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综合护理干预对ICU患者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

2019-11-12 15:04
安徽医专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个体化下肢血栓

洪 艳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凝结引起的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常发生于下肢。血栓脱落可引起肺动脉栓塞(PE),DVT和PE统称为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同种疾病的不同阶段的表现形式[1]。重症监护室(ICU)患者由于病情危重及治疗的特殊性,相比普通住院患者,同时存在多种危险因素,如并存在机械通气、中心静脉置管、反复动静脉采血等特殊检查治疗,常更易发生DVT。而DVT的发生又会延长ICU患者机械通气和住院时间,并可导致严重的肺栓塞(PE)[2]。与此同时VTE症状隐匿,ICU重症患者常因病情及治疗不能及时准确描述自身不适,所以医护人员应提高对VTE风险识别及防范意识,加强对重症患者的观察,准确进行风险评估,并按风险等级给予个体化预防干预措施,增强患者执行依从性,从而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发生,这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分析了个体化综合护理干预对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医院2018 年1 月-2018 年10 月收治的106 例神志清楚ICU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的顺序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3 例。其中对照组男性33 例,女性20 例;年龄18.8~78.5 岁,平均年龄(69.4±2.1)岁。观察组男性有29 例,女性有24 例;年龄19.4~76.7 岁,平均年龄(62.9±1.1)岁。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患者接受一般的护理措施,比如病情指导、药物指导和安静舒适的病房环境。

1.2.2 实验组 患者除了接受一般的护理措施之外,还采取了个体化护理干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使用医院电子化信息系统,入院24 h内对患者个体化风险评估。使用国际指南推荐Caprini风险评估量表对患者进行VTE风险评估,按照不同分值将VTE发生风险分为:极低危(0分)、低危(1~2 分)、中危(3~4 分)、高危(≥5分)。根据患者过往病例深度分析ICU患者下肢产生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原因,如手术状况、输血量、并发症及感染情况、中心静脉刺穿置管、家族史、健康史、用药史等,并根据分析结果,联合医生诊疗措施,来制定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案,严格控制临床护理操作流程,有效提高ICU患者护理质量[3]。②预防措施:基本预防:尽早开始下肢主动或被动活动,尽早下床活动。饮食指导,给予患者高纤维低胆固醇饮食,保持排便通畅;药物预防:对于DVT风险高而出血风险低的患者,先进行出血风险评估,遵医嘱给予药物预防。每日观察患者有无血尿、血便、切口渗血、牙龈出血、皮肤瘀斑、神志改变。关注每日血常规、凝血象、D-二聚体测定等化验指标;机械预防:对于DVT风险高,但是存在活动性出血或有出血风险的患者,可给予机械预防,包括间歇充气加压装置(IPC)、足底静脉泵(VFP)。针对DVT风险的等级,分别制定相对应的预防措施及实施时长,经主治医师依据综合评估结果选择措施,明确使用的适应证和禁忌症[4]。③对DVT高危患者,每日9:00 测量腿围。具体位置双下肢髌骨上15 cm,髌骨下缘10 cm,踝上10 cm,对比观察腿部色泽,温度,感觉,动脉搏动强度。并记录医院电子化信息系统。④心理护理干预:在与患者建立良好关系的基础上,结合患者相关病情进行DVT相关知识的宣教,并指导患者努力配合完成,并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和稳定情绪,做到基本预防和物理预防,以良好的治疗信心接受相关疾病治疗。⑤导管护理:在进行导管护理中,必须要坚持无菌操作原则,避免导管发生感染;输液后,需立即冲洗封管。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①护理满意度调查表:根据“问卷星”网站上关于护理满意度方面的调查表,结合ICU患者的实际住院情况,自制了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该表除基本资料外一共10 个问题,分为A、B、C、D、E五个选项,依次为10 分、8分、6 分、4 分、2 分,总分90 分以上表示非常满意,70~90 分表示满意,70 分以下表示不满意。②生活质量评分表:采用生活质量评分量表统计,其中分为运动功能、情绪和社会功能三个方面的问题,分为A、B、C、D、E五个选项,依次为5 分、4 分、3 分、2 分、1 分,其中标有“逆序”的分数为依次为1 分、2 分、3 分、4 分、5 分,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好。③Wells深静脉血栓评分标准:采用Wells深静脉血栓评分标准进行预防效果评估,预防有效率=(低危+高危)/总例数。其中下肢无疼痛症状表示处于低危状态,下肢疼痛明显且彩超检查正常则表示处于中危状态,下肢疼痛剧烈、肿胀且彩超检查形成血栓表示处于高危和形成状态。

