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飞猛进的中国制造业

2019-11-12 20:44沈海滨
大江南北 2019年9期
关键词:装备制造业工业

□ 沈海滨

新中国建立前,我国的制造工业几乎为零,最简单的日常民用火柴、煤油、铁钉、布匹等都得靠进口。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庆,就让我们抛开历史,来看看现如今中国的制造工业现状吧,用一日千里、突飞猛进等词来形容它一点也不过分!

据国家统计局7 月10 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经过新中国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我国工业成功实现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历史大跨越,使我国由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成长为世界第一工业制造大国。70 年来,我国工业增加值从1952年的120 亿元增加到2018 年的305160 亿元。另据世界银行数据,按现价美元测算,2010 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自此以后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2017 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世界的份额高达27%,成为驱动全球工业增长的重要引擎。

不断优化的还有工业经济结构。新中国成立初期至改革开放前,我国工业所有制结构的经济成分基本上是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到2018 年,我国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8583亿元,比1952 年增长了658 倍。与此同时,民营经济和私营企业逐渐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01 年,规模以上私营工业企业3.2 万家,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比重为18.9%。2018 年,私营企业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数量已超过一半,资产总计、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占比均超过20%。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为我国工业经济持续发展注入活力。2018 年末,大陆境内规模以上港澳台商投资工业企业已达2.3 万家,吸纳就业人数达956 万人,主营业务收入9.9 万亿元。此外,外商投资企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2018 年规模以上外商投资工业企业已达2.5 万家,吸纳就业人数达931万人,主营业务收入14万亿元。

新工业革命的出现,不仅仅是挑战,更是一次难得的机遇。我国已经进入到工业化后期,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新工业革命促生了大量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为我国产业发展奠定了技术经济基础,明确了未来的发展方向,也为我国科学地制定产业发展战略、加速经济转型升级、掌握发展主动权提供了重要机遇。我国制造业创新能力正在得到快速提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有能力创造新的辉煌。

最近,我国工信部副部长苏波在全国装备工作会议上透露,我国装备制造业产值突破20 万亿元。中国制造从产业低端向高端进军的路上,这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中国成为了近代以来第三个在全世界装备制造业中占据三分之一份额的国家,此前只有美国和英国曾达到或超过这一比例。苏波说,当前我国多数装备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

此外,近年来我国装备自主化迈上新台阶,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蛟龙”载人深潜器取得重大突破,大型运输机和大型客机已完成布局,研制工作取得重要进展。新兴产业发展取得重大进展,智能制造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先进轨道交通装备、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目前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产值占装备制造业比重已超过10%。苏波认为,虽然我国已成为装备制造业大国,但还不是装备制造业强国,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基础配套能力不足,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质量效益不高。中国制造业还须认清差距,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争取尽快迎头赶上!

猜你喜欢
装备制造业工业
哪些装备为太空之旅护航
这些精锐与装备驰援泸定
港警新装备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2019长三角制造业企业100强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
工业技术
演习中的阅兵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