印证其学术境域:一是东西绘画艺术的发展模态,以史为鉴;二是本土视觉功率的感悟经验,以质入髓。两者相辅相成,各显其真诣。

——史晓明

无量福寿图 192cm×700cm 2018年 王晓辉

陈铎,1963年生于福建建瓯。1983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艺术系。福建武夷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艺术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福建省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福建省美术家协会中国人物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福建省美术家协会理论艺术委员会副主任,福建省画院特聘画师。

中国的传统绘画从来都不是自我封闭的,而是在历史的发展中会合变通。今天,我们一方面享受着大量的信息资源带来的便利,有着各种的选择,然而另一方面我们反而过多依赖权威与结论,失去创造。选择突破传统文人画的视域,将目光投向整体的艺术格局,便能感知到壁画、雕塑、版画与民间艺术等形式中所蕴含的丰厚绵长的文化资源。

——陈铎

流香涧之一、之二、之三 140cm×35cm x 3 2018年 陈铎

蔡广斌,1963年生于黑龙江。1988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人物专业。现为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系主任、教授,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上海美术家协会理事。

20世纪末“到位”的现代水墨在21世纪开始以来向当代水墨的“移位”运动,蔡广斌的“影像水墨”毫无疑问走在这一“移位”运动的最前列。

——皮道坚

iphone 自拍他拍 ipad 截屏片段 2015.7.6-9.26 及2017.5.23 蔡广斌

姜永安,1967年生于山东烟台。1989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国画系本科,2010年获中国美术学院博士学位。先后任教于鲁东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国画院专职画师、国家一级美术师。

白朗宁曾说:“艺术应当担负起哺育思想的责任。”当我们与姜永安笔下那一幅幅震撼人心的肖像画相对时,灵魂得到洗尽铅华的净化。而画家的人格品性、社会责任感,他的高贵与纯粹,已然在这方寸的肖像画之中了。

——王扬

号码系列 196cm×98cm×5 2018年 姜永安

李桐,籍贯福建永春。1967年生于浙江杭州。1990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人物专业。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中国画创作实践与理论研究博士。现任教于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

多年来,绘画创作的基调和江南的气息始终处在一个节率上。多数作品表现人物置于山水环境的题材,呈现江南的景色,描绘湖上熟悉的生灵,记录自己童年的生活场景,也许其中还会有自己和家人的形象投射到画面里 。慢慢从创作中收获欢喜,从绘画实践里面受益,这份创造性的工作里蕴含着美好的审美法则,美妙的观察事物和表达心念的方式。

——李桐

云水偈系列 144cm×76cm×4 2018年 李桐

盛天晔,1970年生于浙江勤县。先后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附中、中国美术学院本科、硕士、博士。现为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今日,我来画这乡野村夫,这百无一用的皮囊肉身,这风削刀割的劳碌生面,这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上朝生夕死的蝼蚁蜉蝣,然而,他们是鲜活的,黄发垂髫,问征夫以前路,越陌度阡,恨晨光之熹微,因此风波大道,而有尘土至情。

——盛天晔

明月前身系列 367cm×144cm×5 2018年 盛天晔

彭薇,1974年生于四川成都,现居北京。南开大学哲学硕士。

信件因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和关系而生,同时,穿越地域和时空。我读着西方的通信,时时照见当今的,我自己的生活。它们如同我眼里的古代绘画,遥远而亲近。

——彭薇

雅謌攥之一、之二、之三 145cm×77cm×3 2016年 彭薇

林皖,1983年生于山西太原。1999年至2003年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附中,2003年至2007年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人物专业,2007年保送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人物专业研究生,2010年毕业留校任教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

我们总是喜欢我们可以控制的东西,我们总是把“过去”整理进我们以为“该是”的那样的盒子里,虽然我们迷恋那些“曾在着”的我们以为应该是的种种,但仍被“未来”的我们“可能是而未是的”那个他的东西所召唤,并且筹划着要去成为那个他“还未是”的东西。在这个漫长的过程里,我们无法把握无法控制,甚至失败或是永远不能真正成为我们希望是的那个东西,但是我们毕竟时时刻刻向着这种可能性在努力,并因此就是我们自己的可能性。

——林皖

庞贝的覆灭之一、之二、之三 47cm×37cm×3 2018年 林皖

猜你喜欢
中国画系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
苦心孤诣筑一方水墨世界——记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周京新
中国美术学院2021届毕业生优秀中国画作品
杨幼梅国画作品选登
闫锡聪
方勇
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
中国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
人物风景总相宜
顾震岩的花鸟画
关注西部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