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人事管理为抓手统筹推进全校信息化数据共享平台的建设

2019-11-13 05:37
报刊精萃 2019年7期
关键词:人事管理数据库部门

武汉大学人事部 湖北 武汉 430000

一、目前高校信息化建设现状

1.人力成本低廉,信息化观念薄弱

人力成本这个话题说来话长,与其说是学校的体制机制所决定的,不如说是我国国情所决定的,当遇到数据量大的工作时,往往是大家一起上,熬夜、加班、突击,这样总是能完成任务。学校领导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程度和重视程度成为影响本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重要因素。我们知道,高校信息化能够帮助高校的管理者提高管理的效率,促进高校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的转变,是非常必要的管理手段。

2.信息化孤岛问题严重

各职能部门都建设有自己的信息化平台,内部字段的名称、数据格式、数据库类型、表结构等都只适用于自身的办公需求。一旦其它部门需要调用其数据,通常只能请求数据所在部门以导出EXCL 表的方式来共享。不仅费时、费力,碰到数据部门配合不积极、不给力时,更是无所适从。另外,高校的信息化建设是一个统筹各部门数据规范化的过程,部分高校的各个部门习惯了长久以来“单打独斗”的状态,认为一件事由一个部门来解决就好,彼此之间缺乏沟通联系,没有进行有效的合作。各个部门各自分散的这种现象,会严重影响数据信息在部门之间的传递效率,各个部门很难及时地共享信息数据。这种情况经常会导致相同的信息数据,各个部门都需要备份同样数据,而且各个部门的数据字段信息和格式又各不相同。这种现象,不仅降低了资源的利用率,也降低了人事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影响了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即便某一家职能部门建设的再好也没有用,归根结底,数据是用来共享的,只有打通了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共享通道,才能谈高校信息化的问题。

3.领导不够重视

由于有些高校的领导和老师对信息化建设认识得不够深入,没有将信息化作为学校发展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来抓,没有用战略性的眼光来看待信息化建设,导致信息技术开发不完全或者使用不完全。比如有些高校建成了自动化的办公系统,却没有对电子资源好好加以整合、建设,也没有配套的政策去指导。这是由于没有了解信息化建设的全面含义,使信息化建设流于形式。又比如有些高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已经很好地实现了信息化,有些老师却没有针对信息技术这个环境进行相应的教学设计,在对学生的培养方面,对现代的教育理念和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不重视,使得信息化建设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抓住信息化建设的突破口

1.利用人事工作的特点,引领各职能部门数据建设工作

众所周知,人事管理是高校的核心管理部门,人才的引进、教师的培养、绩效的评价都是学校发展的核心,都是大家最关心的,也是最敏感的话题,直接涉及到每个人的根本利益。所以以人事管理为抓手来推进高校信息化建设是合适的切入点。

2.以评价考核机制统筹各部门数据格式标准化

每年各个高校都会组织职称申报工作,对申报教师的总体情况进行评价,包含有教师的基本信息,考核信息、填报信息、任课信息、业绩信息等,所涉及到的部门及部门数据有:

人事部——职工基础数据库:个人档案基础信息、考核信息

图书馆——业绩成果数据库:论文收录信息数据信息

本科生院、研究生院——教务管理数据库:教学课程数据、教学成果获奖数据;社会科学研究院——业绩成果数据库:社会科学类论文数据(奖励期刊类、重要期刊类)、专著数据、基金项目数据、获奖数据、政府咨询报告数据

自然科学发展研究院——业绩库:自然科学基金数据、基金项目数据、纵向项目数据、专利获奖数据

学工部研工部——业绩成果数据库:辅导员教师队伍任课数据、获奖数据、项目数据

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业绩库:实验其他专技类项目、获奖数据、实验类核心论文数据

3.建立标准化数据格式

人事部门在评价考核过程中应首先建立标准化的数据库类型,数据格式,树立标杆,逐步推进其他各部门之间的数据格式统一。

三、建立数据统筹工作团队,处理其他相关部门问题

高校部门之间协作性较差,要统筹标准化格式的数据,必须有一个牵头单位,专人负责每一个部门的数据格式统一,这个在前期平台建设初级是非常重要的。

1.数据处理软件本身存在缺陷

各职能部门需将资源进行归纳整合和再处理,提高管理工作效率。但是,多数部门所用的信息系统软件功能本身也存在着各种缺陷,许多需求无法在系统中进行实现。受技术水平影响,很难对数据进行深度的分析和处理。同时,由于各部门的单机系统之间没有在共享平台上实现整合,信息数据容易出现缺失,降低了数据信息的处理效率,这就需要专人来对接处理。

2.数据处理频率低

有些部门受到传统的信息处理模式的影响,没有做到随时地更新数据信息,随时进行数据处理,而是选择将每天收集的数据进行挤压,隔一段时间在定期地进行汇总处理。[1]这种信息处理模式分析信息的效率很低,速度慢,很容易延误一些关键信息的处理。如果关键的数据信息没有得到及时的处理,很有可能延误管理层的决策时机,造成一些比较严重的后果。利用人事管理建立起来的大平台,每天自动同步全校数据信息,人员变动、岗位变动、职称级别变动、业绩成果更新等,都可以获得实时的最新数据。

结语:高校的信息化共享,归根结底是数据的交换。老师们通过调用平台数据,能够更加便捷的处理各类项目申报、评奖报奖,无需在不同的项目中重复填写相同信息,节约大量的时间和人力。同步功能可以同步以往填报过的数据,审核通过的数据,无需再重复填写。利用人事管理为抓手建立的大数据平台,是高校管理迈入双一流时代提供有力的保障。

猜你喜欢
人事管理数据库部门
浅析高职院校人事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的途径
新形势下高校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形势下高校人事管理制度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102个中央部门公开预算过“紧日子”成关键词
数据库
数据库
数据库
数据库
浅谈现代企业人事管理工作
89家预算部门向社会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