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变求变,引领港航业开放发展

2019-11-11 09:07吴明华
航海 2019年5期
关键词:燃油新能源空间

吴明华

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第二季度,中国航运信心指数为91.06点,较第一季度大幅下跌17.46点,进入不景气区间;港口企业的信心指数为90.18点,较第一季度下降了31.9点,企业盈利罕见出现下滑。积极应对中美贸易战,及时化解港航市场波动下滑风险,必须提高站位,以理论创新引领港航业开放和绿色发展。

应变求变,谋划港航业开放和绿色发展

多年来,作为多维空间资源学科创建者,蔡一鸣汲汲于前沿新学科,着力于资源利用的特性与自然科学、地缘政治、经济发展联系的研究,对环境生态、地缘政治、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具有独到的见解,提出了应对策略。他于2019年6月在第五届“习近平关于海洋论述学术论坛”上,就时下比较关心的热点问题、提升自由贸易港能级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蔡一鸣认为,中美贸易战中有两个现象值得关注,一是去年美国加征中国出口商品关税甚嚣尘上时,美国特斯拉麾下的超级工厂落户上海临港新城,并宣布这一项目将于2020年正式投产,规划年生产50万辆纯电动汽车,成为上海有史以来最大的外资制造业项目。这说明美国国内对于其海外新能源项目的合作和制造,已处于默认期。从一个侧面也说明人类应对气候变暖的共同利益超越了国与国的界限。二是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对我国新能源产业及贸易的政策优惠与补贴颇为不满,但实际上美国和欧盟对于其新能源产业都予以一定的支持和补贴,而且补贴政策实施比我国早。虽然随着市场成熟会逐步退出政策优惠和补贴,但在新能源产业初创阶段予以必要的经济扶持无可厚非。

在中美贸易战的背景下,提升我国港航业的开放能级和竞争力是主动应变的重要策略。蔡一鸣认为,对于中美贸易战的复杂性、严峻性和长期性,应保持清醒的认识。既要在战略上具有更宏大的思路,以更大开放、更多创新,寻找中美贸易及技术合作的可切入点和平衡点;又要保持战略定力,坚持做对环境、对人类发展、对国家资源可持续发展有利的事情。应当看到,在资源利用共同认可的价值观上,我们可以与发达国家保持更多的沟通和交流。由于地缘政治的原因,过度地利用广度空间化石能源的无限延伸,在环境上就会像癌细胞与病毒一样疯狂扩张,将会给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和宇宙空间环境带来深重灾难。对此,尽管美国退出《巴黎协定》,但我国积极应对气候变暖、重视生态文明的主张,实际上更能得到包括美国民众在内的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认同和支持。抓住有利时机,以创新价值观应对国际关系敏感问题,即通过新概念绿色价值观互动交流,努力促进相互之间的共识、理解,在应对气候变暖和环境问题上达成共识,从而减轻贸易战对新能源行业的负面影响,有利于新能源贸易和产业向更高水平上的便利化方向发展。同时,积极开展我国与发达国家在新能源产业领域技术研发、贸易交流的合作,而不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虚假”的贸易繁荣,共同建立和完善传统能源及新能源资源的风险防控体系。

蔡一鸣介绍:“我国已开始对于淘汰燃油车的双积分管理,最近能源与创新中心(ICET)发布的《中国传统燃油汽车退出时间表研究》报告显示,至少于2040年在全国范围内基本禁售燃油车,一些重要城市如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计划提前至2030年禁售燃油车。长安汽车、海马汽车、北汽新能源已提出在2025年前停止销售燃油车。许多发达国家比我国更早公布了禁售燃油车的计划。随着国内外禁售燃油车计划的不断公布,市场给出一个明确信号,即传统燃油车的逐步退出与替代已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全球性趋势。这将在并不遥远的未来对化石能源的生产和销售产生巨大的冲击。忽略了与时俱进,则会被淘汰。”

