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谱》中的情性观

2019-11-12 08:20陈鑫淼
艺术大观 2019年11期
关键词:兰亭序王羲之

陈鑫淼

摘要:《书谱》是临习草书的经典范本,同时也是极具思辨精神的艺术理论专著,书中提到的书法美学命题以及作者提倡的艺术审美风尚都在无形中影响着后世的书法创作及评价。本文以《书谱》中提到的美学思想为例,分三个部分论述影响书法创作情性表达的多重因素,第一部分结合原文分析产生佳作的主观与客观因素;第二部分从笔法、墨法、字法和章法四方面分析影响情性抒发的形式语言;第三部分为结语对文章论述的内容进行总结。

关键词:兰亭论辩;兰亭序;王羲之

《书谱》是一部具有极强艺术价值同时也有重要理论价值的经典之作。就书法艺术而言,它是我们学习草书的重要依据,为后人临习草书提供了经典的范本;就理论而言,它条理分明文采出众,全文三千七百余字以艺术创作论为主导,艺术审美论为主线展开论述,既是对前代书法艺术的概括总结,也是初唐书法艺术理论的集中展示。

孙过庭所处的初唐是隋唐美学的孕育时期,一方面汉魏南北朝以来的多元思想文化在此并存,其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演化、发展、融而未合,另一方面由于经济繁荣和统治者的重视,使得当时士人的文化心态和精神风貌都有所变化,产生了新的审美和价值观,这些不仅表现在书法上,在绘画、音乐、雕塑以及文学等方面都有所表现。

在《书谱》所论述的众多美学观点中,单说书法情性观这一方面,就对后人的书法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提到情性观,其实早在汉代书法理论家蔡邕所著的《笔论》中,就展开了關于书法与书家情性之间关系的探究,其中有言:“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若迫于事,虽中山兔豪,不能佳也。夫书,先默坐静思,随意所适,言不出口,气不盈息,沉默神采,如对至尊,则无不善矣。”蔡邕认为书法作品与书家创作时的状态是紧密相连的,若想达到理想的创作效果,首先就需要书家处于一种平静、自在的精神状态。基于对这一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孙过庭首次明确提出了书法的抒情性,使“达其情性,形其哀乐”成为解读书法抒情性的重要标志。

一、影响情性表达的主观与客观因素

(一)关于影响情性表达的客观因素

在“五乖五合”中涉及到的有两个方面:一是“时和气润,三合也”“风燥日炎,三乖也”,庄子有言:“凄然似秋。煖然似春,喜怒通四时。”可见人情绪的喜怒变化是与气候条件相通的,时令温和气候湿润是有利因素,相反风干气躁烈日炎炎便是不利因素;二是“纸墨相发,四合也”“纸墨不发,四乖也”,赵孟頫有言:“书贵纸笔调和,若纸笔不称,虽能书亦不能善也,譬之快马行泥滓中,其能善乎?”可见书家选择得心应手的工具材料有助于其淋漓尽致的抒发情性。

文中孙过庭进一步将这两种因素归结为“时”和“器”,提出“得时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所谓“时”是指来自外部环境的影响,所谓“器”是指创作时具体需要用到的工具材料,而所谓“志” 则是针对创作主体自身的条件而言,应归结为影响其情性表达的主观因素。

(二)影响情性表达的主观因素

“五乖五合”中提到的与主体创作有益的因素是:“感惠徇知”“偶然欲书”“神怡务闲”,不利因素有:“心遽体留”“ 意违势屈”“情怠手阑”。一幅好的创作需要的是愉悦的心情、自在的状态,要有发自内心的创作欲望,而不是为了应付任务,违背心意强迫而为之。

“五乖五合”采用了对比的方法列举了影响书家情性表达的主观与客观因素,各因素协调统一方能心手双畅。这些条件的结合需要一定的际遇,即具有偶然性,并非凭借创作主体的主观欲望就能实现。

就具体创作过程而言,主观与客观因素是否相契合影响着书家情性的表达。就整体生命的进程而言,书家的年龄与其情性表达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孙过庭在《书谱》中就提道:“若思通楷则,少不如老……时然后言,言必中理矣。”

人会随着岁月的流逝逐步的成长、成熟,书家的技艺同样会随着时间的历练越加纯熟。孙过庭将这样的一种状态称之为“人书俱老”,这种“老”的沧桑感源自书家对于人生酸甜苦辣的感知与沉淀,表现在创作中便是将这种至纯至真的书家情性与炉火纯青的技艺完美融合。董其昌《容台别集》中讲:“画与字各有门庭,字可生,画不可熟,字须熟后生。”受孙过庭观点的影响,董其昌提出学书要从无法到有法,再从有法到自然随意的自由之境——无法。

孙过庭提出的“人书俱老”认为书法技艺进步的过程某种意义上也是书家生命的进程,即从“平正”、到“险绝”、再到“平正”。年少时初学书法,遵循的是基本的规则与技法,达到“平正”的状态即可;在笔法运用相对成熟之后,便可进一步大胆探索,追求“险绝”; 而至老年时,技巧会同自己对于生命的感悟相融合,此时通过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即使“平正”也蕴含着“险绝”的成分。

(三)主题性格影响

人们自古看重书家的气质秉性,有“书如其人”的说法。刘熙载在《艺概·书概》中曾提道:“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孙过庭也认为书家的性格气质,会对书风产生不同的影响。《书谱》有言:“是知偏工易就,尽善难求。虽学宗一家,而变成多体,莫不随其性欲,便以为姿。”指的是即使两个人在最初接触书法时临习的是相同的字帖,最后创作出来的作品也可能具有完全不同风格,究其原因孙过庭认为是由于书家在创作时融入了自己独特的个性,这里所强调的是隐藏于情感之后的主体性格和气质。所谓的“笔情墨性”就正是由于书家将自己本身的性情投注于笔墨之中所幻化的效果,而并非指笔墨自身。

