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2019-11-11 13:39沈定军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10期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理论

沈定军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过了改革开放前期的长期探索、改革开放之后的不断尝试,以及新时代社会主义强国建设等三个阶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不断发展,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总结与发展,理论创新体现在历史条件的变化,以及阶段性主题的改变,提出了创新化发展的全新概念,实现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制度创新,提出了“中国梦”的现代化建设蓝图,真正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统一,以打消不平衡的现代化发展之路。

关键词: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实践

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19.10.035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9)10-0167-0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键内容就是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新中国自成立以来,取得了历史性的发展变化,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逐渐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阶段。中国共产党致力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社会主义特色道路的理论创新,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体系,真正落实实践创新的相关工作,将其作为理论创新的重要工作任务,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共同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这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远影响。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是共产党重要的理论结晶,是在历史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形成发展的,并且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创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个问题上,根据新的时代特征,形成的完整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体系,取得了重要的理论创新成果。

(一)提出了现代化发展的全新理念

现代化发展理念是践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的重要指引,是传统现代化理念的发展与升华。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坚持新发展理念,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思想,明确表明科学技术的重要意义,深化科技的發展,提高科学技术的水平,才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必须贯彻“创新、协调、开放、共享、绿色”的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是对传统现代化发展理念的升级,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发展过程中不断总结而来的。根据中国在不同时期的发展阶段,重新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新思想,指引着强国目标更好地发展。新时代的发展理念是实现国家富强的本质要求。创新、开放、协调、共享、绿色等发展理念的提出,不仅仅是为了解决当前发展工作中的主要问题,也是衡量国内外发展局势得出的创新理论。这是新时代的发展中,中国共产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认识逐渐深入,针对现代化工作进程中面临的现实问题,提出的全新的解决方案。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坚持以人民为发展中心的发展理念。从某种程度上讲,新发展理念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强国计划的更好发展,这也是新发展理念的高度总结。所以,共享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主要意义,这意味着历史新阶段的诞生,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的标志性成就。

(二)创新了国际治理现代化制度

新时代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关键举措在于全面深化改革,主要目的是不断创新制度,不断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促进社会主义治理现代化的全面发展,真正实现社会主义强国建设、强军建设的目标,努力推进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发展。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主要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党建等多个方面的治理工作。新时代国家治理工作更加强调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主要体现在治理素质、治理手段,新时代现代化制度的内涵建设,是国家关注的重点治理问题,也是新时代制度建设的创新举措。

深化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根本目的,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步入现代化之前,社会主义发展的主要历史任务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制度的基本建成,后半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现代化制度,推动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所以,实现制度现代化是建设社会主义制度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举措。

(三)提出了“中国梦”的伟大蓝图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梦”的提出是新时代的重要理论方针。这一执政方针体现了鲜明的时代发展特色,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历史实践的不断结合。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优秀传统必须要继承,经过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一定可以实现。中国的发展,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的道路,发扬民族精神,凝聚中华民族的力量,始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了推动和谐社会的更好发展,必须自觉跟从党的领导,坚持党内的作风建设,营造良好的党建氛围。中国梦与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紧密相连的。中国共产党是先进的无产阶级政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梦的实质内容,主要是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进程,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不倒,真正实现强国梦。中国共产党在几十年的发展建设过程中,不断为人民谋福利,促进人民的生活品质提高。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坚力量,要想引领中华民族践行中国梦,就必须要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要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依法治国,就始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习近平党建思想,是我们党完成重要历史使命的思想引导。习近平党建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这一指导思想的影响之下,深化党风、党建的活动,是党内活动遵循的根本指南,全面学习习近平党建思想的重要内容,真正将习近平党建思想落到实处,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有利于创建我国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对我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习近平党建思想,强调党要管党,充分发挥我党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优化党内结构的发展,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推动社会和谐健康发展。

“中国梦”是中国在社会主义新阶段,国家、民族、个体梦想的有机统一,体现了国家需求与叙事之间的辩证统一。中华民族采取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手段,让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将理论与历史逻辑有机结合起来。“中国梦”是战略目标上的不断深化,从基本理念上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是创建现代化的经济体系,体现了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创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根本目的是创建现代化经济强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领先国际。从国家发展的长远目标来看,这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明确了战略目标的要求,将这一理念贯穿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中国梦”是在现代化建设蓝图信念中的升级。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新的时代发展背景下,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应该坚持文化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研究

