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情境性默写复习刍议

2019-11-12 07:43凌正国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9年9期
关键词:复习要点

凌正国

[摘   要]情境性默写较识记性默写的难度有所加深。对教师而言,情境性默写的复习教学也是一个难点。文章研究了在情境性默写的复习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情境性默写;复习;要点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25-0025-02

高考语文卷中的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题(全国卷),在2013年以前都是以识记型的默写为主,而且分值达到了6分,但学生只要在复习时注意把一些名句名篇背熟,并加以书写的练习,要把这6分完全拿下并不难。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都要求学生拿满分,且为了激发学生的自信,都把这道题戏称为“送分题”,认为每个学生都应当将其“笑纳囊中”。让人意想不到的是,2014年的高考全国卷,此题变成了情景型默写,题型的突然变化,让学生顿感不适,当年的高考,广西区的考生在这道题的平均得分降到了2分以下。也就是从2014年起,情境性的默写成为主导题型,学生要想在这道题上拿6分满分,变成了一种奢望。

近些年来,广西区的考生在这道题上的平均得分都在3分以下徘徊。得分之所以呈直线性下降,固然有试题难度增加的原因,教师平时的教学也是一个关键的因素。因为这道题的分值并不高,所以在高三第一轮复习中,有些教师并没有过多关注这个知识点,只是让学生自由地去掌握,但其实这道题强调的不仅仅是背诵,背只是基础,关键还在于对句篇的理解,况且留给学生背诵的时间根本就不多。教师要明白一个道理,高考的总分是各个科目的分数汇总起来的,看似平常的一分,有时就决定了学生的成绩是否能过一本分数线。理科考试中的“放弃是一门艺术”在语文考试中是行不通的,对于语文考试来说,试卷里面的每一道题都不应该放弃,应该做到能拿分的就尽量拿分。那么,对于这道题的复习是否有章可循?具体的窍门又有哪些?笔者就自身平时的教学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对情景性默写的认识

情景性默写与记忆性默写的最大的不同是,记忆性默写只需要学生背诵课文,理清顺序就能完成。而完成情景性默写,学生绝不能停留在会背的基础上,还要对原文有深入的理解。试题往往会提供一个相对完整的语境与有引领性的诗句,学生要根据题干所提供的情境填写与之内涵相同的句子。这就要求考生在答题时要审清题干,分析语境,在平时的积累中不仅要注意记忆,更要注意理解名篇名句的含义。

二、情境性默写复习的要点

1.要突出复习的重点。情境性默写所涉及的诗句的范围很广,但实际上,教师若能在复习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正确、牢固地识记《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以下简称《大纲》)所列出的篇目,那么学生就有了得到满分的可能。从历年的高考题来看,以下这些篇目更为命题教师偏爱,主要有:《赤壁赋》《行路难》《蜀道难》《劝学》《阿房宫赋》《琵琶行》《离骚》《逍遥游》,以上这些篇目教师在复习中必须要求学生做到全篇背诵,且逐句逐字地理解,切不可投机地背诵名句而忽视了整篇内容。另外,可要求学生背诵一定的课外名句,例如《论语》里面的名句。

2.要有完整、系统、合理的复习计划。一般而言,名句名篇的默写也要像其他知识点一样,分三轮进行复习。第一轮是全面进攻,即把《大纲》中提到的背诵内容整理细化,并在每天的课堂上抽出5分钟時间来“逐一过堂”;第二轮是有的放矢,即把难度较大的空白点、薄弱点、易错点筛选出来,列好计划,逐一突破;第三轮是复习巩固,即把《大纲》内提到的背诵内容,再“炒”一次“冷饭”,以防止有些内容因时间过长而遗忘。

3.复习中要从整体上去把握名句名篇的具体含义。名句名篇的出题方式不可能是固定的,可以从多个侧面去出题,考查的是学生的甄别能力,来看这两道题:

