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歌子》改写(外一篇)

2019-11-13 08:54作者熊明彰
创作 2019年4期
关键词:渔歌子蓑衣秋思

作者:熊明彰

学校:湖南省长沙市东郡小学

渔歌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冰雪的冬姑娘不舍地走了,春姑娘轻快地向我们走来。

西塞山下,处处景色宜人。其中最美的还是那条静静流淌的小河了。

河面上,一片朦胧。乳白色的晨雾,缓缓地升起,像一片轻柔的丝绸,弥漫着岸边鲜花的芬芳。虽然雾是那么浓,但隐隐约约可以看见天边洁白的白鹭向远处展翅高飞。与它做伴的鸟儿真不少:大雁、喜鹊、布谷鸟……还不时地吟唱着,为寂静的早晨增添了几分生机。

河里忽然冒出了几圈涟漪,原来是雨姐姐来了。鱼儿们看到蒙蒙细雨,从水里兴奋地跳了起来,仿佛是在欢庆雨水的到来。一阵风拂过,岸边的桃花从树上掉了下来,引得鱼儿争相抢食,肥美的身子在水中掀起一朵朵小浪花。

水面上,偶尔有几条小船划过。其中一条上面坐着一位老者,他头上戴着青色的斗笠,身上披着用草和棕制成的绿色的蓑衣,在雨中垂钓。好久没有鱼儿上钩了,他还是悠然自得,丝毫没有焦急。一会儿,风起了,雨下得更大了。可雨中垂钓的老人没有一点想回家的意思,依然拿着渔竿安然的地在船上,似乎就定居在此了。

此时,人与自然相交融,绘成了一幅充满生活情趣的雨中垂钓图。

诗人张志和正好踱过河畔,看到了这样如诗如画的画面,有感而发,挥笔写下了被后世传诵的千古名诗——《渔歌子》。

改写《秋思》

秋思(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安史之乱后,我离开了家乡,客居在洛阳城里。

秋天的一天,我在街上游荡,看见了一幅荒凉的画面:榆树的叶子都变黄了,被无情的刺骨寒风片片吹落在地上,仿佛在痛苦地呻吟。天上,所有的鸟儿都远走高飞去,寂寥的长空上只有一朵白云孤独地飘来飘去。我的心头,顿时涌上了一阵浓浓的乡愁。

我想:经历了这政乱后,家人还好吗?家庭会有什么变化呢?……我对家人心中仿佛有一百、一千个担心与牵挂。

于是,我匆匆忙忙地跑回寓所,急切地想要给家人写封信。

刚一动笔,我就停下了,因为我想对家人表达千言万语,一时竟不知何处下笔。

好不容易,我写完了,又担心匆匆写的家书不能完全表达出我想要表达的意思,便又重新检查了几遍,加上了许许多多句话。

我又开始发愁了:谁能帮我送这封信呢?就在这时,隔壁老乡老杨来了。看到老乡来了,我热情地招待他,与他亲切地聊起家乡以前的事,提到了家书的时候,他拍了拍自己的胸口,慷慨地说:“这事包在我身上了,明天我正要出远门呢,刚好会经过你的家乡。”我欣喜若狂,连忙说:“谢谢,谢谢。”

第二天,老杨正准备走时,我又想起了什么,把刚刚封好的信又重新拆开,飞快地再写了些东西。老杨即将走了,我又跑到他面前,对他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交给我的家人!一定要交给我的家人!”

看见老杨逐渐远去的身影,我心想:但愿家人能看见。

猜你喜欢
渔歌子蓑衣秋思
渔歌子 展眼前头又一春
从蓑衣到现代雨披
秋思
秋思
题蓑衣鹤育雏图
渔歌子·咏春蚕
WATING FOR THE SUNSET
渔歌子
流泪的蓑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