2018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里提到,在海南自贸区“开展智能电网、微电网等示范项目建设”,“支持依法合规在海南设立——碳排放权等交易场所”,“加快推广新能源汽车和节能环保汽车,在海南岛逐步禁止销售燃油汽车”。2019年3月,海南省政府出台《清洁能源汽车发展规划》,规划2030年在海南禁售燃油车。蔡一鸣说:“海南自由贸易港得以如愿成为我国第一个试点地区,这与海南在申报过程中,能把开发可持续能源与资源放在重要地位,在保护生态环境、碳排放及资源利用意识上比较超前,在应对气候变暖、海洋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环境保护这一点上,与中央保持一致,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联系。”

他表示:“浙江舟山在潮汐能技术和产能上世界领先。风能和太阳能的开发在全国也处于领先地位。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作为全国最大的石化自由贸易试验区,若能在申报石化自由贸易试验(港)区的过程中,能同时规划新能源的贸易和产业的发展,并将其放在重要的地位,其通过的可能性就会大大提高。”这些项目的落地,将大大提升港航业绿色、安全与发展的能级和竞争力。

提高理论创新站位,拓展港航动能转换的战略空间

伴随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港航业面临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加剧,一方面,航运市场的低迷期不断拉长,港航业已进入发展动能转换的关键期,由大数据、5G、人工智能等为主导的技术革命和创新浪潮,引发和推动的观念碰撞、经贸交易与技术合作,正在呼唤和催生新思想、新学科、新理论,来回答和引领港航业的发展功能转换;另一方面,以环保为指向的港口航运新法规新规则层出不穷,尤其是绿色环保对船舶在污染物排放上的强大刚性约束,正在成为港航业当前及未来绿色、安全、发展的趋势。

作为长期关注和研究多维空间资源的专家,蔡一鸣认为,未来各国发展在能源资源领域的竞争,将转变为深度空间资源领域的竞争,石油经济将转为深度空间资源经济,石油金融也将转为深度空间资源金融。蔡一鸣坦言,重视教育,指导创新实踐,创建世界一流新学科,不仅是推进更高水平开放、提升创建自由港的需要,更是提高国家的综合竞争力、应对新的外部挑战的必备条件。2011年以来,蔡一鸣先后发表了《“海洋开发”的广度与深度空间论》《深度空间控制权论》《和谐海洋三段论》等学术论文。其中,《“海洋开发”的广度与深度空间论》被收入为纪念马耳他前总统、第45届联大主席德马尔科对国际海洋事务做出杰出贡献而出版的国际书籍特刊(TELOS Volume V-Special Edition in Honour of Guido de Marco)。在多年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形成并出版了《多维空间资源学》的学科研究成果。

蔡一鸣指出,与传统地缘政治的海权论、陆权论、空权论不同,“未来谁能科学合理地按需要开发利用能源等资源深度空间,谁就拥有了国家和人类在能源等资源的开发利用上,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钥匙,谁就拥有了走向和平的钥匙。同时,就拥有了掌握世界和人类命运的基本的物质基础”。为此,他提出了深度空间控制权,而作为其研究深化的“多维空间资源学”,尚为目前国内外研究的一大空白。

制度创新源于理论创新。蔡一鸣坚信,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理论和学科创新一旦实现,就能赢得未来的新高地。为此,他建言,国家有关部门应着眼长远、前瞻未来,重视提升我国港航业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识变、应变和求变的能力,特别是面对国内外经济、贸易和技术环境的重大变化,以及港航业新旧动能转换、长期发展的风险,从政策和手段上支持省市级智库和相关研究机构开展自由贸易港和绿色港航建设的专项研究,包括新学科、新理论、新规则的研究,通过理论创新,为我国自由贸易港先行先试和港航业绿色发展的制度创新实践,提供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导向鲜明的理论指导和智力支撑。

猜你喜欢
燃油新能源空间
燃油泄漏闯了祸
创享空间
买不买新能源汽车
奔驰S500车燃油表不准
迈腾1.8TSI车燃油消耗量大
奔驰GLA200车燃油表显示异常
“新能源门”的背后
顺应新能源发展趋势
QQ空间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