(1)《桃花源记》中,“, ”描写了渔人来到桃花源后看见儿童、老人的精神面貌。

(2)《桃花源记》中表现老人和孩子们在桃花源中的生活安闲快乐、无忧无虑的句子是“,     ”。

两道题的答案都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如果学生只是生搬硬套地去记住第(1)题的答案,没有注意到命题教师从另一个侧面以第(2)题的方式出题,那他们就会被难住。因此,在复习时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理解好整个句子所表达的意思及其所描写的内容。回到句子中来,“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意思是:老人和小孩们个个都安适愉快,自得其乐。理解了这层意思,比较这两道题,题中都出现 “老人、孩子们、儿童”等关键字眼,那答案就自然明了了。

4.加强对生僻字、难写字的认读、书写。学生在平时的背诵中,往往能很流利地背诵全篇的诗歌,但是由于平时在背诵时对一些生僻字、难写字没有注意书写,在考试时失分的状况可谓屡见不鲜。因此,在复习指导时须要求学生勤于动笔,“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绝不是一句空话。动笔时须记清字的偏旁结构,学生之间还可以相互检测,共同促进,以求达到准确无误。例如《蜀道难》里的“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一句,就算是识记性的默写,也有很多学生会栽倒在句中的“豗”“砯”“壑”这几个字上,就更不用说是情境性的默写了,因此,要加强对生僻字、难写字的书写,以防丢分。

5.学会分辨同音异义词、通假字。在名句名篇的默写题中最常出现的是有同音义词、通假字的诗句,这是命题教师设的陷阱,稍不注意,就会上了他们的当。复习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重点标注同音异义词、通假字并理解这些词的意义。例如《琵琶行》“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中的“幽”字,与“愁”字组成“幽愁”这个词组,学生就容易和平时经常书写到的“忧愁”混淆,但如果了解了“幽”是“隐蔽、隐藏”之意,就不会写成“忧”字,因为“忧”是“忧虑”的意思;又如《劝学》“君子生非异也”中的“生”字,在这篇课文中是读“xìng”音,属通假字,“本性、天性”之意,很容易误写成“性”字,因此需要重点记忆。

6.点明记忆的方法。拥有过目不忘本领的人毕竟凤毛麟角,作为常人,遗忘难以避免,那么,如何有效保持长效记忆?首先,要在背诵好以后继续反复地多背诵几遍,这样遗忘率才会降低。其次,要认识到名篇不是背下来就了事了,还要学会默写,并且要善于总结。有时候,学生在默写的过程中会出现“卡壳”的现象,这种现象表现为:看似已经把内容背熟了,但是默写的时候不是把句子的次序写颠倒了,就是错写、漏写、张冠李戴等。要克服这些毛病的关键在于教会学生总结,可以要求学生准备好笔记本,把平时测试中他们做错的句子收集起来,组成一本错题集,再让他们把错题集里的句子加以理解、消化,从而达到牢固记忆的目的。

7.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将自己平时的积累模仿高考真题出一份有水准的情境性默写试卷。复习时,教师只能传授给学生内容,至于学生能够接收多少,就要看学生的消化程度。进入第二轮复习时,可布置学生以出试卷的形式完成这个知识点的复习。首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设计,题目共30题,学生可以从自己的错题集中进行选择,然后出题小组的成员负责测试与批改,最后看哪个小组出的题更具难度,更贴近高考真题。批改完成后,出题小组再合作写好错题分析报告供全班学生进行参考,以此加深对题目的理解,达到再次复习的目的。

名句名篇是我们先人智慧的结晶,对名句名篇的理解,是随着对古诗词的探究不断深化的。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教师要引导学生去记忆、背诵名篇名句,并加强对其的理解,这样在考场上,想要在情景性默写上拿满分,就不会是一件难以企及的事情。

[   参   考   文   献   ]

史秀平.刍议提升高中语文背诵默写教学效率的途径[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3):130-131.

(责任编辑 农越华)

猜你喜欢
复习要点
A Teaching Plan —— How to Write a Summary of an Exposition
书写要点(十四)
书写要点(十二)
书写要点(十一)
书写要点
多元比较,有效开展第二轮生物复习
加强数学思想渗透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论高中生如何通过正确的预习、复习学好语文
对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的建议
轻灵中的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