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贤举贤》阅读

2019-11-13 01:44
中学生阅读(初中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燕王和氏璧赵王

缪贤举贤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宦者令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以此知之,故欲往。相如谓臣曰:‘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于是王召见。

(节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标题为编者所加)

【注释】

①徒见欺:白白地被欺骗。②宦者令:宦官的首领。③舍人:有职务的门客。

【译文】

赵惠文王的时候,得到了楚人的和氏璧。秦昭王听说了这件事,就派人给赵王送来一封信,表示愿用十五座城池交换和氏璧。赵王同大将军廉颇及诸大臣商量:如果把宝玉给了秦国,秦国的城邑恐怕不可能得到,白白地被欺骗;如果不给,又怕秦国来攻打。尚未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想找一个能到秦国去回复的使者,也未能找到。宦者令缪贤说:“我的门客蔺相如可以出使。”赵王问:“你是怎么知道的?”缪贤回答说:“臣曾犯罪。私下打算逃到燕国去。相如劝阻我不要去,问我:‘您怎么会了解燕王呢?我对他说,我曾跟随大王在国境上与燕王会见,燕王私下握住我的手说,‘愿交个朋友,因此了解他,打算投奔他。相如对我说:‘赵国强,燕国弱,而您受宠于赵王,所以燕王想要和您结交。现在您是从赵国逃亡到燕国去,燕国怕赵国,这种形势下燕王必不敢收留您,还会把您捆起来送回赵国。您不如脱掉上衣,露出肩背,伏在斧刃之下请求(赵王)治罪,这样也许侥幸能被赦免。臣听从了他的意见,大王开恩赦免了臣。臣私下认为这人是位勇士,有智谋,应该可以出使。”于是赵王(立即)召见(蔺相如)。

【拓展】

“遗”:“贵”,表示价值高的;“辶”,即前行,前往。所以,“遗”的本义是动词,将好东西馈赠他人,读wei。递进引申为动词,意为留下、留存、保存,读yi。反向引申为动词,意为丢失、失踪,读yi。词性变化后引申为名词,意为丢失的东西,读yi。

【练习】

1.用“/”给文中画线文字断句。(画二处)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2.用现代汉語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②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

3.选文刻画蔺相如采用了——的方法,通过宦者令缪贤对他的介绍、评价,表现出他——的特点。

猜你喜欢
燕王和氏璧赵王
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
——首届“赵王杯”全国小小说征文启事
和氏璧
美玉和氏璧
完璧归赵
棘刺雕猴
中国寓言故事:燕王学道
棘刺雕猴