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童画说童话追忆青春时光

2019-11-11 03:01周樱
北京青年周刊 2019年45期
关键词:古典音乐画展画作

周樱

“我们的人生和画画一样,人生轨迹就是不同的线条,怎么把这些有利与不利的因素分清,这就成了不同的色彩和线条,在一个适当的平台上搭建组装起来,可能最后你就创造出来属于自己的—张人生的大画。”这是本次张郎郎个人画展序言上的一段话,从此次画展中能感受到张郎郎青春时期的状态和心情。

为了完成青年时对绘画的梦想,张郎郎先生从退休后一直勤奋作画,心无旁骛,为了艺术而艺术,每周五天从无懈怠,因为他有着非常多的思想想通过绘画表达出来。他的画作用色大胆,既有强烈的中国风,又有当代艺术韵昧。张郎郎先生曾经表示,他是从心作画,画由心生,自然而然,可用西画的颜色、运用中国画的结构、用本人真诚的审美情怀一步一个脚印地老实创作。在此次画展的揭幕仪式上,张郎郎先生讲述了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的绘画经历以及他父亲对他艺术道路的影响。他认为,艺术家在创作时,其精神领悟还需回到原始的起点,因此一些大画家的画作跟儿童画非常相似。如果经历了太多社会阅历,难免心浮气躁,很难画出纯净佳作。只有静心沉气,精神返老还童后才能创作出纯净佳作。

也就难怪,著名的美术理论家、国画家邵大箴先生会如此评价张郎郎的画作:“郎郎的画作令我明白,只有形式美感中包含的人生五味,才是真正的艺术。他的画是郎郎与扭曲交会,童真与深沉思考的自然结合。”而陈丹青也说:“这是一批完全看不到阅历与岁数的绘画,作者抹去了,甚至不曾意识到他曾经历的一切,成功的,有如快活的男孩,活在童年。”

对话张郎郎:抱着年轻的眼光看世界

Q=《北京青年》周刊

A=張郎郎

Q:此次画展,很多作品都与你青年时期有关,你想表达什么?

A:旧梦重温。不过,现在再创作的时候与之前经历不同,相当于把过去的回忆又升华了。举例来讲,在画展中间,有一幅在透明玻璃上的画作叫《往事》,这是一幅旧作,它表达往事并不如烟,往事在我心中犹如一个纯净少女,目光清澈,七窍玲珑,万事通透。往事女士时刻提点一二,看清往事,便明今事。这幅画离现在有50年时间,被一位老友保存着,在上世纪70年代,范铸明先生请英若诚长女、旅美画家英小乐将《往事》放大。我再次看到这幅画时,又想起当年我画画时候的心态,然后按照现在的想法再现当年,整个创作期间就比较有意思。

Q:如何理解在创作中返老还室这个过程?

A:实际上我的绘画在艺术创作中,是回到自己孩童时代的心态来画。可是找回童心,也不是像真的孩子那样的心态。因为如果是真的孩子,会用最直接的表达方式,孩子没有经历过这些锤炼,也没有经过基本的绘画训练,不会思考太多也没有绘画技巧。我的童心是指从积累了几十年经历后,学孩子们的直接、率真的观察方式和表达方式,其实是先回忆童年,再经过岁月,再回到童心的感觉。

Q:你的画作色彩明快,用色大胆,为何会想用这样的方式表达?

A:我的朋友也和我说过,画了一辈子,却从来没像我这样画过。这不是胆量的问题,而是觉得这么跳跃的色彩,能否被别人认知,所以被限制住了。我不在乎是否被认同,我在乎自己是否表达清楚个人感受。另外,虽然过去我经历有所坎坷,别人以为我是属于意志坚强的人,我不是,我就是一个天生的盲目乐观主义者。别看我现在白发苍苍,我自己看不见自己,我觉得我跟你一样还很年轻,我还是抱着年轻的眼光看世界,用童画说童话。

Q:你的创作激情是如何保持的?

A:我真正开始创作,是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的,后来叉要做学问叉要谋生,等于我的创作欲望被压制住了,直到我能完全百分百有时间投入创作时,就如火山喷发似的,发现自己有好多好多想说的话,我的灵感层出不穷。而且在创作这方面,我不会给自己压力。比如有的时候进程很慢,构思需要很长时间,有的时候是构思得很好,但是画了之后不满意,还要反复画。

Q:此次,《绘画与音乐的合聚》也请来了陈立先生,你是如何理解绘画与音乐二者的融合的?

A:我们不是在表层上刻意地将绘画和音乐扯在一起。我认识的很多画家朋友,都在画画的时候同时听音乐,从理论上我们都没有研究过音乐和画画的关系,但是音乐对于画者的心境有一定影响。因为有的时候,你在一个特别安静的环境中不见得真安静,反而在音乐中可以得到一种安宁。我自己画画的时候基本上就放古典音乐,但我画的是现代画,并不是非得画古典画就听古典音乐,主要是我沉浸在古典音乐中时,感到心特别静,这时候你画的东西会很美,跟音乐一样的美。另外一方面我的画看似是西画,实际上很多画作在线条上包含了中国书法和中国韵律。韵律跟音乐挂钩,在心灵深处有一种共鸣吧。这种共鸣在表层上是看不出来的,时间长了,就变成一种习惯。

猜你喜欢
古典音乐画展画作
影视中的古典音乐
卡通画展
『六一』画展
古典音乐广播节目的通俗化表达探析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
行走的时髦画作
小小画展
奇妙画展暗藏玄机
古典音乐欣赏与时代的融合——经典作品欣赏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