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对神经胶质瘤围术期患者的干预效果观察

2019-11-12 15:04
安徽医专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胶质瘤心理评分

瞿 燕

胶质瘤具有高发病率、高风险的特点,病理特征和恶性程度随着病变部位的不同而不同[1]。神经胶质瘤存在众多并发症,高复发率和病死率显著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和身心健康,甚至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造成威胁[2]。根据WHO的分类,胶质瘤被分为低级和高级,低级别胶质瘤又被分为Ⅰ级和Ⅱ级(生存时间为5~8 年),而高级别胶质瘤为Ⅲ级(中位生存期3 年)和Ⅳ级(中位生存期1 年),存活率低于低级别胶质瘤[3]。所以,对于患有脑干胶质瘤的患者应采取及时治疗的措施,越早治疗,越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目前,通过手术切除、放射性治疗、免疫性治疗、基因/生物/干细胞治疗、中医手段治疗以及采用纳米技术治疗等多种方法被用于治疗脑干胶质瘤。然而,通过采用上述常用的方法对神经胶质瘤患者进行全方位治疗后,往往会触发患者产生焦虑、抑郁、恐惧等负面情绪方面的不良心理,可能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因此必须尽快找到有效的方法进行术后的治疗,阻止疾病进一步向严重方向发展[4]。本研究对胶质瘤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并观察两种干预措施的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 般 资 料 2018 年1 月-2019 年2 月 在 我 院接受手术的88 例胶质瘤患者,患者在手术前通过常规模式或磁共振诊断,临床表现为头痛、呕吐和视力下降。男性59 例,女性29 例,年龄53~72 岁,平均年龄(56.4±5.3)岁。肿瘤部位:额叶39 例,颞叶20 例,枕叶16 例,顶叶13 例。88 例胶质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 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采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和肿瘤位置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手段

1.2.1 对照组 患者接受常规方法护理,护理的内容一般包括为身体健康指标检测,饮食护理和运动锻炼辅助护理等常规通用的护理方法。

1.2.2 观察组 患者接受心理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干预相结合的措施,并以常规护理干预为基础。护理人员应在手术后将具体的手术情况详细向患者说明,给予其心理安慰与支持,以和善的态度与患者交流沟通,以有效的护理工作赢得患者的信任,及时了解他们的精神状态,并教他们有效的方法来缓解疼痛。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认知水平、职业和文化背景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并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和咨询方法。同时,通过让患者保持放松的治疗方法辅助患者的心理护理,例如:安排患者在每天早上和晚上进行扩胸运动或者深呼吸等有益身心的活动,以增加肺活量和血氧含量,听音乐或看有趣的电影和电视作品,如果有严重焦虑和抑郁的患者则使用药物治疗。

1.3 评价标准 ①采用自评焦虑量表和自评抑郁量表评估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两个表各有20 项内容,每项等级为1~4,总分为80 分。当标准分数≥53 分时,患者有抑郁(焦虑)情绪,抑郁(焦虑)指数为总分/80 分,0.50~0.59 分:轻度抑郁(焦虑);0.60~0.69 分:中度抑郁(焦虑);大于0.70 分:重度抑郁(焦虑)。②利用综合生活质量评估来评估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包括角色、身体、心理和社会功能。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好。③使用医院制作的表格编号评分评估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分数从0 分到100 分不等。90~100 分为非常满意,60~89 分为满意,60 分以下为不满意。该调查使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使用数字分数法,得分为0~10 分。10 分:对护理效果非常满意,0 分:对护理效果不满意。护理人员的工作通过问卷的分数进行,表明患者的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采用SPSS 21.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抑郁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干预前抑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抑郁评分低于干预前,并且干预后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抑郁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抑郁评分比较,分)

组别 n 干预前 干预后 t P观察组 44 61.37±3.24 35.47±4.26 19.034 0.017对照组 44 58.32±4.18 55.21±5.37 14.335 0.032 t 2.094 13.188 P 0.019 0.024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评焦虑量表得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在焦虑评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与干预前相比更低,并且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评焦虑量表得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评焦虑量表得分比较分)

组别 n 干预前 干预后 t P观察组 44 61.37±3.24 35.47±4.26 15.874 0.019对照组 44 58.32±4.18 55.21±5.37 16.852 0.013 t 3.064 18.906 P 0.088 0.015

2.3 两组患者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角色功能评分、心理功能评分、身体功能评分、社会功能评分和总体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组别 n 角能色评功分心能理评功分身能体评功分社能会评功分总量生评活分质观察组44 83.4±3.2 85.3±6.1 74.7±5.8 74.8±6.4 79.9±4.7对照组44 74.5±2.7 71.9±6.9 69.2±7.4 67.3±7.2 70.5±6.9 t 21.068 P 0.007

2.4 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例(%)

3 讨 论

胶质瘤是脑干胶质瘤的常见病症。严重的脑干症状可能会在几个月甚至1 年以上出现。因此,一旦发现病情,应及时治疗以降低疾病的发生率和病死率[5]。然而,许多患者在经历了手术后便会产生各种焦虑和抑郁的心理状态,这些负面情绪的发生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带来不好的影响。

目前,医院对患者在心理上的护理越来越重视。相关护理人员通过自身学习的医学心理学的有关知识将其应用于患者的整个护理过程当中,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减少因不良情绪给其疾病带来的负作用,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6]。通过心理护理干预,本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对脑胶质瘤的认识,进行必要的心理咨询,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配合治疗;健康教育让患者早日融入医院治疗环境。与此同时,医院相关人员注重患者对社会的心理需求:患者因突然患病入住医院,住院前对医院各处的住院环境非常陌生往往会产生抵触心理,应满足其对安全的需要;患者需要被尊重,疾病会使患者更易抑郁和焦虑,不应歧视患者,要让他们多树立信心;患者对医院的陌生会产生孤独感,需要家庭成员的鼓励和关心,帮助他们战胜疾病。本研究以患者生活质量水平为评价标准,对胶质瘤患者生活质量水平的评价在对临床护理的方法指导上和对病情预后的评估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7]。患者接受的社会支持越多,生活质量越高,他们就越能减轻心理上承受的负担,有效减轻各种临床症状,提高治疗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继而在其生活质量水平方面有所提高。焦虑、抑郁和生活质量水平之间也存在某种相互关联的影响。若患者因患病而产生焦虑、抑郁的不良心理时,便会降低他们的生活质量水平。医护人员应适时评估及预测患者的不良情绪,并对其情绪变化的原因进行分析,规避不良因素的影响,达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总之,将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神经胶质瘤围术期患者的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水平,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猜你喜欢
胶质瘤心理评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计算机辅助口试评分稳定性历时研究
——以PRETCO口试为例
我给爸爸评分
心理感受
Castleman disease in the hepatic-gastric space: A case report
TGIF2调控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分步增值评分——提高主观题评分质量的有效方法
DCE-MRI在高、低级别脑胶质瘤及脑膜瘤中的鉴别诊断
Sox2和Oct4在人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