(一)由外向经济发展为双向驱动的开放经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注重结合西方国家早期的发展经验,是中国特色的具体展现,并提出了一系列特色的发展方案。随着世界经济多元化局势的不断发展,在科技革命的变革中,借助开放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现代化建设进程成为重要的实践创新。新时代的以开放性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充分体现着中国特色,借助国际产业将境外资本引进中国市场,创建了双向驱动的经济发展格局。在國际产业转移过程中,借助产业升级,推动产业结构向高附加值转移,实现了技术创新,逐渐打破低端产业结构,积极促进双向经济的驱动发展。除此之外,要以和平发展的手段积极融入国际形势,创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国家关系,实现包容式发展。新时代要推行“一带一路”倡议,深化国家之间的交流合作,促进多方共赢发展,推进全面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为世界发展做贡献。整体构建科学的国际秩序以及全球治理体系,积极承担大国责任,提升新时代国际关系中的制度性话语权,利用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创建利益共同体,有效指引国际经济合作的新发展。

(二)以习近平思想为中心的重要理论实践

“五项建设”是习近平党建思想中的重要内容,涵盖制度、作风、组织等多项内容。思想建设,是党建思想中的基础内容,是党开展其他各项工作的重要前提。在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发展过程中,思想建设居于核心地位,思想是开展其他一切活动的重要先导,引领着其他工作的顺利开展。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认知高度,决定了工作效率和水平。组织建设,是执政党展开其他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党开展作风建设、思想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的基础。习近平强调指出,针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形势、繁重的国际发展任务,要想实现党内建设的良好发展,开展具有时代特点的重要斗争,其核心在于执政者。我们党十分重视组织工作,将选人、用人作为民生事业开展的关键。作风建设是组织建设、思想建设、纪律建设与制度建设的重要外在表现形式。党内建设风气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要始终坚持走群众路线,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推动党内建设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党内的作风问题,明确提出在如今日益发展的新局势之下,我们党的建设发展面临着许多新问题,针对有些同志的作风问题,比如贪污腐败现象比较严重,党内领导干部要从自身出发,完善党内制度建设,加强政治领导的宣传,杜绝贪污腐败现象的发生。习近平从作风建设机制、理想信念、具体要求三个方面,具体阐述了新形势下党的作风建设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随着新形势下的经济发展,在我党发展建设过程中,面临着全新挑战,所以要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要政治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就党内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坚持从严治党,并制定了具体的八项要求:第一,要将从严治党的责任落到实处;第二,要坚持思想建党、制度建党的有机融合;第三,要肃清党内政治生活;第四,坚持从严管理党员干部建设的作风;第五,要深入推进改革作风;第六,要明确党内建设的纪律;第七,要充分发挥群众监督作用;第八,要深入把握从严治党的规律建设。这些具体要求深刻体现了“全面从严治党”的具体任务要求。“全面从严治党”是习近平总书记依照新经济发展环境,阐释党的重要使命和历史现实问题,结合马克思主义的建党理论,就我们党的建设方案,提出的全新的战略部署目标。

(三)实现经济增长与生态保护的绿色现代化建设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提出了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的发展理念,体现了我国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要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但是如何实现生产与消费的生态转型,是新时代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严峻挑战。在世界历史发展过程中,许多发展中国家在前期发展过程中,一味追求数量而忽略了质量的发展,虽然这种发展模式在短期内可以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是长此以往会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后期治理环境污染的花费,比其带来的经济效益更要多。要想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发展,必须坚持绿色的发展理念,实现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推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在新时代的发展背景下,要真正落实“生态经济化”和“经济生态化”。要想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发展,必须坚持发展绿色经济,运用清洁型技术,借助发展模式的绿色转型,创建环境友好型社会。这不仅要从技术层面人手,还应该从思想层面、制度建构等方面,紧跟时代发展潮流,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在新时代背景下,要坚持政府统筹管理,兼顾经济利益、生态利益,就必须要推行有效的生态制度建设,以政府为主导,实行有效监管,真正落实生态保护建设工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要推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制度,应该创建科学的自然资源财产监督体系,实行区域管理,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有机统筹起来。

(四)坚持短期发展与长期趋势的创新发展

新时代,中国迈人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其主要目标是向经济强国迈进,坚持短期发展与长期趋势相结合,实现经济发展由投资驱动转化为创新驱动的时代性发展。创新,是时代发展的永恒主题,要将创新战略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加快经济发展的进程,努力创建创新型国家,深化国内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创新是全面创新的科学引导,促进经济发展向创新型经济模式不断转变,制度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的重要举措,在实践探索的进程中,不断促进制度完善以及理论创新。中国道路的制度创新,主要是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推进中国制度与时俱进。制度创新可以推进历史不断向前发展,扫清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制度障碍,推进经济长足发展。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推进着制度创新,新时代必须紧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新特点,全面推进供给侧结构的不断改革,全面推进新时代经济不断发展,推动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猜你喜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理论
基于多元外在表征理论的高一氧化还原反应教学
“理论”与“实践”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盛满理论
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工作发展方向
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途径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运用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