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否定视域下“情指联勤警务”运行探析
——以杭州市公安局“情指联勤警务”为调研对象

2019-11-12 01:55胡佳敏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联勤警种警情

张 鹏,华 亮,胡佳敏

(1.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 100038; 2.杭州市公安局 情报中心,浙江 杭州 310002)

一、情指联勤警务实践背景、机遇及条件

(一)实践背景:新时代背景下提出的新要求

我国正处于由大国走向强国的关键阶段,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的任务更加繁重艰巨,各级公安机关所面临的问题与形势也愈发多元复杂,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立足新时代,体现新担当,展现新作为[1],如何以服务人民群众为中心强化公安工作的预见性、主动性,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成为各级公安机关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实践机遇:公安大部制改革的深入推进

综情部门是公安机关的“耳目、尖兵与参谋”。伴随着公安大部制改革的深入推进,综情部门在警务环境下的定位发展受到了理论学界和情报实战部门的极大重视。为了更好地发挥综情部门作用,必须借助于指挥中心这个公安机关的“指挥部”与“大本营”。二者的职能定位促成了“情指联勤警务实践”的生成,也推动了公安机关警务运行的纵深化发展,情指联勤警务应运而生。

(三)实践条件:杭州市局对情指联勤警务的践行

杭州在地理位置上处于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外向度较高,很容易受到当前复杂国际形势的影响。据杭州市统计局发布的消息显示,截止到2017年末杭州市常驻人口达到了946.8万,城区流动人口突破了580万,公安机关在社会维稳与治安防控方面承担着空前压力。

当前杭州市正处于“后峰会(G20杭州峰会),前亚运(2022年亚运会)”的历史机遇发展期。为适应外部客观环境的快速变化[2],更好地为杭州发展保驾护航,杭州市公安机关借助践行浙江省公安厅“云上公安、智能防控”第一战略的有利时机[3],在市局“进入视野,动知行踪”及“三预(预测、预警、预防)三胜(敢胜、智胜、完胜)”的理念引领下开辟出一条符合自身特色的情指联勤警务运作实践之路,有力地保障了杭州公安的“联勤联动、合成作战”。

二、情指联勤警务初探

所谓“情指联勤”,“情”指的是“情报”,“指”则为“指挥”,顾名思义其含义就是情报部门与指挥部门联合开展勤务工作。“情指联勤”在杭州市公安机关的运作主要依托于杭州市公安局情报中心和指挥中心两个市局直属部门机构,但并不局限于上述两个机构。

开展“情指联勤警务”离不开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为了更好地发挥该模式优势,杭州市公安局规划建设了情指联勤中心大厅,同时抽调情报中心和指挥中心两个部门精干警力进驻情指联勤中心开展工作。情指联勤中心相当于杭州市局各警种协同作战的“参谋部、作战部与指挥部”,其主要承担110接处警、情报维稳会商研判、应急指挥调度及社会治理联动等工作任务。情指联勤中心大厅由首长指挥席、指挥调度席、专班工作区以及工作研商区等区域组成,情指中心正前方投影屏可随时、随地、随人、随事调取所需视频资料并投放在大屏上。为了更高效地完成工作任务,中心构建了172个基站,实现了民警通信数字化。中心研发了PTU实战应用平台,可以将警情、警力、监控、卡口等重点部位整合在一张图上显示,实现即时警情可视化。

三、情指联勤警务运行机制

(一)“常态化”情指联勤警务运行机制

情指联勤中心建立了常态化的情指联勤警务运行机制,如图1所示。在常态警务运作的重大案(事)件应急处置上,中心借助于所建立的屏站结合式联勤处置模式,加强情报中心、指挥中心以及相关机构间的对接,建立一个口子汇聚、一个口子研判、一个通道报送、一个平台下达的“四个一”机制。而针对常态警务工作中的特殊利益群体,情指联勤中心则探索建立了“3+X”机制,即指挥、情报、治安三个部门以及X个警种和属地分局,统筹实施联勤指挥、情报研判和落地处置等相应工作。

图1 “常态化”情指联勤警务运行机制图示

(二)“战时化”情指联勤警务运行机制

“常态化”情指联勤警务运行机制可以保证日常警务工作的有序运转,但在诸如杭州G20峰会安保、全国“两会”维稳安保等特殊关键时期,则需要充分发挥“战时化”情指联勤警务运行机制作用。

据笔者实地调研了解,在特殊关键时期,杭州市局立足于情指联勤中心由市局领导牵头建立了基地指挥部,每日由一名局领导带领相关警种负责人进驻指挥中心,实施具有指挥、调度、情报、流程、配帧和信息六个要素的“战时情指联勤警务”运行机制,统一指挥协调重点人员管控和重大案(事)件应急处置等工作。在工作专区,情指联勤中心抽调了城管委及卫计委等全市相关联动单位工作人员及市局重点办、指挥、情报、国保、双基、交通、治安、警察公共关系处等警种构成联动专班,依托110社会应急联动工作网格在指挥部统一指挥下有序开展每日视频调度、战时情报研判、应急指挥处置等工作。如图2所示:

图2 “战时化”情指联勤警务运行机制图示

杭州市公安局基于特殊关键时期考虑,所构建起的“战时情指联勤警务”运行机制确保了信息灵敏、反应迅速,以及全市社会治安的平稳有序运转,初步实现了警务工作效能有序优化。

(三)“配套化”工作机制及措施

为了更好地发挥杭州市公安局情指联勤中心“指挥部、作战部、参谋部”的职能定位,在“常态情指联勤警务”运行机制和“战时情指联勤警务”运行机制下,中心还构建了许多相应的配套工作机制。其主要包括警力分层动态部署及警情分级分类两大部分。

