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楚国邦交研究

2019-11-13 05:13杨嘉琪
海外文摘·艺术 2019年14期
关键词:诸侯国邦交晋国

杨嘉琪

(中国传媒大学国际关系研究所,北京 100000)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的关系称为“邦交”,亦称“外交”、“外事关系”等。即国与国之间为维护本国的利益而开展的各种外交活动,不同于如今的外交。邦交形式有:安抚、示威、战争、武力威胁或会盟、遣使、朝聘、联姻、贿赂、人质、馈赠等,其中武力邦交是楚国最主要且使用次数最多的邦交形式。邦交关系能够在促进国家的领土扩张、军事讨伐、经济实力、文化发展、民族统一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楚国利用邦交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招兵买马扩充军队力量,不断加强对邻国的侵略来满足本国的领土野心。故在春秋时期楚国成为了领土最大的国家,以武力争霸中原一百多年。

1 春秋时期楚国邦交的发展

楚国从人人厌恶的“蛮夷也”变为了能与其他国家争霸、跻身于“诸夏”大国之列的国家,主要是依靠频繁地与各国奉使邦交活动。楚国的邦交方式和策略也随着春秋时期“大动荡、大变革”这一大时代背景的影响与本国的发展变化而不断的改变。楚国人在不同的发展时期,采取了审时度势的不同的邦交策略,这也许是楚国不断发展壮大,国祚悠久的原因之一。

1.1 春秋早期的楚国邦交

在春秋早期,楚国地理位置差,偏居南方,条件艰苦。楚国人为了谋求自身的发展,不断地开辟山路,利用武力开拓疆土。因而,楚国邦交策略的主要方式是建立和丰富楚国内部的都城,增加楚国的国土面积,建立了有利于楚国与诸侯国之间发展的汉江邦际关系新秩序。也就是说,楚国人在将腹地建设稳定之后,他们则开始北上去中原,南下去江淮,与中原地区建立了各诸侯国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并且在周疆南土上建立了以楚国为主体的邦际关系新秩序。

然而在西周时期,楚国的快速发展使邻国的周国越发惶恐。随之,在楚国的第十四任君王楚若敖即位时,周宣王发起战争,并与其他的诸侯国限制楚国的发展。楚国为增强国家的生存空间和维护国人生活的富足,采取了一些军事措施和邦交政策,与周边的国家进行邦交,共同灭掉楚国的腹地国家。但是在公元前671年,楚成王即位后,采取了“尊周亲诸侯”的邦交政策,亦可与周国和华夏诸侯国进行经济往来,这使楚国取得与中原诸侯国同样重要的地位,从而增强了楚国的邦交地位。从另一种层面来说,这也为楚国人生活质量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1.2 春秋中期的楚国邦交

在春秋中期,楚国对晋国的主要邦交策略是战争,以武力争夺霸权。随着晋国逐渐发展成为了中原霸主,楚国也丧失了在中原邦交的主体地位。因此,楚国在春秋中期的战略目标是拉拢大国,控制中原小国,维护楚国的邦交地位。楚晋两国关系势同水火,公元前632年引发了城襥之战,楚晋争霸开始,结果楚国大败。晋国开始吞并楚国的附属国,楚国惶恐,开始与之建立邦交关系,但是两国关系随着晋文公的逝世而被打破,楚国与晋国的实力进入了相持平的阶段。楚国为成为中原的霸主做进一步的努力,即与齐、秦两国建立邦交。楚国与秦国通过联姻和结盟的方式建立邦交关系,与齐国则是建立军事联盟。

然而,楚国军事实力的强弱与铜矿分不开,楚国在建立之初就将领土向东边扩张,楚国曾用1000斤铜向宋国购买了大量领土。通过控制长江中下游铜矿资源,楚国在垄断铜矿贸易中增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晋国为了争夺霸主之位,在楚庄王即位之后,与其他国家进行联合,使楚国人面临着政治和军事方面的危机,但楚庄王通过调整朝政,使楚国依然保持稳定发展的地位。在楚庄王17年的晋楚交战,晋国最终大败。与此同时,楚庄王采取与秦、齐结盟的政策,最终建立起以楚国为主的邦际关系新秩序。但是由于楚晋两国争霸使中原各国民不聊生,于是在公元前546年弥兵之会,楚晋争霸正式结束,楚晋两国平分霸权,也开始走向结盟、联姻等的道路。