文中孙过庭还进一步将书家的性格与所形成的书风做了个分类探究:“质直者则径侹不遒;刚狠者又倔强无润;斯皆独行之士,偏玩所乖。”性格质朴且直爽的人,作品往往过于平淡缺乏遒力;刚愎自用的人,作品缺少圆润过于刚硬倔强。每一幅书法作品都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书家的气质形象,这种情性的表现可能是书家的无意而为,也可能是书家有意识地将自己的气质与书法创作相融合,借此来抒发情感,寄托情怀。

二、影响情性表达的具体形式语言

(一)笔画线条的韵律

书家重笔法,历代书法理论都不乏关于笔法技巧的探究。一幅好的作品笔画线条的变化定是丰富的,定会在顿挫转折中蕴藏着无尽的力量变化。《书谱》中归结为:“翰不虚动,下必有由……况云积其点画,乃成其字;”由于毛笔具有柔软的特性,所以即使是单独笔画内部也会有起伏变化,所谓欲左先右、欲下先上、一波三折,而情感的丰富又为线条的变化提供了无限的可能。吕凤子就曾做过关于线的抒情性研究,“凡属表示愉快感情的线条,无论其状是方、圆、粗、细,其迹是燥、湿、浓、淡,总是一往流利,不做顿挫;转折也是不露圭角的。凡属表示不愉快感情的线条,就一往停顿,呈现一种艰涩状态,停顿过甚的就显示焦灼和忧郁。有时纵笔如‘风驱电疾,如‘兔起鹘落,纵横挥研,锋芒毕露,就构成表示某种激情或热爱、或绝忿的线条。”笔画线条的韵律传达的是创作主体的缕缕深情,实现了书家与欣赏者的情感共鸣。

(二)干湿浓淡的张力

《書谱》中关于墨法这样提道:“留不常迟,遣不恒疾……自可背羲献而无失,违钟张而尚工。”墨法是决定笔画线条表达情性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中国绘画讲究墨分五彩,中国书法的墨韵虽不及如此,但归纳起来也可以分为浓淡和燥润两种,而这燥润的变化正是与书家用笔息息相关,少则燥,多则润,行笔速度万不可一成不变,速度慢时注墨相对就较多,反之亦然。燥湿合度,浓枯遂意,快慢的交替中极尽丰富多样的笔墨效果。

笔法和墨法的结合将线条的千变万化的姿态凝聚在笔端之上,同时也凝聚了书家的情趣格调。行笔速度快慢的交替相应,墨色浓淡枯润的不同变化,都使得书家的情感可以在这种富有节奏感的韵律中肆意挥洒、尽情表达。

(三)结构章法的魅力

点画的组合决定字的结构,字的排列构成了整篇作品的章法,书法创作就单个字形来看讲究笔画的和谐,就整篇章法来看又寻求整体布局的和谐,《书谱》有言:“至若数画并施,其形各异……违而不犯,和而不同;”当黑色的墨在白色的纸上纵情挥洒,二者产生强烈反差的同时也产生了有与无的对立统一。在空间的布局上,一笔一画的组合形成了单个汉字的形象结构,而进一步将每个汉字加以组合就最终形成了完整的作品。

“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整体章法是否和谐、连贯、具有美感是衡量一幅作品优劣的重要原因。单个字有笔画的连接,全篇有笔意的连绵,张怀瓘在《书断》曰:“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及其连者,笔脉通其隔行。”这里提到的气脉是摸不着也看不见的,如同一根无形的线贯穿作品的始终。正如孙过庭对于点画线条、墨法、结构以及章法提出的总要求是:“违而不犯,和而不同”,即作品既要表现出形式多样,又要整体和谐统一。

作为书法抒情达性的形式手段。笔法、墨法、字法和章法这四个方面在创作时既有着独立的技法规范,又是彼此相关的和谐整体。点画是创作主体情性传达的使者,墨色的变化使作品更富有层次的韵味,结构章法则是空间上的协调者,书家便是在这丰富的语言中“任情恣性”。

三、结语

《诗经》的大序中说:“情动于中,则形于言”,《书谱》中说:“岂知情动形言,取会风骚之意;阳舒阴惨,本乎天地之心”。艺术的开始往往“情动于中”,人们对于事物的有感而发,构成了艺术创作的动力。汉字的书写脱离了实用的母体,多了以情生文、以书见性的特性,是其之所以能够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文字,走上独特艺术之途的原因。影响书家情性表达的因素是方方面面的,一幅佳作的产生必定是多方面因素相契合的结果。

参考文献:

[1]崔尔平.历代书法论文选[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

[2]季伏昆.中国书论辑要[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88.

[3]孙过庭.孙过庭书谱[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11.

[4]董其昌.容台别集[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5]崔尔平.历代书法论文选续编[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

[6]蒋勋.艺术概论[M].北京:三联书店,2000.

猜你喜欢
兰亭序王羲之
《兰亭序》对初唐楷书风格构造的影响
王羲之送字
王羲之送字
王羲之和鸭儿饺子铺
大书法家王羲之
你会背《兰亭序》吗?
与国宝面对面——故宫博物院特展《石渠宝笈》
书圣王羲之
《兰亭序》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