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购物成瘾现状分析及对策

2019-11-13 13:56杨欣桐齐冰王润洲刘昌昊刘亚晴河北大学河北保定071000
新生代 2019年8期
关键词:网购购物子女

杨欣桐 齐冰 王润洲 刘昌昊 刘亚晴.河北大学.河北保定.071000

一、大学生网络购物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消费接触意愿降低

网络购物的媒介是互联网,相对于实体店的消费来说减少了在实体店必要的沟通、并且网络购物商品属性明确,商品信息相对隐私。大学生进入学校之后更多的时间花费在宿舍,在课余时间,男生更倾向于在宿舍打游戏,女生更倾向于在宿舍追剧和网购,两个群体共同的消费品为外卖。网络购物更多的是给个体一种方便感,因此网络购物成为大学生群体一个重要的购物渠道。

2、大学生法制意识观念淡薄

大学生在网络购物过程中,容易出现冲动消费,但是由于资金的缺乏,因此出现了网贷的现象。目前网络贷款的平台并不完善和有序,很多甚至得违法建立的,比如“裸贷”。但是仍有不少大学生陷入其中,影响其家庭、自身和学校。还有许多同学为了自己的虚荣心,选择 “山寨”品牌,而并不是进行维权。

二、大学生网络购物成瘾的界定

凡是能让个体沉迷或过度从事的行为都可以被看做是成瘾行为(Peele, 1985),而学术界直到现在还没有对网购成瘾作出明确的解释和界定(徐浪, 江光荣, 2014),也同样没有对网购成瘾这一现象进行更加深入研究(郑梅欣, 2013)。国内外鲜有针对网购成瘾的研究,国外的研究基本上集中在网络购物的积极层面,或者以经济学的视角为切入点,通过心理学研究为各大在线购物平台提供促使消费者进行线上购物的意见和策略,因而几乎没有对网购成瘾进行的专门研究(徐浪, 江光荣, 2014);国内的研究主要是借用网络成瘾的定义对个体进行网购成瘾和非成瘾的区分(郝文静, 郭王娟,2010)、用人格问卷测量网购成瘾(陈艳艳, 2012)等,但是这些研究没有对成瘾机制进行探讨,并且在某些方面不够严谨,例如不能随便的用网络成瘾对网购成瘾下定义。

三、大学生网购成瘾的形成

1、认知差异

在网络成瘾的研究中,学者指出网络本身的特点易使受众失去时间、自我等观念,直至完全沉溺,导致成瘾。网购成瘾的表现除了对时间、空间以及自我认知的差异外,与网络成瘾相比,其还与众不同地表现出对金钱认知的差异。首先,在时间认知方面,主要是时间监控观、时间效能感的变化。其次,是空间认知的扭曲。最后,是自我认知的扭曲(郑梅欣,2013)。

2、社会因素

目前社会,在社会群体中出现了物质当今社会,物质主义消费文化盛行,某一社会群体内部,基于物质上的相互攀比、从众跟风行为比较普遍,不健康的社会风气会对校园中的大学生消费观念产生负面影响。部分大学生受到不良社会风气影响之后,就会沉浸在自我的物质消费中不能自拔。他们通过网络购物来调节自己的情绪,提高自我认同感,寻求一个更理想的自我,最终就有可能导致网络购物成瘾,

三、大学生网购成瘾的对策

1、大学生自身层面。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价值观,不盲目购物,培养网络消费的计划性和目的性。其次,大学生应该有意识地去学习理财知识,参加一些理财讲座,提升自己的理财能力。最后,大学生应该珍惜校园里的宝贵时间,多参加一些有趣的活动来替代网络购物,培养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兴趣爱好。

2、高校层面

高校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网购成瘾问题,并加强预警管理,做好重点人群的心理疏导工作。首先,要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活动,通过举办有针对性、有时代特色、符合当前大学生实际的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大学生树立理性的消费观。其次,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部门要加强对大学生网购成瘾的调查研究,认真排查,对已经确定成瘾的对象,要通过专题辅导和个案咨询、访谈等方式进行教育,严重的对象要进行转介治疗。再次,辅导员和班主任要加强大学生网购成瘾的日常预警监测,对于性格较为内向、人际交往能力差、频繁进行网购的大学生,要及时了解情况,耐心细致地沟通交流。

3、家庭层面

家庭教育十分重要。虽然子女远赴外地求学,家长长期不在身边,但是家长不能就此放纵。家长应该日常多关心子女,多与子女沟通交流,帮助子女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困惑。家长一方面要给予子女必要的经济支撑,支持子女合理的网络消费;另一方面又要及时掌握子女的消费状况,避免子女养成随意、冲动的不良消费习惯。

猜你喜欢
网购购物子女
教老妈网购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我们为什么选择网上购物?
网购寒假作业
网购寒假作业
为子女升学攒资历
圣诞购物季
得病
快乐六一,开心购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