1.3 春秋晚期的楚国邦交

春秋晚期,楚国的邦交策略则为向北控制和侵伐郑、陈、宋等中原国,向东侵略吴国,扩张楚人的地图,但是战争使得南土邦交关系彻底破灭。在楚共王时期,吴国作为晋国的同盟国,开始与楚国发生冲突。楚灵王即位后,楚国与吴国发动战争,却胜少败多,于是楚国加强了与中原的邦交,并且连年征战,虽然成就了一方霸业,但是却使政治腐败。因此,到了楚平王时期导致邦交一直采取退让的政策,使楚国人失掉诸侯国和都城,并且面临军事政治危机。随着楚昭王的出现,楚国采取“退吴复楚”的邦交政策,增强了楚国在中原的邦交关系的地位,同时也促进了与越国的邦交。但是由于吴国的衰败使越国由同盟变为了敌对,两国之间在多次进行交战,越国大败,从此形成了以楚国为中心的南土邦交关系。

2 春秋时期楚国经济、文化邦交

2.1 楚国的经济邦交

楚国在成立之初,就以发展经济贸易增强国家实力,与其他国家往来贸易。楚国先后获取了盐、铜等资源,甚至垄断了铜矿贸易,使得楚国成为了手工业发达、资源丰富的国家,为楚国与其他国家的经济贸易提供了物质基础。当时楚国是依靠纳贡、贿赂等方式进行往来贸易,从而形成邦交关系。在邦交过程中,楚国人会向一些国家送一些贵重的礼物,而这些国家也会回赠一些礼物,由此加强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另外,楚国处于南方地区,森林资源富足,因此,楚国人经常会向东道国送一些花草树木的独特品种。同时,楚人会利用丰富的资源与其他国家形成经济贸易往来促进国家间的经济发展。

楚国与各个国家间频繁地经济往来,加强了楚国与其他国家的经济交流,皆是为了建立良好的邦交关系。邦交关系的建立可以促进国家经济实力的发展,提升楚国人的生活水平;使国家间成为军事同盟,以减少其它诸侯国的侵犯。

2.2 楚国的文化邦交

楚国为了与各国之间建立邦交关系,运用文化、赋诗、礼乐、辞令等方式进行邦交活动,丰富了各国人民之间的精神世界。一方面,楚国的文化由华夏文化与蛮夷文化相融合,形成了其独特的“楚文化”。例如在楚共王时期,吴国就曾邀请楚国和周国进行文化邦交;在楚灵王时期,楚国与一些中原国家探讨邦交礼仪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在楚平王时期,周王则派周典来帮助楚国了解中原的文化和制度。另一方面,楚国通过吟唱诗句、讲诉道理等方式来表达情感的邦交艺术。在楚成王时期,齐国想要楚国人屈服,楚王则派屈原去游说,最终签订了结盟的盟约。

但是楚国的文化邦交是在拥有强大国家实力的基础上实现的,进行文化邦交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形成以楚国为主体的邦交关系。楚国的文化邦交不仅促进了华夏各国与蛮夷文化的交流、融合,从而形成独特的楚国文化。也促进了楚国“蛮夷”与华夏各国的经济往来,以及民族的发展与融合。

3 春秋时期楚国的邦交艺术

楚国的邦交艺术凝集着无数的智慧与谋略,也有着优秀的外交礼仪和外交人员。楚国的外交人员不辱使命,灵活运用邦交艺术,使楚国避免了许多灾难,这对于稳定楚国局势、经济实力、早兴霸业、文化发展,无一不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楚国邦交艺术可谓是开创了中国外交的先河。

楚国在地缘上采取的邦交策略为:对自己临近的国家采取军事侵略,对较远的国家采取同盟,这种做法使楚国在春秋时期成为一方霸主。与较远的国家建立邦交关系能够增强楚国的军事实力,也为邻近的国家进行侵略提供了条件。例如楚国在与晋国争夺中原邦交关系霸主地位时,与秦国结为同盟国;在与吴国争霸时,与越国建立友好的邦交关系。这种方法使楚国在战争中能够很快取得胜利,这也是楚国频繁进行邦交的关键原因。楚国成立之初,为了打开中原的贸易通道,先后攻打申、邓国家,并且使蔡、息两国发生矛盾,毁灭了这个两国家,便打开了楚国通往中原的经济贸易。在楚成王时期,齐国成为了中原霸主,楚国人用了“围此救彼”的邦交策略,使其一跃成为中原霸主地位。因此,以上的具体事例都体现了楚国人娴熟的邦交艺术。

4 结语

春秋动荡的大时代,楚国偏居南方,能够威慑众多中原小国,并长期与大国对峙,这与它的邦交策略有关。在春秋早期时的邦交策略主要体现于军事政治上,春秋中期和晚期时的楚国邦交主要体现于经济和文化上。另外,春秋时期的楚国邦交也为如今中国的外交起了促进的作用,帮助中国与其他国家建立友好经济往来。

猜你喜欢
诸侯国邦交晋国
师旷劝学
屈原之死
翳桑之报
春秋时期晋国邦交研究
屈原之死
战国时期的商业发展对各诸侯国政治的影响
大陆整顿旅游危及台湾“邦交”?
三十六计之假道伐虢
颜惠庆与中苏邦交恢复
哥斯达黎加宣布与古巴复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