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音乐元素提升民间舞蹈教学与传播效果

2019-11-11 02:34尹青
新闻爱好者 2019年8期
关键词:民间舞蹈节奏舞蹈

尹青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类型与作品风格的文化研究》(2018年2月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一书主要探讨了我国民族民间舞蹈的概念、内涵及特征、分类及其舞蹈风格等内容,对我国民族民间舞蹈的文化艺术特征进行了系统性分析,该书认为民间舞蹈具有较强的地域色彩,表现形式丰富多样,且民俗特征比较突出,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而当前民间舞蹈教学及传播多注重其工艺化、专业化和技能化,未能从美育及全面发展角度展开教学,使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倾向于竞技化,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审美及学习兴趣等能力,不能激发学生学习民间舞蹈的内在潜能。但若在民间舞蹈教学中应用音乐元素则能够改变及追求动作技能的舞蹈教学方法,能够通过民间舞蹈的外在价值进行教学,强调民间舞蹈活动中身体运动的自由性,以体验和感受的方式促使学生的舞蹈同音乐产生共鸣,从而激发其内在力量及内心情感,凸显出民间舞蹈艺术的本色及情调,从而有效提高民间舞蹈教学及传播的效果。

一、音乐元素与民间舞蹈的内在联系

在民间舞蹈教学中融入音乐元素是民族舞蹈教学的新思维和新思想,能够将语言、音乐、动作及舞蹈融为一体,形成综合性的艺术形式。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对学生心理及想象力等进行全面整合。《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类型与作品风格的文化研究》认为,在自然中选择形体的最美.且发现表现形体内在情感及精神的动作是舞蹈的根本任务,也是民间舞蹈的根本任务。通过舞蹈能够充分解放人性,并有效传达舞蹈的艺术性,而将音乐元素同学生身心特点、区域本土文化的特征相结合能够有效提高民间舞蹈教学及传播效果。在此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利用欣赏多元化的音乐作品,并将其同多种民间舞蹈风格进行融合,促使学生明确不同民族民间舞蹈的文化特征及独特内蕴,感受其艺术风格的差异化,从而使其自身得到自由释放。

在民间舞蹈教育层面,舞蹈的专业性与艺术性是相互联系的统一体,尽管二者的教学目标不同,但其终极目的都是培养学生的艺术能力。注重教学的多样性与灵活性,以培养学生舞蹈技巧和激发其学习兴趣。当然,在民间舞蹈教学中融入音乐元素,能够提高民间舞蹈的欣赏性和艺术性,从而有效提高民间舞蹈传播及教学效果。

二、融合音乐元素的民间舞蹈

学习民间民族舞蹈,不但要掌握其舞蹈技能和基础知识,还应注重舞蹈兴趣的培养,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舞蹈学习的快乐,通过舞蹈和音乐去表达自身情感。随着艺术教育中创造性、综合性、参与性及审美性等理念的深入推进,其与音乐学习存在相通之处,在学习民间民族舞蹈时要结合音乐及民族特色,创造出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等层面选择适合学习民间舞蹈的教学及传播案例,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舞蹈创造力及舞蹈水平。《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类型与作品风格的文化研究》一书指出,舞蹈艺术是舞蹈表演者内心情感和肢体行为语言的融合,这种特点在民族民间舞蹈中的表现最为明显。在民族民间舞蹈表演中,每个动作都流露出表演者的真实情感。如新疆维吾尔民族舞蹈中打指、翻腕、移颈等动作则是舞蹈表演者欢快、愉悦心情的表达;东北秧歌中的大幅度甩手、扭胯等则是兴奋、开心等情感的表达;蒙古舞蹈中的马跳动作则是蒙古民族勇敢热情和奔放豪爽等性格特征的诠释。同时,民族民间舞蹈表演者还借用舞蹈道具对舞蹈蕴藏的情感进行深化,比如东北秧歌舞蹈的大红色丝带,以丝带的飞舞气势来展现舞者的热情及欢快心情。因此,民族民间舞蹈都是情感的融入,若无情感则任何表演动作都显得生硬机械而毫无美感。鉴于此,针对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则应在注重学生舞蹈技巧的同时还应驾驭舞蹈,理解舞蹈内蕴。尽管每个舞蹈表演者对舞蹈内蕴及主题的理解不同,但其理解会存在共同点,即在舞蹈表演中追求舞蹈的情趣及艺术,进而达到一定的境界。

在民间民族舞蹈教学中应去除功利思想,引导学生回归舞蹈本心,深入感受不同舞蹈的情感表达及舞蹈的魅力,学会通过舞蹈动作来展现内心的情绪及真实情感,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出别具特色的舞蹈,以启迪智慧和陶冶情操,从而提升其舞蹈艺术境界。与此同时,还应在舞蹈教学中注重音乐元素的融入,结合音乐元素形成情感交流,理解音乐所抒发的情感,在了解音乐主题内蕴的基础上获得审美体验,让学生在音乐与舞蹈的融合中体验感受舞蹈的艺术魅力。因此,在民间民族舞蹈教学中应注重舞蹈动作、音乐节奏、音乐旋律、舞蹈等内容的学习,促使学生直接感受音乐和舞蹈的魅力,进而引起其内心情感,激发其潜能,在享受音乐和民间民族舞蹈的过程中创作舞蹈,提高舞蹈的学习效果。

