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校咨政能力建设的几点思考

2019-11-13 13:56刘瑾中共祥云县委党校云南大理672100
新生代 2019年8期
关键词:党校调研基层

刘瑾.中共祥云县委党校.云南大理.672100

《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指出,党校是党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是党委和政府决策中的思想库。对于一所党校而言,教学决定了其生存和发展力,而决策咨询作用的发挥则决定了其地位和影响力。

一、基层党校发挥咨政能力的难点

1.师资力量薄弱,队伍结构不尽合理

人才队伍是党校发展的根基。党校不是一般的学校,党校发挥的作用也是不一般的作用,这样的不一般就要求党校要有不一般的师资队伍。事实上,多数县级党校的教师专业不专,学历参差不齐,“大杂烩”现象十分突出,具有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学科背景的教师十分稀缺,这就易导致基层党校在发挥咨政作用时面窄不全,影响和降低咨政报告的质量。同时,大部分县级党校教师的年龄结构也不尽合理。由于体制原因,教师“进口”“出口”不畅通,难以流动,缺乏合理梯次结构。大部分骨干教师年龄偏大,且基本都走上了管理岗位,投入科研的时间极大减少。

2.对党校作用认识不到位,地位日益边缘化

科研与咨政作用的发挥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科研是否搞得好,有活力,有作为直接决定咨政作用的发挥。党校不同于国民教育学校,党校的建设发展基本依靠当地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在实际工作中,地方各级党委缺乏对党校价值的正确认识,没有形成关心和重视党校工作的体制机制,直接导致党校与地方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渐行渐远,日益成为边缘化部门。

3.研究方法不当,研究成果转化率低

毛泽东同志指出:“领导方式不对,不能采取各种正确的有效的工作方法,那就会立刻影响到工作的成效,使我们的各项工作不能得到广大群众的拥护。”(《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109—110页)可见,科学的工作方法对于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在进行咨政研究的过程中,大部分基层党校教师没能掌握科学的方法,不知道从何下手,往往花费了大量时间、精力之后写出来的调研咨政报告更多的是“书斋里的冥想”,“校园里的畅想”,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和可实施性,违背了调研咨政报告应具有的现实性、针对性和可实施性等特性,导致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果的结局。

二、关于基层党校咨政能力建设的几点思考建议

(一)抓住根本,注重抓师资队伍建设工作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人才是决定事业兴衰的关键,也是党校咨政能力建设的根本所在。因此,县级党校应在瞄准“新鲜血液”大力引进人才的同时加大对现有师资队伍的培养。

1.强化制度支撑,规范人才队伍建设。制度建设是党校人才队伍建设的根本性支撑。党校针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应始终把组织要求、岗位需求、个人追求结合起来,将调研咨政成果纳入教师考核奖励之中,不断发展和完善各项制度,发挥制度的约束和激励功能,通过制度建设促进咨政作用的发挥。

2.搭建交流平台,积极实施“名师”工程。通过内外合作,促进党校教师实现资源共享、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在学校教师之间,建立培训交流机制,每个到外培训回来的教师都必须把自己学到的知识融合成一堂课与全校教师进行分享交流,达到 “一人外培,多人共享”的效果;在校际之间,一方面,建立“内请外送”机制,邀请名师到校培训或异地培训,尤其要针对发展短板,加大对如何进行咨政调研和撰写咨政报告方面的培训,不断开阔职工的视野,积累更多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要加强与同级党校、上级党校之间的合作调研,利用各自优势,取长补短,相互学习。

3.不断向实践学习,促进教师实践经验的积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最好的课堂。要做好咨政工作更是离不开实践这一大课堂,应不断开展教师的现场学习活动,主动到基层、到先进村、社区现场观摩和挂职锻炼,不断开阔教师视野,积累实践经验。

(二)打牢基础,搞好科学研究发展工作

1.坚持以决策咨询为重点,找准选题方向与定位。与上级党校相比,基层党校对于理论性研究相对比较薄弱,但其优势在于贴近基层、贴近群众,所以基层党校应结合自身特长,以县情为重点,找准职责定位,做好选题策划,围绕县委政府中心工作和乡镇、村、企业的需求,开展多层次、多元化科研工作,尤其加大对策性应用性问题的研究力度,找准影响和制约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障碍和瓶颈,为县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理论支撑和咨询建议。

2.坚持以资源整合为依托,建立部门合作与交流。科研工作具有综合性、系统性和社会性,特别是党校科研其应用性、对策性和实证性的特点决定了党校科研需要加强部门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只有通过合作交流,才能更加及时准确的抓住县委政府的关注点和聚焦点,才可以找准乡镇、村、社区、企业的发展需求,提高调研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可实施性,助力咨政作用的发挥。

3.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促进科研工作持续健康发展。科研工作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由于基层党校地位相对边缘化,无论是加强部门间的交流合作,还是具体的资料收集走访,都需要县委政府在经费、激励机制上给予相应的制度保障,才可以促进基层党校科研工作的健康有序发展。

(三)强化创新,掌握科学有效的工作方法

1.利用结构化研讨方式,充分发挥学员主观能动性。正如国家行政学院张林芬教授和黑龙江省委党校闫喜凤教授所讲“川流不息地来党校学习的学员是党校流动的智力资源宝库,是党校最宝贵的资源”。这些学员不仅有着高学历,而且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们都来自工作第一线,对很多问题都有着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利用结构化研讨的方式不仅给每一位学员一次展示自我的机会,同时也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党校教师学习到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实现学学相长的同时达到教学相长,从而有效提高党校咨政研究的针对性、有效性,极大促进党校咨政作用的发挥。

2.利用鱼骨图分析法,层层解剖问题的本质。问题的特性总是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在咨政调研过程中可以充分借鉴此种分析问题的方法,发挥集体智慧,按相互关联性层层解剖问题的本质,增强看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从而提高调研咨政报告的质量,放大基层党校的咨政作用。

总之,面对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基层党校唯有在实现教学与科研并进的同时,进一步突出咨政特色,才可以在发展中谋求一席之地。咨政能力建设任重道远,仍需要全体党校人员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猜你喜欢
党校调研基层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中共马边彝族自治县委党校:加快发展,努力开创新局面
晋源区委党校:历经四年寻访 赓续红色血脉
基层在线
“三注重”扎实做好调研工作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人大到基层调研应做到“三不”
调研“四贴近” 履职增实效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共党校建设
走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