1.4 纳入与排除标准 ①纳入标准:年龄>18岁的神志清楚患者;患者卧床期,不能下床活动1周以上;患者在入院后B超检查中并未发现血栓的形成;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②剔除标准:患者不配合,导致护理措施无法实施者;由于各种原因中途退出者;下肢感染无法实施者;下肢毁损伤患者;病情危重无法实施护理干预者;合并凝血功能异常者;精神障碍或认知功能不全者。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6.0 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比较(例)

2.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比较,分)

组别 n 运动功能 情绪 社会功能对照组 53 48.36±4.36 51.67±3.33 48.74±4.14观察组 53 69.54±3.25 69.45±4.11 62.42±5.97 t 22.128 21.293 19.528 P <0.05 <0.05 <0.05

2.3 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比较(例)

3 讨 论

3.1 个体化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升ICU患者满意度 本研究观察组患者在接受个体化护理干预后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个体化护理干预在ICU患者中具有良好的接受度。从某种程度上说,患者对于治疗的配合程度越高,治疗康复的效果越好[5]。ICU患者病情危重,在这种环境中的大部分患者治疗信心不足,因此患者的情绪和心理上的变化是非常值得关注的,护理干预提升了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使其更愿意积极地接受治疗指导,引导患者进行正确的饮食以及愈后活动,避免下肢产生深静脉血栓,提高治疗效果。

3.2 个体化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ICU患者生活质量 经过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在接受个体化护理干预后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个体化护理干预有效改善了ICU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干预可以改善的生活质量涉及到三个方面:①运动功能:护理干预可以帮助ICU患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保持运动,如此患者在长期适当的主动或者被动运动中可以为肌肉提供一定的运动量,保持血液的畅通。②情绪:情绪对于病情的稳定与康复有着一定的作用,护理干预可以让ICU患者放松情绪,积极进行锻炼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产生。③社会功能:护理干预可以让意识清醒的ICU患者尽快地适应当前状况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喝水、翻身等,通过一些活动来减少深静脉血栓发生率[6]。

3.3 个体化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强化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效果 经过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在接受个体化护理干预后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个体化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强化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效果。ICU重症患者并发深静脉血栓的主要危险因素原因有几点:①ICU重症患者长期卧床、制动,肢体活动受限,静脉血回流障碍,血液瘀滞形成栓子。②ICU重症患者多伴有严重器官功能不全,血液中凝血成分和凝血因子增加,血液呈高凝状态。③用于监测ICU重症患者血流动力学和输送药物、营养的各种管道以诱发多种并发症,造成血液凝集。深静脉血栓具有严重的并发症,栓子一旦脱落进入肺动脉,即可引起肺动脉栓塞而造成死亡[7]。因此,护理人员早期识别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患者血栓风险等级,每日观察患者的症状、体征,积极采取深静脉血栓预防措施,及时、早期发现并配合医生治疗深静脉血栓,减少肢体功能障碍;此外,护理人员要严格遵守护理规章制度,积极与医生及患者进行交流,使患者主动配合治疗,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减少DVT的发生率。

猜你喜欢
个体化下肢血栓
《风平浪静》黑色影像的个体化表述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血栓会自己消除么? 记住一个字,血栓不上身!
血栓最容易“栓”住哪些人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腰交感神经节射频治疗糖尿病下肢病变的研究进展
食管癌手术个体化输血的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