1.警力分层动态部署

按照屯警街面、动中备勤、快速反应、高效处置的警务工作要求,情指联勤中心围绕警力摆布这一关键要素,统筹协调全市辖区点、线、面上的警力部署工作。在重点部位守护上,中心构建起了1-3-5快速反应作战圈,即在全市分别确立了10个1分钟控制点,40个3分钟控制圈,80个5分钟控制圈。并在全市设置了284个街头岗亭,街头岗亭可实时将防控街面情况或线索传递给情指联勤中心,岗亭配置警力常态驻守、就地执勤,动中备勤,全天候、全副武装开展工作,提高了社会面应急处突和治安面上的防控能力,确保了重点部位绝对安全。

2.警情分类分级

情指联勤中心将工作中的警情分为非警务类报警、非紧急类警情与紧急类警情。

对于非警务类报警,中心通过110社会应急联动防控平台与47家市级政府部门建立了工作联动机制,协调有关部门有针对性解决问题,打破各个部门间的工作壁垒,提高处置工作效能。对于非紧急类警情,中心则通过网络派单给属地分局和派出所处置,解决重大敏感警情和一般警情难以兼顾的矛盾,确保将警力用在刀刃上。

对于紧急类警情,情指中心根据轻重缓急将警情分为红色、黄色、蓝色三级警情,分别对应市局、分局、派出所的处置指挥层级。对于重大敏感警情,则第一时间通过对讲机和警情网络派单指挥附近警力赶赴现场处置,并实时跟踪处置情况。警情分类分级的实施,使得警情有序分流,“情指联勤”更加高效便捷。

四、基于“辩证否定”视角的情指联勤警务实践建议

(一)“辩证否定”视域

“辩证否定”建立在对肯定和否定对立统一的辩证理解基础之上,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法视域下联系与发展的关键环节。其要求事物要辩证认识自身并通过对自身缺憾的否定来实现事物的自我发展与完善,其实质是“扬弃”,即“扬之所优,弃之所憾”。

(二)“扬”:情指联勤相关经验

杭州市局基于其他各地“情指行一体化合成作战”理念探索构建的“情指联勤警务”运行机制,以公安大数据应用为基础,以各类分析研判模型为支撑,以多个数字化信息系统及平台为依托,在“两会”安保等重大活动维稳预警及反恐合成作战中发挥了巨大优势与作用。在“情指联勤警务”运行机制指引下,开创的“常态化”情指联勤警务与“战时化”情指联勤警务,及其“配套化”警务工作机制等经验做法值得提炼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三)“补”:情指联勤模式相关完善建议

基于唯物辩证法“辩证否定”视域来看,再完美的事物都存在着需要继续发展和完善的一面。针对“情指联勤警务”运行机制涉及相关方面,笔者尝试提出一些完善建议。

1.坚持问题导向,探索预测警务

“情指联勤警务”运行机制可以有效实现即时化重点防控和重大事件预警,但从警务发展大趋势来看,笔者建议应将调研创新拓展至多维领域,即积极探索以问题导向为研究目标的预测警务,实现预测导防。情指中心可以通过大数据的分析测算,以“问题”来发掘“问题”,确定反恐、预警及维稳任务比较集中的商业场所、路街、小区、村庄等并将其作为工作重心,同时会同相关职能部门打通工作壁垒,坚持动态持平下的预测导防,完善“主动”联勤。

2.实现情指扁平,凝聚攻坚合力

“情指联勤警务”建立起的“常态化”“战时化”联勤机制,已经实现情报中心、指挥中心与市局重点办、国保、治安、警察公共关系处等多警种部门协同合成作战。但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推动“数据互联、情指扁平、需求汇集、流程再造”的“扁平化警务”和“智慧化警务”已是大势所趋。笔者认为,应在此基础上首先夯实强化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推行“情指联勤信息化攻坚”模式,打造起联勤的硬件基础并凝聚攻坚合力后,进一步深化情指协同扁平,将各部门间的领导层级及协同环节进一步简化,同时吸纳科信等尚未纳入联勤的警种部门,构建起情指联勤大领域格局。

3.深化联勤培训,构建“智库”蓝图

一个再好的模式,也需要参与者完美融入其中才能充分发挥模式优势。作为一个较好的开创性典范,“情指联勤警务”运行机制必然也为相关联勤联动警种提出了更高的理论素质与业务水平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在发挥各警种优势基础上以“周讲座”“月培训”“季度考核”等多样化形式深化联勤联动培训。在联勤模式下可选拔各警种中业务素质过硬且理论素养优秀的资深警员构建“智库”。在情指联勤常态机制下,由他们担任联勤联动和培训教员,针对情指联勤关键环节开设课程;在情指联勤战时机制下,由其发挥智库决策“内脑”职能,为公安机关领导决策提供咨询与服务。

五、结束语

“情指联勤警务”运行机制及情指联勤中心的成立带来一场深刻的警务变革,悄然提升了公安机关单位间的协同联动与作战能力。愿这种创新型的警务机制能够进一步顺应大数据信息化时代潮流,更好地为国家长治久安与人民安居乐业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联勤警种警情
沭阳县开展联保联防联勤联控保安全活动
一种基于空间位置进行警情高发统计的方法
福建省晋江市公安局青阳派出所:扎实推进辖区打防质态提升
执法记录仪在公安工作中的适用性研究
万里踏歌新联勤——中央军委联勤保障部队“文艺轻骑兵”赴基层巡演纪实
十二星座各适合哪个警种(下)
微博主:
我国行业警种发展的模型构想及其结构解析
处置醉酒警情的原则和方法
学联勤有益 参赛趣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