三、民间民族舞蹈的本真性与节奏感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类型与作品风格的文化研究》认为,民间民族舞蹈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由日常生活演变而来,是人们喜怒哀乐等内心世界的表达,具有较强的自娱自乐性。舞蹈中所呈现的多种舞蹈元素都具有原始性,舞蹈中所用的道具、服装等也是人们日常生活所用,人们用舞蹈元素来展现自已的民族特色及日常生活。少数民族利用不同舞蹈表达自己对不同活动的看法及态度,比如在丧事、嫁娶、节日及祭天等活动中都具有专门的舞蹈,活动不同,舞蹈的形式也不同,有些舞蹈动作虽然不华丽,却是人们真实生活的写照。各种方式的舞蹈都经历了数千年的演变,其蕴含着数十代人的心血,也是地域文化的浓缩和展现,是民族智慧的凝聚和结晶,是人们崇敬神明和生命的一种表达方式。所以传承民族民间舞蹈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在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也应注重其文化价值。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类型与作品风格的文化研究》一书分析了民族民间舞蹈的本真性特征,对云南、东北、新疆等民族舞蹈文化艺术特征进行了分析,认为在一些原生态民族民间舞蹈中,许多的舞蹈都具有自娱自乐性,比如云南的彝族节庆、嫁娶喜事等仪式活动中的烟盒舞,哈尼族祭龙仪式中的芒鼓舞,基诺族慶祝丰收活动中的太阳鼓等舞蹈,不但具有较强的仪式性,还具有极强的自娱自乐性。这些舞蹈不但呈现了云南人民的勤劳、善良及淳朴,也展现了云南民族舞蹈的地域风情,再现了云南少数民族的上百年历史。在创作方法中,应用了先进的舞蹈技巧和现代舞蹈对其进行改变,利用画面、舞台灯光等现代化技术对舞蹈舞台进行补充,丰富了舞蹈族谱的生命力,提高了其艺术水准。所以,在民族舞蹈教学中,必须确保民族民间舞蹈的原始性和真本性,并在此基础上添加现代审美元素。

民族民间舞蹈节奏的变化是其形成独特风格的关键点,比如在新疆维吾尔族舞蹈中,其下腰动作快慢有度,舞蹈表演者利用腰部力量的控制对下腰速度进行改变,给观众带来身体若柳枝般柔软的感觉,而在起身时又通过腿部、手腕、肩膀等部位的协调配合增强起身动作的力量,使起身与下腰的力量形成强大的视觉反差。民族民间舞蹈不同,其节奏变化也不同,从而形成其不同的舞蹈风格及艺术魅力。比如东北秧歌和云南花鼓灯等舞蹈的节奏点与线的有机处理,,带给观众的是活泼俏皮和欢快的感受;新疆维吾尔民族的赛乃木舞蹈的节奏带给观众的则是风趣诙谐的感觉;藏族舞蹈则利用动作及呼吸的轻重缓急塑造了潇洒、豪爽、奔放等不同的人物形象;朝鲜族的达令舞蹈节奏则是激烈战斗氛围的营造。通常情况下观众均可从音乐节奏中判断出舞蹈是哪个民族的舞蹈音乐,并依据此音乐节奏来跳出适合此节奏的舞蹈。可见,结合音乐元素开展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是舞蹈教学的新思路,也是构建中国特色的民族民间舞蹈教育体系的新思路,推动民族民间舞蹈独特风格的教育体系的形成。

四、结合音乐元素提升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及传播效果的思维

音乐元素同民族民间舞蹈表演具有较强的内在联系,音乐的韵律及节奏特征也是民族民间舞蹈特征的展现,在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应注重音乐元素的利用,并充分发挥其价值。因此,在实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由于学生缺乏生活经验,受社会因素的影响较小,所以其具有较强的创造性天性,如果学生能够多看民族民间舞蹈视频、留心观察生活的语言及动作,多倾听音乐和感受音乐,学习舞蹈表演,则会根据音乐节奏通过音乐及舞蹈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当然,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创作实践是粗糙、幼稚和不完美的,这就需要民族民间舞蹈教师对其进行引导和指点,促进其个性、想象力及情感的发展。教师可以针对学生个性特征开展舞蹈组合创编互动,培养学生处理音乐及舞蹈节奏的能力。《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类型与作品风格的文化研究》指出,在民族民间舞蹈中,音乐及舞蹈节奏的变化对学生组合视觉美观及肌肉训练具有不同的效果。在处理节奏变化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对舞蹈中点与线的关系进行深入体验,而舞蹈结构中节奏的鲜明性也会更加生动地凸显出民族民间舞蹈的独特风格。

为此,应在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融入音乐元素,将音乐和舞蹈看成是节奏、动作、舞蹈等元素的综合性艺术。然而,结合音乐元素开展民族民间舞蹈教学,需要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出发,根据学生的心理成長规律、个性特征的差异实施针对性的教学,选择合适的舞蹈音乐对其进行综合性音乐及舞蹈培训,使其能够正确把握和处理好舞蹈及音乐节奏的变化,从而有效地提升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及传播的效果。

猜你喜欢
民间舞蹈节奏舞蹈
花有自己的节奏
探析民间舞蹈传承的现状及发展
吃饭有个最佳节奏
学舞蹈的男孩子
达斡尔民间舞蹈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应用
冰上舞蹈搭档
在高校舞蹈教育中如何传承民间舞蹈艺术
YOUNG·节奏
我和舞蹈
国企反腐开启“一天查处一人”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